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精選12篇)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精選12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1

  因妻子與其情人被殺而被冤枉的銀行家安迪背叛終生監禁,在尊嚴和生命被肆意踐踏的監獄中開始了自己的另一種生活,第一晚即有新犯人因哭泣哀嚎被獄警拖出去打爆了頭,似乎只能靜默,可依然有來自同性戀犯人的無盡的騷擾和暴力,然而他在能反抗時反抗,不能反抗時就弄的渾身是傷,面對死亡安迪還是冷靜的威脅,他的威脅只是一種教育。

  對坐牢的人而言,時間是緩慢的,有時你甚至認為時間是否停止了,但時間的的確確在流逝著,瑞德和他的朋友們曾給安迪一張海報作為一週年紀念,而下一次時間的概念已是19年之後。此時安迪不再只是一個普通的囚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合法”地逃稅,代價是請他的同事一人三瓶啤酒,當時的情景怪異極了,相信瑞德也有同樣的感覺,突然之間,就變成安迪佔上風了,獄卒哈力腰間插著槍,手上拿著警棍,但是突然之間,在陽光下,這一切都不算什麼,也許在囚車載著瑞德和他的朋友們穿過肖申克的大門,走出囚車踏上運動場以來,他們還不曾有過這種感覺,這種自由人的平等和驕傲。就好象自由人,在修繕自家屋頂。安迪,他坐在陰涼的地方,臉上掛著微笑,看著這些傢伙喝他的酒。命運變化無常,但這一刻給這些人帶來的愜意和溫暖,都會像陽光一樣撒在他們的心頭友誼也油然而生。當典獄長知道安迪的才能後,安迪開始幫助典獄長洗黑錢,並因此得到了更為寬厚的待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回應---政府向肖申克監獄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

  然而安迪並未放棄逃走的希望,安迪最終走了,安迪的海報後面有一個水管狀的洞,用的是他採集石頭時所用的六七寸長的錘子,瑞德曾經說過用它挖地道需要6XX年,但事實上安迪只花了20年。20年後安迪離開的那一天,他把小錘子藏在聖經裡,並最後把它留給了典獄長,帶有清晰痕跡的聖經諷刺地寫著,“典獄長,你說得的對,救贖就在裡面。”安迪從未放棄過信仰,只是他相信的是他自己。

  在最初兩年的地獄一樣的生活中,安迪必須象一隻機警地面對獄中的不公平和不人道,每一次都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儘管他經歷了此多痛苦和折磨,但他從未忘記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安迪始終帶著一種含義不明的表情,沉默卻意志堅定,機敏過人卻從不無謂地冒險,去實現他的目標。當安迪終於爬出惡臭的汙水管道,站在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安迪張開雙臂,是的,他自由了。也許,肖申克能給我們更多。你有沒有想過,在現實中當我們面對著壓力,嘗試和挑戰,是不是已經不再勇敢,轉而放棄和逃避,找到淡然和寧靜當作藉口。就像書中在肖申克渡過了半個世紀的布魯克斯在終於獲得了他盼望已久的自由之後,竟然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而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在監獄中,他是有身份,被人信服的老人,管理圖書館,而在這個社會中,他什麼也不是,甚至連一張借書證也辦不到,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並向囚禁屈服,終於,孤獨、無所適從和一種對於未來漫長歲月的絕望徹底摧毀了他,他只有在死亡中才能獲得解脫。

  “只要心中滿懷希望,就可以獲得自由”安迪始終相信這句話,他也確實這麼做了,在希望的盡頭有他想要的自由,他的自由很簡單。每一個人都會死的,但不一定每個人都真正活過,生命如此的珍貴不容許我們荒廢,真正活過就得得到自己的承認,承認真正的自由過,走到人生的盡頭回首一生不要後悔沒有和自由真正握手,而是得微笑,滿足的對後人說我曾為了夢想和自由而奮鬥過。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2

  當某一天,睜開惺忪睡眼,卻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不屬於自己的公堂對決,面對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官員醜惡猙獰的嘴臉。掙扎中,芳華逝去,流年已改,在監獄的鐵欄杆中穿梭徘徊的陌生身影記錄著匆匆流逝在鬢邊的時光,你會悵然嗎?

