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通用12篇)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通用12篇)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中有許多經典場景,其中就是黛玉葬花。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於黛玉葬花的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1

  這幾天看了《紅樓夢》,黛玉葬花頗有些感受,看到她的身世也不免聯想我現在的處境,我一直很喜歡這段葬花詞,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我看到這兒的時候,眼睛都會淚溼。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劍雨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酒,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看到傷心處不禁會悄悄落淚,多愁善感也越發的驕縱了。時常聯想到不久將來老去之後的事情,我還沒有到老的年齡卻提前傷感起來。通常有兩種事情讓人們感覺到自己老了:第一就是越來越愛錢了,第二就是常常聯想到老去的事情。感覺到最近一兩年來,我的心態沒以前那麼樂觀了,也有可能眼自己的處境有關。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幾句話讓我時時傷感,我感到孤苦伶仃,無援無助,真不知道他年老去之後是誰來收葬我呢?

  人都有感情脆弱的時候,每當我受欺負的時候就會倍感人生之淒涼,當我鬱悶的時候也會感到孤獨無助,當我受到欺騙和傷害的時候,就會對全人類的男人感到失望。

  女人無論再怎麼堅強,她的內心還是渴望擁有一種安全感和依賴感,這是由女人的“劣根性”決定的。我看到那些成功的女強人,她們的事業很輝煌卻也沒有成家,依然也很快樂,她們快樂的理由又是什麼呢?我不明白,看來我是做不了女強人,因為我擺脫不了內心對男人的那種依賴,我也不能允許自己這樣的活著。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2

  四月二十六,正是芒種節。按照風俗要祭餞花神。大觀園中的女孩子們早開始忙礙了,吾獨不見黛玉。而寶玉見到黛玉總是躲著自己,正奈悶自己哪裡得罪了她,卻發現地上有許多落花,於是他兜起落花,奔到那天和黛玉葬桃花的地方。

  再說那黛玉因昨夜到怡紅院遭拒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吟起了《葬花吟》。聲音悽美動人,讓人好不傷感。

  林黛玉為何能吟出這麼一首淒涼唯美的詩呢?這就要提起她的身世了,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賈敏的獨生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到榮國府撫養。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真,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她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所以昨夜寶玉沒有和黛玉相見,自然讓黛玉心中又氣又悲,吟出“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由落花無人憐愛哀嘆自己身世苦。

  而黛玉自從進賈府第一天,知道這裡不同於別處,自是做事處處小心。雖有賈母等人的疼愛,而敏銳的她更多感受到自己被人冷落,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更真實的表現了自己寄人籬下處處提防。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老落人之兩不知!”感嘆青春易逝,縱使自己如今擁有稀世容顏,也逃不掉歲月的侵蝕。且自己現在身在他人家中,即使老死也無人知曉,感嘆自己的身世。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林黛玉詩書精通,所以性格不免有些孤傲,她以為自己原本高潔的情操也能不被這腐朽汙濁的社會所浸染,表現出她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鳥兒一樣擁有一雙翅膀可以飛翔,也表明她不受封建束縛,背離封建禮教,追求自由的精神。

  一首悽悽艾艾的《葬花吟》道出了一個知性美麗的奇女子,這其間存在的深刻情感,怎樣不叫我們認真領會感悟呢?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3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裡最廣為流傳的故事。眾人皆認為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有些痴病,可我並不這麼想。

  黛玉是高冷孤傲的,她如一朵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哪怕在大觀園這樣充斥著金錢權利的大染缸裡,她也仍舊不自大輕浮。她何需在《葬花吟》裡“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她本就有一雙翅膀,只不過末梢飄了幾根羽毛,只得被困在人間罷了。她就如東坡居士筆下的那隻孤鴻,在“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夜晚裡吟道:“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令。”

  黛玉如一朵血梅,她雖寄於冰雪之中,卻在冰天雪地裡獨領風騷。她是紅色的可卻不似朱妃、胭脂般紅得耀眼,豔得生輝。她的紅是血色的紅,不容一絲塵雜,永遠在寒風中綻放最美的笑靨。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總是香飄玉散;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柔柔弱弱;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觸指可破;她似花般嬌豔,卻用那紅在一片潔白裡綻放,永不凋零。

  黛玉如一簇蘭,有著曠谷幽達。她哪怕沒有水仙般冰肌玉骨,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可她從雜草中而生,卻綻放出了最美的花朵。

