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作文寫作知識之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中考語文作文寫作知識之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1、審題。

  以“發現”為例:

  題目可以用“發現”為題作文,也可以根據你要寫的內容,在“發現”二字的前面、後面或前後加上適當的詞語,也可以用“發現”作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

  要求:①除、戲劇外,文體不限。②文章不少於600字。

  作文題解析。作文題為“發現”,並允許你在題目的前邊或後邊任意加詞語,形成新的題目。該作文題目落實了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並確實達到了“寫作不設審題障礙,要淡化文體要求,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的目的。乍一看該題目,你可能一時會感到無素材可寫,似乎自己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但如果拓展一下思路,便會發現可寫的新的題目及內容很多。可寫成記敘文。從父母、師長的愛考慮。

  很多同學寫了這一方面,題目也豐富多彩。如:《我發現讀懂父親很難》;《我發現幸福就在身邊》;《我發現了媽媽(老師)的白髮》;《那個雨夜,我發現失去了愛》;《我發現媽媽很疼我》;《愛心的發現》,等等,題目的多樣性賦予了內容的多樣性,同學們可寫出很多感人的文章。從思想行為方面考慮。如:《發現做好人真難》;《我發現我好窮(思想上)》;《良心的發現》;《我發現能戰勝自己》,等等。從學習方面考慮。如:《我發現了讀書的奧秘》;《我發現高三生活真累》;《考場上的發現》,等等。從時間、地點考慮命題。如:《17歲的發現》;《最近的發現》;《雨中的發現》;《前天晚上,我發現了彗星》,等等。從校園生活考慮命題。如:《我發現了校園生活的美》;《發現落葉》;《有花有刺——生活中的發現》,等等。從別人角度考慮。如:《媽媽發現了我的》;《他的新發現》,等等。

  從其他方面考慮。可寫:《缺少發現》;《逆境中的發現》;《小小的發現》;《艱難的發現》;《發現得太晚了》,等等。可寫成議論文。擬定新的論文題目可以開拓議論的視野。如:《要善於發現問題》;《發現是成功的必要前提》;《發現自我》;《重在發現》;《有感於發現》;《發現——創新》;《發現和奮鬥》等等。

  2、把握作文立意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它是文章的靈魂,直接決定著文章的思想性。它貫穿全文,全文都是圍繞中心來寫。文章的立意應做到:正確、鮮明、深刻、新意、集中。正確就是符合題意,不離題,不偏題;鮮明就是明確,不含糊不清,模稜兩可;深刻就是對題意要深入分析,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新意就是要有新鮮感和現實感,沒有空話、套話,沒有陳詞老調,有的是自己的真切感受和見解,集中,就是說在一篇文章裡,只能提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否則會雜亂無章。

  具體地說,可以從如下幾方面人手:

  (1)、有些題目,命題者故意設定迷惑,藏頭去尾。

  審題時只要在原題上適當新增新的條件,題目就會顯露出來。如“歌聲”,如果用此法,在原題目前加上“我的”、“老師的”、“校園裡的”、等新條件,使題目成為“我的歌聲”、“老師的歌聲”、“校園裡的歌聲”。這樣,文章就容易寫得具體形象了。像這類的題目還有“心事”、“溫暖”、“鏡子”、“燈光”、“嘗試”等。但要注意不能改變原題,補充的位置可前可後,只可在草紙上或心中填補。

  (2)、遇到難以著筆的大題目時,可用大題小做法,從小處人手,化小寫作的題材和範圍。

  如“求索”就是一個大題目,面對這樣一個大題,可以用大題小做法,擷取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選取熟悉的、感受深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來寫,這樣就可擺脫無法取材、難以下筆的困惑境地。如在正題“求索”下加副題“美好的童年”,寫童年時代的求索;加副題“中學生活的剪影”,寫中學時代的求索;加副題“深山探寶記”,寫向大自然的求索;加副題“圖書館中的歡樂”,寫在浩瀚書海中的求索。大題小做,從小處人手,從小處寫起,這樣思路就開闊了。

  (3)、虛題實寫。

  有些題目,由於概念抽象,不好把握和駕馭,這時則可用虛題實寫法來啟開思路。如“追求”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大、很虛,但是如果把它落實到某一具體的人和事上,就容易下筆了。此題可以寫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學生的追求,一個科技工作者的追求,總之,各行各業的人的追求都可以寫。

  (4)、實題虛作。

  有些常指實物的題目,小而具體實在。如“秋葉”、“春雨”、“視窗”等,這類題目在寫作時,不應就實物而實物,而應著重找出它的比喻義、象徵義,歌頌具有這一類精神、品質、風格的人和事。確立正確的立意,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與作者的思想認識、政治水平、生活閱歷的體現,作文的好壞關鍵在於立意。