  銀行家安迪,卻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時光所結成的厚繭中,衝破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天空,從肉蟲橫行的飯菜,到19年來從石灰質高牆破繭而出的新生;從借用一刻閒暇滿足內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濘破爛的半公里下水道終於在管口魚躍而出的身影,無不鐫刻著19年來的彷徨和內心獨白。他衝破了高牆禁地,重獲自由與新生;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陰暗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說:“那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他們到達不了,也無法觸及的,那是你的。”曾經,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剷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狽為奸的第三者,但他沒有。他戰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他明白,是他過分他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親手釀成了這般悲慘的過錯。他把那喪心病狂般的期望,換作對妻子傾注更多的愛。這種內在的渴望喚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觸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讓他學會了理解和信任。然而,卻因一種時間上的巧合揹負上19年來的重任和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所幸的是,在這世界陰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絲光明曙光的召喚。他仍為獄中其他還擁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的青年們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撥款重建圖書館,用闌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陰霾逐漸侵蝕的心靈所搭砌成的一道散發出萬丈光芒的心牆。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同樣,安迪在獄中的真心朋友,生死患難之交也朝向著曾經的允諾和自己罪行的贖過而不斷奮鬥。他用那在亂世之間不斷磨礪出的成熟而厚實的心窺透一切黑暗,用一番真誠的話語打動了假釋稽核員的內心:“回首曾經走過的彎路,我多麼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說些什麼,告訴他我現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可是,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只留下一個老人孤獨地面對過去。”他看破了世間悲歡離合,深邃而落寞的吐露著一番內心的獨白。終於,在40年的輒返中重獲新生。面對喧囂的塵世間變遷的萬物,卻霎那間無所適從。但他放棄了老布那般輕視生命的想法,朝著昔日許下的願望永不停息的賓士而去。終於,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與當一片滿載著希望的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便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無論最終得到的是什麼,永遠是最值得回味的。因為擁有願望,擁有夢想,一切都值得永遠珍藏。

  畫面在黑色的邊襯下悄然消逝,演員表在黑白間輪迴。思緒淡出淡起,回到現實。恰逢考試後的失意與落寞,然而正是這部歐美勵志大片,用那闌珊篝火喚醒了我那塵封在不可饒恕的細小差錯中的心緒,驅散了心中的陰霾與晦暗。為何不在那街角富有挑戰性的挑釁下孤注一擲,朝著現在似乎可望不可即的夢想衝刺呢?儘管結局是未知的,或許會不盡人意,但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奮每一顆擺渡浪子的心。

  是的,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但它可以喚醒一顆被晦暗侵蝕的心,用闌珊篝火照亮心中晦暗的幽徑,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3

  神往的電影開啟序幕的時候反而會成為緩慢的樂章。電影,有聲書,書,三項集合成為一個立體的畫面,爬過下水道,實際使用的是巧克力醬,鋪柏油的下午,溫熱的啤酒,性感女星的海報,藏在聖經裡的鶴嘴鋤,杜弗尼的靦腆微笑帶動著一切的發生。當自我的救贖成為了磨練,我在想,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你的菩薩,不論逆行菩薩或是順行菩薩。長流的河流中,每個人都在慢慢的前行,撕裂般的透過產道,悲慼的哭泣換取溫暖的微笑,蹣跚學步,跌倒又扶起,一次次的練習。第一次打領帶,成熟的夢醒,婚姻或分開,遇到誰或者離開誰,為自己負責也為別人擔起責任。

