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

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詩的意思。

  2、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幅畫面,豎起小耳朵聽聽——(是什麼聲音?)風呼呼地颳著,天上飄著鵝毛般的大雪,這時一條鋪滿白雪的山路上走著一個人,顯得十分疲憊,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他望望四周,隱隱約約看見離他不遠處有一戶人家,這是一戶怎樣的人家,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詩中。詩的題目叫:——————全班齊讀課題。

  1、理解課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學生回答完後,老師說:“那誰能說說課題是什麼意思?”

  例:哪個詞是遇到的意思?

  (對,從詩的題目中我們知道,詩人出門遇到下雪投宿在芙蓉山下主人的家裡。)師:這首詩是誰寫?(唐劉長卿)過渡:同學們預習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詩人劉長卿。

  2、(出示課件)介紹作者背景劉長卿生平坎坷,不被皇帝重用,兩次被皇帝發放到又貧窮又偏遠的地方,還曾經被人誣陷而進了監獄。他所寫的詩往往和他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就是他當時心境的寫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好了,咱們對詩人劉長卿有了一定的瞭解,相信從他的詩中你們一定也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請欣賞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聽的時候,注意詩中生字的讀音。

  1、聽範讀。(出示課件)師:同學們剛才聽得可認真啦,現在請你們開啟課本119頁,大聲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師巡視。(課件出示古詩)

  3、同學們的讀書聲真好聽,看看大螢幕,紅色的字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看看放在古詩當中,大家是否還認得的它,誰來讀一讀這首古詩。指名讀,評議(主要是字音)預設1師:(點評:讀得字正腔圓,真好!)誰還想來讀?這兩位同學表現得真不錯,現在請全班像他們那樣讀一讀,能做得到嗎?齊讀古詩預設2師:誰來讀?(點評:讀得非常認真,但不知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她有一個字讀錯了,誰來幫他讀正確。)真不愧是個小老師。指名讀:誰再來讀一讀?

  師:全班齊讀(參照預設1)【第一層次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三、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1。(課件出示圖)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現在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幅圖,想一想,你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1生:我覺得很冷—“寒”(詩中的哪個句子或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呢?)(師板書:寒請同學們看老師怎麼寫“寒”字的)師:除了寒冷,你還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引導:看看這屋子你感受到了什麼?)預設2生:我覺得這戶人家很窮。—“貧(師:詩中的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師板書:貧)從哪兒看出這戶人家很貧窮?

  (學生可能回答:從“白屋、柴門、風雪夜歸人”看出貧窮。)預設3:學生結合“白屋”“柴門”談自己的理解。

  ①師:為什麼從白屋、柴門看出這戶人家很貧窮?(引導想象:在我們的想象中“白屋”是什麼樣的呢?用什麼搭建成的?)生:因為白屋是簡陋的屋子,柴門是用木頭做的門,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不好。

  ②師:沒錯,在古時候白屋指的就是茅草屋,再看看插圖,貧苦人家的門都是用樹枝做的門。(看圖理解“柴門”。樹枝做的門。)

  ③指名讀,齊讀“天寒白屋貧”。

  師:可想而知,由於天氣的寒冷這間茅草屋顯得更加的貧窮,誰來讀讀這句詩?

  生…。師點評:嗯,我感覺到了一些寒冷,誰再來?(師:我是真的太冷了。全班一起感受這種刺骨的寒冷,讀……。)或:你真瞭解詩人的內心。

  師:全班齊讀,帶上你的理解,讀出寒冷、貧窮的感覺。

  2、藉助註釋插圖理解第一句“日暮蒼山遠”

  過渡:再看看插圖,詩人是什麼時間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學生回答後接著問:“你是從哪句詩知道的?”你能讀讀這句嗎?

  生:……師:真好,我彷彿已經感受到了這蒼山的遙遠,誰能向他一樣讀。(個別讀)師: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已經降臨,山路上只有詩人一個人,同學們,想想詩人劉長卿會覺得自己······(讓學生說出心中的感受)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孤獨的`情感再讀“日暮蒼山遠”(齊讀)過渡:這麼寒冷的天氣裡,詩人終於找到了住的地方。慢慢地,夜已經深了,周圍靜極了。突然,一聲接一聲的狗叫聲從柴門邊傳來,怎麼回事?請同學們從詩中找找答案。

  3:結合第四句“風雪夜歸人”理解貧窮。“夜歸人”是指誰?投宿的旅人,還是屋子的主人?

  師引導:誰找到答案了?請你來告訴大家。(詩中哪句話提到了?)

  ①“夜歸人”這是指誰回來了?

  生:屋子的主人回來了。

  師: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

  生:打獵、砍柴賣柴,也可能是出去借、賺生活費/養家餬口,為生活奔波。

  師:(為什麼那麼急著趕回來?家裡還有誰在等著他?)生:他的孩子,妻子、年歲以高的父母。

  師:此時此刻,假如你是詩人,當你遇到這樣的下雪天,當你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貧苦人民生活的同情,這樣的情感也正是詩人劉長卿當時的情感,誰能帶著這樣的情感讀一讀最後兩句。

  ②指名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點評:讀得多好啊!誰還想再來讀讀?

  ③(全班讀)師:同學們,此時的你們就詩人劉長卿,現在請你們帶著詩人的情感,帶著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一起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第二層次的朗讀】

  四、情感昇華熟讀成誦

  1、師範讀,學生想象是的畫面。

  師:聽著同學們朗讀,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詩的畫面。師範讀。(課件出示)師: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麼樣的畫面,怎麼樣的情景?