  黛玉如橘梗花,在無園丁照料下生長,卻仍舊開出了金黃的花朵。她同簡·愛一般,為了愛,可以不顧生死,不懼困難,哪怕再不可實現,也要放手一搏,努力去追尋。

  柔弱又何妨,只要心堅強,就會有一雙翅膀,飛向夢想的彼岸。哪怕你折翼,也仍會有燈光。

  黛玉似花,花卻不如黛玉。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4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天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教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段葬花吟,亦是一曲離人之殤,愁斷了千古女子的悲傷淚。看過了多少詩詞歌賦,最讓我揪心回味的還要數《紅樓夢》中的《葬花詞》。據《紅樓夢》書中所說,《葬花詞》是黛玉因晴雯不開門,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洩,又勾起傷春秋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已,哭了幾聲,便順口唸了幾句的一時感慨。《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與其寄人籬下的悽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紅綃香斷了她的夢,誰為她捲起那閨簾?這樣的女子像是已看穿了般的悽婉,為誰情鍾,為誰暗灑相思淚,離開了父母,失去了親人之痛,在深宅高院中的無奈,或許在此刻就已經註定她的淒涼結局,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知有誰知呢?

  花落,葬了伊人淚。沒有了那份清高的孤傲,她躲開眾人,手把花鋤出繡簾而去,你道是她尖酸刻薄,卻不知她有多少淚珠兒在漆黑的夜晚落寞的流下,她的悲哀同這些落花一般,質本潔來卻要深陷汙淖渠溝,這樣的女子如何能忍受,她寧願拾一抔淨土掩風流。即使沒有人來明白她,她也依舊那樣傲然於世,並非一味哀傷悽惻,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抒發,可惜命運卻讓她無從逃離,即便滿腹才華,即便是世外仙姝,即便是有眾人的疼愛,她到底魂歸太虛,時代的風刀霜劍讓她避無可避,連同她的愛情也無可避免的幻滅在骯髒的塵世。

  其實,每天在勞作之餘,看一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陶醉於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於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有時總會忘情猜測:假如林黛玉不死,那兩位嬌生慣養的情痴是不是能經受生活的磨礪?永遠都會有人在看完葬花後發出同情的感慨,卻沒有多少人會想去為她拂去眼角的淚,別說她是個不存在於世的女子,但她卻真真的讓你為她哭泣,讓你為她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5

  我覺得黛玉葬花這一章是對整部書的高度概括和暗示。作者安排林黛玉將那些落花葬入土中,讓其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不是飄入一些骯髒的水潭裡汙染了她們。

  在這裡曹雪芹將那種世俗之物慾、權謀的東西比作了骯髒的臭水塘。主人公又如何能落入那些骯髒的環境中被“汙染”呢?不能,絕對不能,因為那種至情至性的東西太美好了,如何可以被汙染呢?於是,只有讓主人公去死掉,或者進如空幻世界了事。因為,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純情,實在沒法生存於現實之中,但卻又不能永遠生活在大觀園中的理想幻境之中。於是,作者只能安排他們兩個在被汙染卻還沒有汙染之際讓他們都有個歸宿吧!

  《紅樓夢》太過傷情而沒能有結局,曹雪芹不願意看到那個令人傷感悲壯的結局。作品只能就此打住。

  最後的思考:讀《紅樓夢》,讓人感到那個結局正好預演著我們這個時代。民族文化的底蘊嚴重的被淡化了,至情至性的屬於人生最美好最根本的東西被拋棄了。人成了金錢和機器的奴隸而不自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也越來越淡薄了。最後,又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人類似乎已完全步入了曹雪芹筆下那種骯髒的臭水塘,曹雪芹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6

  ”這柔弱的女子,卻整天生活在勾心鬥角,陰謀詭計中。“”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她也曾想過放棄生命,跟隨落花歸去,但”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最終”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黛玉身上有一種濃濃的貴族氣質,她清高孤傲卻超凡脫俗宛若仙子,她身世悽苦卻才情過人詩冠群芳,她敏感多疑正是她高貴而又自尊的表現,她時時刻刻維護著自身的人格尊嚴,從不向世俗禮法低下高貴的頭,她孤苦無依的生活境遇造就了她清冷孤傲的貴族氣質。如果寶釵屬於樸素高潔黛玉就屬於高雅浪漫。

