《和孩子一起跳舞》讀後感1200字

《和孩子一起跳舞》讀後感1200字

  我曾經在《早期教育》上看過連載的《我的美國見聞》,讀函授本科時聽老師們介紹過美國教學方式的點滴。這些認知只能使我對美國的幼教制度、美國的幼教現狀以及中美幼教模式等方面有粗淺的認識,那就是開放“自主”。對於美國老師究竟怎樣組織一個個活生生的活動,仍然一無所知。自從我讀到吳放老師撰寫的書信體筆記《和孩子一起跳舞》一書,讓我對美國幼教的理念及教育行為有了比較全面、深刻、細緻地瞭解和感悟,我為作者介紹的每個案例而好奇,併為之感動。因為,每個案例都是作者親身的體驗、是作者對中美教育模式的對比與思考,更是作者對幼兒教育如何促進孩子發展的前瞻性的實踐研究,讓我對“開放”和“自主”有了更為深層次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本幼教一線教師的福音。

  其中讓我感觸最大、影響最深的是第20封信——《這是我的配方》。講的是“怎樣做好引導者讓幼兒透過發現來學習”。 教師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去滿足孩子的操作需求。書中寫道這樣一段話:“越是看上去‘亂七八糟’的地方,孩子們越感到興趣,越是能弄個亂七八糟的地方,孩子們越喜歡去‘攪合’”。因此,老師為孩子提供了麵粉、,油、鹽、水、顏料、量杯、勺子、攪拌器等材料,給出了任務是:自己實驗,創造你自己獨特的麵糰配方。實驗完了,老師寫下配方,交流誰的配方和別人不一樣。從活動的過程中,我感到老師的隱性指導價值非常大。老師讓孩子在這個看似“亂”的活動中找到“樂”,從多種多樣的材料中找到“趣”,在“攪合”中得到或成功或失敗的體驗。使“亂“變成一個充滿溫馨的經驗分享會。

  透過案例本身,聯想到我們面對操作性的探索活動,往往比較追求那種平和、安靜、穩定的教學過程。不太樂意向開放式教學挑戰,唯恐自己駕馭不了活動,更擔心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因此,教師提供的材料往往有較大的暗示作用;組織課程的思路以老師的思維方式進行,很少考慮孩子的思維空間;發現問題急於糾正;教師的主導作用超越孩子主體的地位等等。而吳放老師卻將遊戲活動和集體活動內容緊緊融合起來,使遊戲成為孩子經驗的搖籃,讓集體活動成為幼兒新舊經驗整合的平臺。讓操作體驗成為孩子自主學習的助推器。

  其中這樣一句話也特別發人深省:“一般來說,讓孩子們透過動手來發明和發現的教學活動大都是以體驗操作過程為主要目的,但這並不是說結果不重要,關鍵是確定一個適當的結果來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標準。”從“這是我的配方”這個活動說起,乍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明確結果的活動,其實是有結果的,那就是每個參與活動的孩子最後都用語言總結了自己的發現,並看到自己口述的配方轉換成書面語言保留下來。

  從以上的案例影射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綱要》明確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將吳放老師的觀點放到《綱要》中來理解,或者把《綱要》的指導要點與吳放老師的理念參比,我們不難看出,發現學習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而差距就在於如何將理念轉變到教育行為之中。發現學習對老師來說是一種自我跨越的挑戰,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潛力超越的挑戰,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只有秉承吳放老師的教育態度,大膽嘗試、才能跨越發展,不斷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