  2、分男女讀(課件出示古詩)師:同學們請想一想,當詩人出遠門,遇到這樣的下雪天時;當他一個人走在這上路上時,難道他的內心就不孤獨寂寞嗎?(老師指著螢幕說,請男生齊讀古詩。)師;當詩人一次又一次的被貶,當他被誣陷時,難道只是身體上的寒冷嗎?不,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寒冷,更是“心寒”。(老師指著螢幕說,女生讀)師:當詩人看到這簡陋的茅屋,當他看到所有貧苦人民為生活而奔波時,難道不為他們而感到悲傷與同情嗎?全班讀過渡:聽著你們的朗讀,我知道,我們和詩人的心已經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重點圍繞“寒”“貧’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體會作者內心的孤寂與對貧苦人們生活的同情。】

  3、配樂背誦古詩師:請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不能背誦的,沒關係,你可以看看投影,帶著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帶著你的情感,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古詩。

  【情感昇華,進行第三次層次的朗讀】

  五、拓展導言:何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首有雪的詩,看看詩裡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1、出示《絕句》,齊讀一遍。討論:作者是什麼心情?(高興、開心)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3、同是一片白雪皚皚,詩人抒發的心情為什麼不一樣?

  (師:因為生活經歷不同,所以他們的心境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寫下的詩所表達的感情自然就不同。)六、課後探討師:最後,留給同學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對“夜歸人”一直都有很多爭議,到底“夜歸人”指的是投宿的詩人還是屋子的主人,大家可以課後查閱資料或上網搜尋,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設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寒孤獨貧同情貧苦人民

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詩歌範例。

  2、人手一份紙、筆。

  3、古代江南水鄉秋夜美的景色圖及配樂詩磁帶。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詩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活動難點: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詩人的思鄉情懷。

  3、指導要點:透過觀察圖片,聽聽說說,引導幼兒充分感受詩中描繪的秋夜美景和詩人的思鄉情懷。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匯入提問:這是什麼地方?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所反映的時間、地點、人物、景物、季節,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小聲與身邊的同伴交流)

  2、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配樂教師示範朗讀。

  提問:聽這首詩,你心裡有什麼感覺?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理解古詩的意境。提問:這首古詩描寫了怎樣美麗的景色?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幼兒跟讀了解古詩結構教師:這首古詩共四句,每行七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七言絕句"。

  3、分句理解古詩。

  (1)月落烏啼霜滿天——月亮落下了,遠處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寒氣陣陣,秋霜彷彿滿了天地間。

  (2)江楓漁火對愁眠——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江面上漁船的燈火,詩人想起家鄉,難以入睡。

  (3)姑蘇城外寒山寺——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傳來了沉悶的鐘聲。

  (4)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裡,鐘聲傳到了詩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師:在一個秋天的晚上,寒風習習,彎彎的月亮落下了。詩人坐在船上聽著遠處傳來烏鴉低沉的叫聲、寒山寺沉悶的鐘聲,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漁船的燈火,詩人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親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3、學做小詩人。

  (1)感受古詩的韻味。

  教師抑揚頓挫地、有感情地吟詩。

  (2)學做小詩人。

  集體吟誦古詩,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味和意境。

  請個別幼兒念。

  (3)作畫。

  過渡語:剛才我們做了一回小詩人,現在我們來當個小畫家,讓我們聽著配樂詩畫出江南水鄉秋夜的美景。

  五、評價要素

  1、是否理解詩意,並能有感情地吟誦詩歌。

  2、能否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畫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六、活動建議在其他時間段反覆播放這首詩,並把詩歌範例和幼兒的繪畫作品貼在牆上,供幼兒欣賞、認讀、吟唱。

  附:古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教學反思:

  課程結束後,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他將詩中詩人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串講,詢問學生,如果“愁”有顏色,它是什麼顏色的,你從哪裡感受到?如果它有聲音,又是什麼聲音的,你從哪裡感受到?雖然都是講所見所聞,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相較於我就顯得詩意多了,也更加便於學生自主的學習理解,也會對“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來,要教好一首古詩,教的有詩意,讓學生學的有體會,須得多花心思。

大班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在欣賞圖畫的基礎上理解詩意。

  2、嘗試根據圖文,正確、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3、憑藉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梅花圖片,墨梅圖。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梅花圖片,認識梅花,激發孩子的興趣。

  教師: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許多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二)欣賞墨梅圖,瞭解作者與古詩名字含義。

  1、瞭解古詩題目含義。

  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幅墨梅圖,你知道為什麼叫墨梅圖嗎?墨梅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2、瞭解古詩作者。

  教師:你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二)欣賞圖文課件,理解古詩內容,學習古詩。

  1、幼兒欣賞課件。

  教師:原來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詩人王冕為自己畫的一幅墨梅題的詩。

  2、嘗試根據圖文,學習古詩。

  教師:請小朋友來說說看,你在畫中看到了什麼?分別說說每幅圖都說了什麼?

  4、解釋古詩意思。

  教師: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裡,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5、感受古詩意境。

  教師: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請小朋友閉起眼睛想象做了一個深呼吸,聞到那香氣了嗎?

  (三)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吟誦、演唱古詩詞。

  1、教師根據圖譜有感情的朗誦古詩一遍。

  2、幼兒多形式朗誦古詩。

  3、集體完整吟誦古詩。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術區進行墨梅畫。

  附: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