  她是枝頭桃花最豔的一朵,雖可以左右擺動,擺脫不了枝莖縛束著,除非,華為春泥。她是天上最潔的雲一朵,雖可以自由飄蕩,卻逃不出天的籠罩,除非,化雨落下……她的生,如詩,如畫,如悽,如慘,長歌當哭,動人心魄;她的死,如詩,如歌,如夢,如幻,異常美麗,異常動人……

  天氣漸漸涼了,看著花的凋謝和葉的飄落,我思緒綿綿,想起了電視劇《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那一情景,那種憂傷的畫面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難以忘懷。

  那是秋風乍起,落花紛飛的季節,賈府花園裡到處一片花謝花落的景象,滿園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紛紛飄落。畫面中黛玉滿目淒涼,手執鋤頭,肩挎小布袋,撿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進小布袋內,並不時的低聲哭泣,落花的凋謝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與命運,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不斷的感慨,憂傷的音樂旋律隨著她的哭泣聲此起彼伏,我彷彿身臨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繽紛的世界,淚水不斷湧了出來。

  隨即,她將裝滿花瓣的小布袋小心翼翼的放進剛剛挖好的的坑內.當土漸漸蓋住小布袋時,她已是泣不成聲,此時的我,淚水也成了斷了線的珠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對主人公身世的同情,還是對落花命運的感嘆,或者是對現實的感慨?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開易見落難尋,也許人的生命也不過如此吧?情緒一直被電視情節牽引著,不能自已,同時發現自己已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一直都不喜歡黛玉那敏感猜疑憂傷的'性格,沒想到卻被她葬花的這一情節深深的打動了,她是將落花喻已,借花抒情,認為自己就如同那飄落的花瓣,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才生出憐意,產生了葬花的念頭。她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長時間的心理壓抑和對自己的憐愛、對現實的無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我不禁開始對她增添了些許同情,理解了她感情的細膩、思想的豐富和處世的敏感,同時也替她惋惜,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卻擁有了這樣的性格……

  這一幕結束後,我久久未動,無法立即從那憂傷的旋律中清醒,不記得過了多久才回到現實,並頓時醒悟:花落歸根,這是自然規律.不必緬懷這一自然現象,這些飄落的花兒,她們畢竟曾經有過輝煌,生命雖短暫,但她們沒有虛度,而是在綻放的時候盡情綻放、盡情美麗。落花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她們的飄落既是對大地母親的回報,也是為了來年的更加繁榮,所以她們的飄落只是無聲無憾的歸隱,在歸去的時候她們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們實在沒有傷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們在乎的應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風景,不必感懷過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風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將是充實的。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7

  哎!說來也真慚愧,都初三了,四大名著只讀了其中的一部《水滸傳》,一部充滿戰爭、血腥的小說,但還是蠻容易理解的。人人都說《紅樓夢》是四部名著中最難理解的,我覺得一本書只要用心去讀,花時間去讀,怎麼會不理解呢?我一定要試試。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的主角,人們常用一些“體弱多病”、“瘦骨如柴”、“病怏怏”的這類詞來形容她,也確實如此。我也覺得這個人像一根枯草,被風吹一下就會倒。但當我看了《黛玉葬花》,我覺得自己錯了。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不只是一個脆弱無力的美女,只讀了《紅樓夢》的冰山一角,我卻感受到她是一個詩化了的奇女,她的《葬花詞》打動了多少讀者的心,我越來越被她吸引。她作的每一句詞,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充滿了她真實的內心情感。即使是一草一水,一山一石這些平凡的景物,她都能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自己的命運聯想在一起,感人肺腑。

  感覺她就是周敦頤筆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蓮。尤其是從她那句“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表現出了她高潔的情志和堅貞不阿的精神。

  感覺她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的其中一員,是與陶淵明志同道合的一類人。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生活十分嚮往、追求的人。特別是那句“願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總感覺她又像劉禹錫一樣有著“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的這種高雅情操。據說她住的地方“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但我覺得這與她的性格也是十分相符的。