  人類發展的歷程有如金字塔的建立,當你覺得一個金字塔已經完成,你可以選擇再建造第二個金字塔或者把現有的金字塔擴大。

  在肖申克這個溫暖的小家庭中,時間是停滯的,只有日曆的撕去和白髮記錄著時間。相對的封閉讓一切都被放大化,杜弗尼的出現為這一切撕裂了一條小縫,他用自己的內心為這個小家庭帶來了不一樣的花朵。好像午後操場上偶然飛來的蝴蝶,值班衛兵的槍械再強也不能保證完全打中。其實所有人生活的空間都是相對封閉的,一個圈子套著另一個圈子,從這裡走了去另外的地方,見到了你又見到了他,在一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互相碰面,開啟各種各樣的故事,美麗或不美,都是開始和結束。

  在想,到底是杜弗尼的自我救贖,還是整個肖申克的救贖?耶穌的出現是自我的修煉還是告知世人應該如何自省自救。是誰在水上飛,滴水不沾衣襟?杜弗尼做了個大蛋糕,慢慢的分與眾人食,吃到的嚐到各種滋味,聞到的陣香縈繞心頭,聽說的成為心間傳說。肖申克就在哪裡,沒有了肖申克還會有其他的監獄,還會有其他監獄裡面的人、姐妹、獄警、各類人等。杜弗尼來了,杜弗尼走了,杜弗尼是個故事,杜弗尼是每一個人,杜弗尼就在這裡或是那裡,在每一刻每一間每一次自省中。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4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是在高中,再讀這本書是在前不久。一本好書,總是想要讓人讀了一遍又一遍,回味良久,像是刻骨銘心的一件事,在心中留下烙印,久久不能忘懷。同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看之後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即使困難重重,也堅定不移的相信希望。

  我們讀的每一本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在書中與內心的自己相逢,使書中的力量轉變為自己的力量。在今後的生活中充滿希望,更加從容,滿懷自信。

  沒有經歷痛苦,就沒有真正的快樂,是故救贖之前,必先承受痛苦的煎熬。如果說不幸是一種巧合,那對於銀行家安迪來說,當他發現自己妻子有婚外情時,內在的良知他並沒有選擇槍殺他們,而時間上的巧合讓他揹負了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不幸的生活從此由肖申克監獄開始了。

  然而,雖然身體和精神上在飽受折磨,但是安迪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每天堅持看書,磨石頭,下棋,二十年如一日,用毅力和堅持挖通了將近五百米的隧道。在這世上,有些東西是石頭無法刻成的。在我們心裡,有一塊地方是無法鎖住的,那塊地方叫做希望。

  含冤入獄卻也只能安於現狀,深陷圍牆但也對自由充滿嚮往。對比一位在監獄裡生活了五十年的老人,出獄後不知道該怎麼樣去活著所以選擇了自殺。體制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一開始,人們抗拒它,後來慢慢習慣它,到最後,離不開它。

  當安迪無意從湯米口中得知殺害妻子和第三者的兇手時,開心的找到監獄長請求翻案被拒絕時,湯米也慘遭殺害。安迪意識到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贖自己,他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監獄長洗黑錢。逃走後,取出沒有汙點的錢,將監獄長貪汙與謀殺的證據寄給報社,徹底擊垮了監獄長的勢力,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5

  希望,是應該把惡魔還是上帝,當你處在不同環境不同角度時,看到這些內容也會不盡一樣。

  於是乎,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當你看到惡魔時,你會認為希望不能實現,也不敢實現,因為實現他意味著你會失去很多,他們不敢看到達到希望的境界時,可以得到的會有多少。迪克,二十年裡用一把小錘子鑿出了一個可供逃生的通道,因為他不相信希望是惡魔,他相信希望是上帝,可以幫他實現很多夢想。於是他努力達到希望。而影片裡的布魯克、瑞克等人,因為在監獄裡待的時間太長,已經害怕監獄外面的生活,他們為自己的希望感到恐懼。布魯克在監獄裡50年後終於可以有機會獲得自由,但這個時候他卻退縮了,他寧願待在那個讓他可以縱容的活著的監獄,也不願意獲得自由,因為自由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想著影片結尾時瑞克在超市工作,去小便都要必須打報告,如果不被批准,他連一滴尿都出不來時,我只能感到一絲悲哀和恐懼。習慣是種多麼可怕的東西,能讓你適應任何你認為不可能的生活。