  3、構思文章的構思,就是想一想怎樣根據立意並有機地組織、連線字、詞、句成文的全過程。

  古人寫文章講究“有序”。“序”就是文章的框架結構,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題當前,須認真構想。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就是文章的開頭像風頭,小巧玲瓏,精美好看:中間如豬肚,內容豐富,充實飽滿;結尾如豹尾,收束有力,短小精悍。這就為文章提出了基本構架——三段式結構。這樣的結構,要求開頭要簡明、點題,中間部分可以分為幾個段落,如果是寫記敘文,以三件事為宜,或一詳兩略,或兩詳一略。

  如果是議論文,本論部分可用三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對比法、比喻法等,如用例證法,可舉一兩個事例,即可論證清楚。如果是說明文,則中間部分運用三兩種說明方法,按一定順序串起,即可將事物說明白。結尾要簡短,扣題或照應開頭。雖然各種文體結構都有規可循,都有許多可記、可證、可說明的事物可寫,可是如果把一件件事物依次寫下來,也難免會顯得呆板和單調,這就需要進行巧妙構思。如寫《家鄉新貌》,很多都習慣寫山、水的變化,居住條件及生活用品的變化,人們精神面貌的變化,以此歌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主題不能說不鮮明,但這卻是人們久已習慣了的路子。有的卻別出心裁,以家鄉的路為突破口,從“小泥路——土大路一沙石路——柏油路”的步步發展,寫了《越走越寬的家鄉路》一文,深刻反映了家鄉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文章滴水見陽,微中顯大,構思精巧,妙趣橫生。構思如何,關係著文章的成敗優劣。一篇好的文章,不僅立意準確、鮮明,選材精美,語言流暢,而且構思也一定要巧妙、新穎。

  記敘文構思,除了以上幾種結構形式外,還可以運用:

  ①以小見大法,如《七根火柴》,以一火柴小事,反映紅軍戰士一心為黨,為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的大主題。

  ②夾敘夾議法,即一面敘述事情經過,一面進行分析和評論。如《誰是最可愛的人》,著重寫了三個典型事例,在每個事例記敘結束的時候,都有一段抒情和議論。透過抒情和議論,不僅使得記敘文字更為感人,記敘的中心更為突出,而且以強烈的感情使讀者產生了共鳴。

  ③欲揚先抑法,“抑揚”指控制和放縱感情,運用這種方法需要在結構上層層鋪墊,“抑”為“揚”蓄足氣勢。如《荔枝蜜》一文,作者本意是讚揚蜜蜂,但開頭卻寫對蜜蜂“總不大喜歡”,壓抑感情,然後對蜜蜂逐漸瞭解認識,最後說“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小蜜蜂”,直接讚揚。

  ④設定懸念法,即為增強藝術感染力,有意設定“包袱”,以此吸引讀者關心表述內容的方法。如《驛路梨花》,開頭寫夜行人見屋不見主人,瑤族老人的出現使夜行人發生了一次誤會,從而引起讀者急欲瞭解小屋主人的興趣;接著寫哈尼族小姑娘出現,又發生了一次誤會,使讀者再生疑惑;最後引出哈尼族小姑娘講的一段故事,從而解開“包袱”。運用這種方法,能使懸念迭出,環環相扣,引人人勝。

  ⑤當然,構思方法還不止於此,如對話描寫法、虛實結合法、點面結合法等等。只要認真琢磨,精心構想,定能結構出好文章來的。變異式構思。循規蹈矩”、一一對應地照題目的要求構思,難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機智的考生善於從題目中尋找“變異”點,在題目允許的範圍內展示思維的個性。

  4、精心選材、組材寫文章必須有材料,好比蓋房子要有磚瓦木料一樣,否則就寫不成文章。

  但是,並不是什麼材料都可以寫進一篇文章裡,一定要經過選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是作文的墓本要求。文章的中心就像一根紅線,貫穿著所有材料,為寫好文章奠定基礎。圍繞中心選擇材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要選擇和中心一致的材料。材料必須從各方面說明中心,突出中心,為文章的中心服務,做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如《榜樣,就在我身邊》,一是要選的人和事,必須是能夠成為榜樣的,不是任何的人和事;二是儘管是榜樣,但必須是“我身邊”的,而不能是別處的。

  (2)選擇的材料要具體生動。讓事實說話,“事實”就是具體材料,有具體的材料才能寫得血肉飽滿,能感動人,說服人;生動,就是選擇比較新鮮的材料,即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的材料,才能表現新人物,新事物,新氣象,新風尚,才能使讀者感到有趣,喜歡讀。