  此時,我感覺她與詩是一體的,是詩展示了她的迷人光輝,是詩抒發了她的悲傷,是詩發洩了她的憤懣,是詩使她表現出了超凡脫俗。

  林黛玉悲慘的身世讓我感動,嬌美的姿容讓我羨慕,多病的身體讓我憐惜,橫溢的才華令我折服,我陶醉於從她身上散發出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可惜天妒紅顏。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8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現在也有很多人研究紅學,也許我們沒有完整的看過《紅樓夢》,但是我們肯定聽說過黛玉葬花的故事,近些年,黛玉葬花的經典故事已經在課本中出現,黛玉葬花也是《紅樓夢》中令人比較難忘的一個片段。

  我第一次知道黛玉葬花的故事是從語文老師那裡聽到的,起初,感覺林黛玉太淒涼了,於是就看了87版紅樓夢,等把這個電視劇看下來,黛玉葬花的場景歷歷在目。黛玉把掉落的花裝進袋子裡,當大觀園裡其他的姐們在玩耍的時候,她卻獨自一人挖了坑,默默地一邊落淚,一邊葬花,這場景其實是跟她自身的經歷,性格分不開的。讓我感觸頗深,黛玉這個才女,看到花開過最茂盛的時段,然後都凋零落下,這讓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她跟這花又何嘗不一樣呢?她寄居在大觀園,無依無靠,身體又多病,雖然吃過很多藥,但是最終跟這花一樣,埋沒於黃土,想到此,不禁淚流滿面。

  一方面感嘆人生的短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區區幾十年,青年的時候很快就會過去,剩下的就是風燭殘年,跟這花的結果是一樣的,另一方面,由黛玉葬花的背景,我覺得,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太不易,有很多事,我們不能如願,我們也改變不了,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對於黛玉葬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觸,這就是我對於黛玉葬花的讀後感。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9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從書中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王熙鳳讚歎道:“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都是王熙鳳虛偽,但這話我相信一定發自她內心,沒有恭維,黛玉是東方標準的古典美女,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如要說前世報答是為了報恩,那今世淚只為一人流因為她對寶玉的愛。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林黛玉的栩栩如生是由曹雪芹的生花妙筆寫出,他所書寫的紅樓也正是他一生的歷史,無真情實感怎能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這也告訴我們,寫作文時一定要用真情傾注,虛情假意永遠只是敷衍。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紅樓夢只是夢,我願醉在夢中。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10

  打心眼喜歡《紅樓夢》,尤痴《葬花詞》,至今我自己也不知吟詠了多少遍,為黛玉淚灑多少回。如今扮演黛玉的曉旭撒手而去,讓人不禁更感悲傷。

  每每口誦《葬花詞》,林黛玉好似“弱柳扶風,姣花照水”的柔美倩影,那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單悲慼,無不在我腦海遊戈。面對遍地落花,念及自己的身世,她怎能不憑生幾分無助與辛酸?演繹黛玉的曉旭也無法逃脫悲劇的命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當花俏枝頭時,人們或駐足欣賞,或漫遊其下,或風花雪月吟詩。但當“紅消香斷”之時,又有幾人如龔自珍那樣深諸其情懷,並留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千古名句呢?是啊,目睹“花謝花飛花滿天”的黛玉,想到自已天生體弱,“紅消香斷”便在不遠處,自己與眼前這飄飛的落花又有何異?可這滿地落花,還有黛玉用那“錦囊收豔骨”,且用“淨土掩風流”,讓其“質本潔來還去”,不願見其“強於汙淖陷其溝”,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紅消香斷”之時不知道可有人為我“收豔骨”“掩風流”?如有人惟願,其一定是寶玉。如若如此,我也泉下瞑目矣。可寶玉若依然任性,與寶釵、湘雲、襲人……等歡情忘舊,我可真要“強於汙淖陷其溝”了。唉!前事難,不若於今,“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吧,那裡才是自己最好的歸宿。可茫茫“無盡頭,何處有香丘”呢?真乃“從來淑女多抱怨,自古嬌妻更含酸”啊!