  在肖申克的監獄裡的人們都是要被囚禁很長時間的人,在進入監獄初始階段,你可以反抗,但你反抗的結果只能是受苦,想想與安迪剛進監獄的那個胖子,一次輕微的反抗,就用生命付出了代價。當看到反抗是這樣的結果,又有幾個人敢反抗呢?在這種環境下,所有的人只是選擇了服從,他們選擇了改變不了環境改變自己的標準方式。也許他們有希望,但在這個環境他們不願意也不敢談及,也許當他們談論多的時候,會惹出什麼他們不願意出現的事情。對於這些人,希望變成了什麼?

  希望有時候也是看實現希望的長短,小偷安米在肖申克只待兩年,所以他有準備讓自己重生,於是變成的安迪的學生,讓自己完成高中學業。而對於那些不敢抱希望或者瞭解希望遙遙無期的人,只能讓自己按住希望了。因為希望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實現不了。看看布鉭克出獄後的境遇,最後被逼著自殺。再看看瑞克剛走出監獄時境遇,我們只能說,人有了希望才能活得更加快樂,更加開心!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6

  奧斯卡獲獎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肖申克明明是監獄,主角明明叫安迪·杜方,那為什麼不叫《安迪的救贖》?

  因為安迪救贖的不僅是他自己,而是肖申克監獄中的大部分人和大部分環境:安迪改變了監獄的圖書館,幫助許多囚犯考上了高校;安迪為囚犯播放了德國女高音的天籟之音,令他們感受到片刻的自由與希望;安迪走後,他在監獄中的傳奇以及他的逃獄成為了朋友們茶餘飯後最喜愛說的奇聞。除此以外,安迪改變最大的是瑞德,瑞德從開始說“希望很危險,許多人會為之瘋狂。”到片末“希望真是一件好東西。”安迪,在為自己的自由救贖的同時也救贖了瑞德的那顆凋敝的心,所以影片最後,好友倆在湛藍的大海邊相擁,讓人感到熱淚盈眶,因為比想象中多了一份救贖,因為比完滿更完美。在救贖自己的同時,其他人真的沒有一點影響嗎?安迪和瑞德說:“No!”救贖自己,何嘗又不是救贖別人。

  希望是指南針,它帶安迪到達了美麗的聖娜達盧:安迪用20年的時間挖出了瑞德所說的“用600年也挖不出的隧道”,爬過了瑞德無法想象的奇臭無比的下水道;希望是船,它帶安迪和瑞德兩位老友一同到達了美麗的聖娜達盧,瑞德那顆凋敝的心綻放出了光明與快樂。從一開始,安迪就找到了自己的聖娜達盧,所以他選擇騙過所有人,裝作喜歡石頭和國際象棋,其實是為了扔掉挖出的石頭;裝作與獄警為伍幫忙洗黑錢,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為了尋找機會;買手槌為了雕刻國際象棋,其實是為了日後的自由。所以,找到了人生的聖娜達盧,下定決心為之努力,全世界都會為你讓步。

  有比在黑暗與孤獨中堵上生命去挖一條“600年都挖不出”的隧道更可怕的嗎?有比在恐懼中爬過一條500碼——相當於5個足球場距離的下水道更難忍受的嗎?可是隻有在經歷了黑暗與汙穢,你才能到達一個乾淨、光明的世界。

  找的人生的指南針,到達心中的聖娜達盧!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7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塑造了安迪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在涉嫌殺害妻子和情夫,被判處無期徒刑這樣一個絕望的環境下,他用自己,告訴我們:人如何在最壞的情況中活下去。

  人性存在著諸多的可能性,安迪帶給我的震撼在於他可以透過人性的搖擺不定和脆弱性這些現象,用一種很極致的客觀性,透過這些表面,直達人心最深處的軟弱,並且嘗試著去理解這裡面的人性。人是一種很容易被環境所操控的生物,而極強的自制力,才能讓我們在最壞的情況下活下去,或許,我們都需要一場“越獄”來救贖自己。

