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簡史讀後感1000字

資訊簡史讀後感1000字

  該如何形容我對於這本書的感覺呢?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大概是“出乎意料”。原本以為有著這樣名字的一本書會是一部難啃的大部頭,然而實際讀來卻發現此書與想象中的樣子大相徑庭,其中充滿了趣味和哲思。

  作者運用十分詼諧的語言,透過各種所見所聞的故事,將每個時代的發展歷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或工具或技術或理論——向我們娓娓道來,使千百年間的資訊發展史如畫卷一般徐徐展現眼前,令人讀後不禁感慨於資訊與時間的奇妙。

  在這幅畫卷中,非洲“會說話的鼓”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樣一種原始而古老的資訊傳遞方式,承載著非洲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蘊涵。儘管這種代表了非洲文化的傳信方式的速度要優於“依靠腳力、束縛於地面”的驛站等傳訊系統,然而在用我們現代的眼光去探究時,它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

  第一,資訊量傳遞少。用鼓聲傳遞資訊,顯然其所傳遞的資訊量是極其渺小的。我不得不想象假如不考慮其他詞彙發展等因素,而僅僅將現代我們一天所接收到的'資訊量用鼓聲來傳遞,那麼情況會是如何呢?或許一群非洲人不眠不休地擊上幾個月的鼓也未嘗不可能。

  第二,傳播範圍受限。聲音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傳播到相對較遠的地方,然而當絕對遙遠的、超過一定傳播範圍的兩方,如非洲的南端和北端,需要傳遞資訊時,擊鼓自然就不能適用。

  第三,無法留存。聲音轉瞬即逝,如果沒有裝置進行記錄,那麼我們是無法得到第一手資料的證實的。

  第四,同一系統內部無法保密。依靠鼓聲傳遞資訊在速度上固然要優於地面傳訊系統,然而從另一方面考慮,資訊的保密性又該如何保障呢?地面傳訊系統有竹簡封、木牘封、火漆封等多種保密形式,然而聲音傳播的介質——空氣是不能加密的。因而當一群人載歌載舞、聲音傳達遠方時,資訊的內容也遭到了極大的洩露。第五,不同系統之間無法交流。鼓聲所運用的特定語言、音素等都是該系統特有的,具有特定的意義,其他系統若不深入系統地學習是很難理解的。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不同系統之間的資訊交流。

  儘管用現代的眼光去看非洲擊鼓傳信時,會發現其中的許多侷限性。然而當我們反思現代的資訊系統時,卻可以發現新的弊端依然存在。一對常見的矛盾便是儘管被海量的資訊包圍,我們卻難以得到真正有用的資訊。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更加適應碎片化閱讀,現代媒體為了適應人們閱讀的新特點便傾向於將資訊進行“短”處理,而這些零碎的資訊卻很難使人們窺得事物的全貌。讀後感·當這些資訊無法給予我們有效的利用時,儘管數量龐大,卻依舊失去了它作為資訊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我們需要以目的為導向,將海量的資訊進行檢索和整合處理,逐漸還原出事物的整體資訊。

  當然,我相信隨著時代和科技的不斷髮展,如今的某些缺陷也會被新出現的技術所彌補,正如現代技術彌補了非洲鼓的缺陷一樣。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新的侷限性也會伴隨資訊科技的發展一直存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