  或許當時赤瑕宮神瑛侍者甘露澆灌那株降珠草時,便註定了悲劇的發生。

  曹雪芹啊!你何來那麼多哀怨?為何非要把《紅樓夢》中的眾多人物都寫得如此悽慘呢?古時的人彷彿已預知了今日。曉旭啊!你演繹了黛玉,現如今又應了黛玉的命運,真可謂“紅消香斷”悲矣!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11

  《紅樓夢》的詩詞,我還能記得許多,而現在,我是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好書了。那讓人淚下的《葬花詞》,還有那些委婉細膩的註解,將隨時光的流逝,慢慢地在我記憶裡消失。於是,我傷心。

  前些年,在工地上開車,每天都固定在一個小飯店吃飯。其實,小店的飯菜是不見得好的,好就好在他們的櫃檯上放著一本正版《紅樓夢》,書的封面髒兮兮的,油光滑亮。那時我還沒有看過《紅樓夢》的正文,想著那裡面的美妙詩詞,於是心裡活絡起來,書的標價為十六元,我想把它買下來,結果出了五十元,老闆依舊不肯相讓。

  無奈,我就想故伎重演一回,就每天來到那店裡吃飯,細看一回,順便尋找時機。小店的老闆賊精,只要我吃過飯,他就不忘從我的手裡把書與飯菜錢一併收好,從不同意我把書帶回來看,而我也只能乾著急而已,直到看完了一百二十回。

  其實,每天在勞作之餘,看一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於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於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我甚至在開車的時候也不忘猜測:假如林黛玉不死,那兩位嬌生慣養的情痴是不是能經受生活的磨礪?

  是不是還能保持那一份真情?從工地回來,我就專程跑到縣城,跑了好幾家的書店,終於買回了一套盜版的四大名著,好在裡面的紅樓詩詞還是很齊全的,《葬花詞》也是一字不漏。而今,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擺在我面前的還是這本《紅樓夢》。

  據《紅樓夢》書中所說,《葬花詞》是“黛玉因晴雯不開門,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洩,又勾起傷春秋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已,哭了幾聲,便順口唸了幾句”的一時感慨。

  然而就是這樣的隨口所吟,竟然讓曹雪芹的朋友,一直為《紅樓夢》作批註的脂硯齋舉筆再四,無法加批了。《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

  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與其寄人籬下的悽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紅樓夢之黛玉葬花》讀後感 篇12

  紅綃香斷了她的夢,誰為她捲起那閨簾?

  看罷一段心酸,淚不覺為她而滴下,這樣的女子像是已看穿了般的悽婉,為誰情鍾,為誰暗灑相思淚,離開了父母,失去了親人之痛,在深宅高院中的無奈,或許在此刻就已經註定她的淒涼結局,“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知有誰知呢?

  沒有了那份清高的孤傲,她躲開眾人,“手把花鋤出繡簾”而去,你道是她尖酸刻薄,卻不知她有多少淚珠兒在漆黑的夜晚落寞的流下,她的悲哀同這些落花一般,質本潔來卻要深陷汙淖渠溝,這樣的女子如何能忍受,她寧願拾一抔淨土掩風流。

  即使沒有人來明白她,她也依舊那樣傲然於世,並非一味哀傷悽惻,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抒發,可惜命運卻讓她無從逃離,即便滿腹才華,即便是世外仙姝,即便是有眾人的疼愛,她到底魂歸太虛,時代的“風刀霜劍”讓她避無可避,連同她的愛情也無可避免的幻滅在骯髒的塵世。

  假如要去演繹她的一生,再精湛演技也難以來真正詮釋,因為她就是她,難以讓人去模仿的真女子性情。

  但是若讓我來說另一個女子,與她又是何其的相似,才情洋溢,智比天高,傲視於一切,但同樣將自己的一生葬送,葬送於不能永恆的愛情,葬送於一樣不堪的塵世,她是張愛玲,她又像是另一時代的林黛玉,一樣是滿腔的哀愁,無從化解,只剩下滿是哀傷的文字來證明她們的存在,黛玉葬的是花也是情,也許在看到黛玉葬花是她也有些同感,也許就在那時改變了她的路。

  一樣花開為底遲,為底遲呢?或許我們無從解釋這些相似,卻能明白這其中的悲哀,花落,葬了伊人淚。

  永遠都會有人在看完葬花後發出同情的感慨,卻沒有多少人會想去為她拂去眼角的淚,別說她是個不存在於世的女子,但她卻真真的讓你為她哭泣,讓你為她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紅樓夢》裡有太多的悲哀,黛玉的葬花讓這份悲哀昇華,渲染著那個家族即將到來的蕭條。為黛玉葬花而哭泣,為她幻滅的愛情而哭,也為她的憤然之氣而哭。

  一段葬花吟,亦是一曲離人之殤,愁斷了千古女子的悲傷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