  喜歡安迪,喜歡他那種發自內在的光芒:無論何種境況中,都相信自己的價值和力量。小說中的布魯克和安迪兩個角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布魯克在多年的監獄生涯中,已經被體制化了,他的自由意識被剝奪了,出獄後的他,反而對生活感到恐懼,無所適從,甚至極端地想要透過再次犯罪回到肖申克的監獄中。

  安迪不同,他對現實時刻懷有警惕和剋制,在內心真實的感受到自由,不被規則所束縛。他會審時度勢,對現實社會做出恰當的妥協,利用自己的智慧,為自己謀取一定的福利。透過自己的經商頭腦,和典獄長周旋,安迪爭取到圖書館管理員一職,並且為圖書館的擴大不斷地努力著,讓更多的身邊人能從中受益。

  一個人的內心得有多強大,才能在被完全孤立的情況下,不被外部世界所體制化,不斷地尋找和世界周旋的方法。在肖申克的監獄裡,安迪被囚禁了二十年之後,終於越獄成功。他曾經向好友瑞德透露,出去之後,他要在墨西哥海邊的一個小鎮定居,因為在太平洋這個充滿陽光的地方,沒有記憶,他可以做一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有多大的重量,一個人又有多大的力量,這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帶給我們的質問。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我想,自由不是一個結果,它從來都是一個過程。真正的自由在於會審時度勢,做出恰當的妥協,懂得剋制,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8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當你面對生活的困難時,仍要充滿希望,追逐自由的故事。影片主人公安迪被律師咄咄逼人的指證打壓,最終被冤枉進肖申克監獄。安迪剛進入肖申克,孤僻,冷酷,一言不發。兩年後,安迪才和瑞德交談,兩人成為好友,安迪每天找石頭,磨石頭,下棋,看書,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覺得他不是一個犯人。安迪是一個銀行家,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海利解決稅收問題,為典獄長洗黑錢。肖申克,就如同現實生活的一個縮影,那裡有守紀的“市民”,有霸道的惡人,有濫用私法的掌權者,更有像安迪那樣的智者。

  瑞德曾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他而生存。”並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安迪卻倔強地堅信希望,用音樂、圖書來救贖獄友,他堅信人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最終安迪用20年挖了一條在瑞德看來要挖600年的隧道,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逃離了肖申克,當他脫下衣服,在雨中佇立時,那一刻他是自由的。而老友瑞德也受到了安迪的鼓舞,在假釋時他說:“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其實瑞德是想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總會犯錯,犯了錯並不可怕,而是應該在犯錯後充滿希望,更加地熱愛生活,糾正那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

  正如安迪所說:“希望是好事,甚至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想想安迪在令人恐怖的肖申克里,如何保持希望的心,美好的生活;想想霍金在病痛的折磨下,如何保持樂觀的心,獻身於科研;想想中國女排在面對強敵時,如何保持堅定的心,與對手決一死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唯有堅信希望,追逐自由,才能讓心靈獲得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9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在逆境中生存成長並最終重獲自由的故事。

  就像書中說的第一晚是最難熬的,什麼都沒有,除了自己,典獄長說“身體交給我,把思想交給上帝”。瑞德看著高高瘦瘦又有點羸弱的被冤入獄的安迪,看上去就是那麼冷靜,沒有吵沒有鬧,沒有怨天尤人。安安靜靜一個月後他才開口與人交流,高價購買一把瑞德認為需要六百年才可以打通隧道的小錘子。

  在這個連身體和思想都不屬於自己的地方,甚至還經常遭受“姐妹花”的欺凌,就在這種體制化環境中,堅強的安迪不放棄每一個給自己和同伴帶來些許自由的機會,冒著生命危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換來幾桶啤酒,享受感覺是在修葺自家屋頂的自由,就在那時“安迪的臉上有些笑容”。