  (3)要選擇典型材料。有時候材料很多,又都能表達中心,這就要選擇最深刻,最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質,又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4)還要注意材料的真實性。只有真實的材料才有說服力。“真實”包括生活的真實,即真有其人其事,不是虛構的;藝術的真實,即文藝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組織材料選好材料後,就要組織安排材料。即對所選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決定其主次詳略。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哪些放在一起寫,哪些分開寫,要有次序地安排好,絕不能“揀到籃裡就是菜”,讓人讀起來感到雜亂,無中心。只有組織好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鮮明,詳略得當。

  組織材料應注意兩點:

  (1)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一般地說,與文章的中心論點,或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直接關係的材料,也就是能夠突出中心的材料,就是主要材料,就是構成文章的主體部分,因而需要詳細地記敘、描寫或議論、說明;只起陪襯輔助作用的材料,則要略寫。詳寫是為了突出重點,使文章中心更鮮明,略寫是為了照顧全域性,使中心更完整。如《棗核》一文,中心是表達美籍華人思鄉愛國之情,根據這一中心,作者選用了“捎棗核”、“得棗核”、“種棗核”三個主要材料,生動細緻地表現了美籍華人的.內心世界。

  (2)根據文章體裁的需要。記敘文是以記人記事為主,因此,記敘部分要詳寫,其中議論、說明或抒情都不能作為重點詳寫,只能略寫。說明文主要是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特點、成因、功能等,這些地方要詳寫。議論文的說理部分要詳寫,論據是人所共知韻事例,要略寫,列舉事實,有的可以概述,有的可以詳述,但不可羅列過程,以能闡明道理為限。要做到詳略得當,還要掌握詳寫和略寫的方法。詳寫,就是把材料寫得具體、細緻,用的文字多一些,略寫,就是寫得概括、粗略,用的文字少一些。如《社戲》一文,作者詳細地寫了行船、看戲和歸航,情節生動活潑,文句細膩優美;略寫了鄉間生活和看社的原因,顯得簡明扼要。這樣詳與略的結合,真實而恰當地描繪了鄉村少年善良淳樸、天真可愛的形象。

  5、表達此處重點說說描寫,作文中的細節是作文的關鍵。

  在記敘類文章中,敘述往往側重於一般過程的敘寫,讀者只能得到對事物的綜合、概括的瞭解;而描寫則側重於形象的具體描繪,使讀者獲得具體、明晰的認識和感覺。如果只有敘述而沒有描寫,文章使過多地講述故事梗概,難免不生動、不形象了。

  如何進行描寫呢?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描寫方法和技巧。白描白描本是繪畫之一法。全部用線條勾勒,不假色彩,單純明快。用在文學之上,成為描寫的一種手法。魯迅把這種方法歸納為:“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它不加修飾形容,不加鋪張揚厲,只用普普通通的話,簡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質。雖著墨不多,卻能窮形而盡相。許多名家大師,都把白描當作常用的方法。如: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施耐庵《水滸傳》)時間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裡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魯迅《故鄉》)以上兩段歷來被評論家視為不同凡響的精彩描繪,都是不作任何修飾渲染的直來直去的文字。

  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統麗的修飾,沒有比興的手法,但大雪漫天飛舞的氣勢和“故鄉”的空曠、荒涼、寂寥卻如畫面般展現在我們眼前。烘托描寫烘托也是中國傳統的畫技名稱,在畫那些淺色東西時,往往用水墨或淡彩加以渲染,使物體明顯突現出來,這便是烘雲托月之法。把這種技法用在描寫上,透過對彼事物的描寫達到表現此事物的目的,就是烘托描寫。

  6、精心打造亮麗的語言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沒有嫻熟的語言技巧,如同沒有精良的手藝,難以把一塊用事實與思想凝聚的高階面料,縫織成一件適體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讀者,成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在寫景時,繪聲繪色,使人如臨其境;寫人時,神形畢肖,讓人如見其行;論理時,亦莊亦諧,準確鮮明,給人一種內在的邏輯力量。作為高考發展等級中的“生動形象”的語言,怎樣體現呢?語言具有畫面感生動形象的語言的第一個特點是以文字做畫。?朱自清在評價孫福熙的散文時說:“他的文幾乎全是畫,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做畫:他敘事,抒情,寫景,固然是畫;就是說理,也還是畫。人家說‘詩中有畫’,孫先生是文中有畫;不但文中有畫,畫中還有詩,詩中還有哲學。”下面我們以一篇作文來具體說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