  在圖書館工作,又一次讓我們見識安迪的堅毅,每週一次的信件,去追求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希望,終於兩年後獲得200元,隨後又以每週兩封信來實現他的理想而最終他擴建圖書館的夢想得以實現。震撼人心的是在圖書館安迪跟典獄長對抗被關禁閉,給大家分享美妙的音樂,獄友聽音樂時,感覺音樂像光環照在他們身上,更照進他們心裡。

  最牽動人心的是當那個小盜竊犯說出安迪妻子死亡真相,安迪向典獄長反應要求查清時,典獄長為了讓安迪繼續為他洗錢,而不惜謀害他人。當安迪知道自己的這點希望破滅後,那刻為他揪心……本以為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安迪為自己走上了救贖之道路,鑽過用了十九年挖通的牆,爬過五個足球場大的下水道,迎接風雨的洗禮,奔向一個沒有記憶的溫暖的地方,享受自己創造的自由。

  正如安迪自己所說:“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

  “希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有這樣的信念,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可以難倒我們,可以讓我們沮喪,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而且生活的更美好呢!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10

  《肖申克的救贖》,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驚悚小說之王斯蒂芬·金的代表作之一。全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瑞德所見證的男主人公——安迪來到鯊堡(肖申克)監獄之後發生的故事。最感動的還是安迪在越獄之後駕車馳騁在海邊的公路上,還有瑞德不畏高齡、毅然來到海邊和老朋友安迪相聚、相擁在海邊的場景。

  人世間的幸福,千千萬萬種。在瑞德、安迪這群人來說,自由便是他們的追求。安迪是銀行的副總裁,因為不會表達對妻子的愛,妻子出軌;妻子和情夫被惡人所殺,自己卻揹負殺人罪名來到鯊堡監獄……他要克服的困難是多麼的複雜:幾個N年沒見過女人、取向都變了、連男人都不放過的罪犯;一群只知道盤剝毆打犯人、毫無法律約束的獄警;一個手捧聖經、滿口仁義道德、各種黑暗統治的典獄長;還有終日不見陽光的小黑屋……沒人知道自己會在裡面呆多久,瑞德呆了40年、老布呆了50年,出去後就發現,社會的發展,自己已經完全跟不上了。但是安迪挺了過來,他透過給典獄長、獄警做賬來換取他們的信任;他用小錘子一點點挖地道,用海報作掩護該在洞口上;他每天把挖出來的土透過褲兜、袖子、褲腿等,運了出來,第二天再去挖……週而復始。

  有一天,他得知一名獄友湯米遇到了真正的兇手,請典獄長幫忙;典獄長不僅不幫,還把他關進了禁閉室,把湯米殺人滅口……安迪忍無可忍,於是拿到典獄長貪汙受賄洗黑錢的證據,透過地道、下水道、臭水溝逃了出來。

  他來到嚮往已久的墨西哥海邊小鎮,開車馳騁在鎮上的公路上,那自由像微風、像雨露,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瑞德不久後獲得假釋,他適應不了這個社會,想起了安迪。安迪邀請他來海邊小鎮共度餘生,於是他去了。兩位好獄友、好朋友,在海邊相擁,那場面很美。

  每個人都有心中嚮往的那種生活方式,或是自由、或是富足、或是溫馨、或是靜謐……只要歷經坎坷之後,找到你所想要的那種生活方式,找到你所期待的幸福,便是極好的,別人是沒資格評判的。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朝著這個方向,邁出自己該邁的一步、一步、再一步!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11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時,不禁好奇它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只看題目,我做了以下推測:一個名叫肖申克的罪犯,在監獄裡經過改造,悔過自新。

  看完後瞭解到肖申克是一個監獄名,故事講的是在肖申克監獄裡,幾個主要人物的贖罪與解救的過程。

  比如安迪,因為醉酒神志不清,清白入獄19年。剛開始進入監獄的時候,他說我是清白的,沒有殺人;但19年後,他做出了反思,他說他是有罪的,因為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丈夫的責任,讓他的妻子慢慢遠離了自己,最後間接導致了他妻子的死亡。反思之後他越獄了,成功了,並且洗清了冤屈!在我看來,這19年的牢獄生活是他的贖罪,最後他的反思解救了他。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瑞德所說的體質化,你已經在這個體制下很長時間,逐漸適應這個體制,最終完全到了一種沒有它就活不了的境地。書中向我們展示了體制化的兩種結果:老圖書館員被體制化,最終走向死亡;而瑞德透過安迪的指引與幫助努力剋制著自己被體制化,最終和安迪相遇,有著美好的未來。

  這給了我一些啟發。當今社會充滿著各種規則制度,制約著我們的行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活得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法律給了社會一個道德規範,給了我每個人生活的權力,也給了我們同樣的底線。而很多人在底線之上敢於創新突破,所以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實現了幸福生活。

  安迪就是這種敢於突破的人。他敢於創新,不安於現狀,努力尋找機會,做自己想做的。即使在監獄呆了19年後,依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能夠自如的面對變化著的生活。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成不變,但這樣可能會被僵化,被機械化,活得不像自己。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應該敢於去嘗試,不要怕會錯,怕的是不敢犯錯,有時候那些讓你覺得難過的坎可能堅持一下就可以迎來美好的明天!

  還有,看完之後突然領略到了題目的精妙之處,肖申克的救贖是肖申克監獄裡的人的救贖。不僅包括了被關進監獄的罪犯,也包括了肖申克監獄裡沒有被關進去的罪犯。比如監獄長,由於安迪對理財有著強大能力,從而激起了他的貪婪,惡念,成為了真正的罪犯,最終拿槍自盡而亡,得到了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12

  高中時代大概就只有高一的暑假才放兩個月,雖然高中的生活充滿著緊張,但是誰在過程中學會了堅持與努力呢?無疑這個假期有人選擇旅遊,有人好好計劃著自己的生活,待下學期讓人刮目相看。我也本著這樣的心態,完成的沒有完成的都將消逝在這個夏天。那麼就寫下我看完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吧,好與不好,都希望自己能把敲下的字慢慢地滋潤起來。

  瑞德是安迪最得力的友伴,安迪也是。安迪在裡面用了20年的時間來救贖,其中忍耐著欺凌與侮辱。他卻從沒放棄過自己的計劃,用平常的愛好來掩飾自己的行動。時間慢也快,時間快也慢,但卻造就了一個人的成與敗。安迪最終逃出了獄,瑞德出獄後也不知何去何從,早已被制度化的他已趕不上外面生活的步伐,活在了恐懼之中。他答應過他的友伴,他必須去履行諾言,最終踏上了尋找安迪的路程。結局如大家所願,他們終於還是再次相遇了,但是地點時間不再一樣。他們站在無邊無際的海岸上,他們笑著,因為他們離開了那個制度化和殘暴的世界。人生有好多條路可以走,在困難面前選擇毫無畏懼的人才能看到前面的希望,希望是生活中的良藥,若有了希望,生活便有意義。

  我認為這部電影故事是以堅持和忍耐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黑暗與腐朽,安迪用了20年的時間挖出了一道通往外面的隧道,這個秘密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敢相信他居然有這般的忍耐與恆力,剛進獄不久的他就像瑞德幫他弄到一把錘子。瑞德也不會想到他會有如此的與眾不同,他說想越獄至少要花上百年的時間...但結局也只有到最後才知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快否定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與耐心,成功的光芒就會在黑暗中熠熠生輝。只要立下了決心,過程再苦再累又如何呢?只要達到目標,逃離這個負能量的地方,把希望放進心裡,到最後再把它轉為現實。你做不到的事情,往往是因為別人比你更知道意義的重要性,是因為別人知道他想要怎麼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宰,別人無法完全懂你,唯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

  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希望的花兒便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儘管有再大的風雨,只要你願意好好得看護它,又怎會怕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