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通用11篇)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通用11篇)

  看過西遊記,一定都知道女兒國的故事吧,下面是瑞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希望您喜歡!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1

  今天我都了西遊記之女兒國,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經過了西涼女兒國,這個國家非常特殊,只有女人沒有男人,原因是很多年前男人都外出打仗沒有回來,只剩下了女人。女兒國已經很久沒有男人來了,所以唐僧師徒一進城就招來了很多好奇的目光。他們面見美貌的國王之後,國王立刻喜歡上了唐僧,但是唐僧卻不領情,一心求取真經,別無他念。正在這時,唐僧被蠍子精抓了去,逼他與自己成親。孫悟空請來卯日星官,將蠍子精打回原形。唐僧師徒在國王的不捨目光中離去。

  據歷史考證,雖然這是虛構的,但是歷史上可能很的存在女兒國這個國度,有的歷史學家已經發現了顯示,但尚未證實。也許作者就是根據史前記載的資料編寫的吧,我們很佩服女兒國國王的痴情,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她的情只是用錯了人,唐僧是個出家人,早已斷了七情六慾,在故事中我們看到唐僧確實是有一瞬間對女兒國國王動了情,這才惹怒蠍子精,將唐僧擄走。所以人並不是沒感情的,我們總是批判唐僧的無情,但是從這看出不論是什麼人,哪怕是得道高僧,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他們的感情比凡人淡得多罷了,這就是他們與世俗人不同的地方。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2

  她,美麗無匹,傾國傾城,任何男人,只要睥她一眼,便會被她攝魂的美迷住,此生再難忘。

  但她的美,無任一男子知曉,直到唐僧師徒取經路過。那是一個眉目如畫的男子,僧袍禪杖也不能阻止眾多美妖對他的傾心,更何況是一個從未見過男子的女兒國女王。

  他打亂了她的從容,打亂了她的優雅,更打亂了她如水的心,彷彿被春風吹皺。有多少心裡的話想要傾吐,卻到了咽喉生生嚥下去。她不能說,更無法啟齒,她愛他,尊重他,以他的信仰為信仰,以他的快樂為快樂,所以不能讓她的愛捆縛他,才決定放手讓他西去,只是挽留多住幾日。

  也許是上天安排的磨難,生生死死的考驗。那蠍子精固然也是因愛慕唐僧而來,但她徒有美麗,一顆心卻是醜陋的,遠不及女兒國女王的萬分之一。而唐僧因此看到兩段截然不同的愛的方式,一個愛得野蠻自私,一個溫柔如水,善良無私,愛如細雨綿密無息悄然滋潤他的心。

  他也是人,即使前世的修行加今時今日的修為,他說到底還是凡胎肉心,只是不可以更不可能有愛,只好默默的承受,而一顆心卻在西去的路上,落在了高高圍起的宮牆內。在災難中她尚可不顧一切維護他,磨難過後,也只有成全他的大業,放他西行。

  一切將恢復如初,只是那段刻骨的愛戀,卻將隨著師徒四人漸行漸遠落幕,即使滾滾紅塵中過也衣不沾片葉的和尚聖僧如金蟬子,也不禁悄然落淚,只是她又如何能知,鐵石心腸如他唐三藏,也為她的至情打動。

  女兒國更是讓人看到聞之傷心的愛情,女王在牆頭憂傷的目送他們遠去,他答應她,到時送她經書,所以她所有生命都用來等待這個不知何時能兌現的諾言。書中用接近生活的方式來演繹人,佛,妖的故事。

  很多時候這就是愛情。明明要放手,不得不放手,卻眷戀最後一個擁抱,淚流滿襟,然後去期待一個沒有期限的希望,即使渺茫。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3

  《西遊記女兒國》是由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魔幻、愛情、喜劇電影,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瀋陽、羅仲謙、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等主演。

  唐僧師徒途經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誤入西梁女界。闖入其中,眾人才發現這個國家只有女性,並且建國以來此地就沒來過男性。而且國中立有祖訓,將男人視為天敵。典籍中更有預言,指明有朝一日,會有東土而來的僧人帶著一隻猴子、一頭豬和一個小藍人闖入其中。他們到來之日,便是女兒國走向毀滅之時。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對於唐僧而言,其它劫難基本都是生死劫,大部分妖怪都只是想吃他,而女兒國這一劫,是他的劫。有首歌唱得好,“人生有許多難關要過,自古是情關最讓人難過”。唐僧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慾,若想取得真經,得道成佛,就必須要經歷情劫。一個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何談看破紅塵?就像菩薩說的,這世間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所以,既然女兒國是唐僧的情劫,那愛情才是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喜劇只是一個輔助。

  劇中唐僧與女兒國王的愛情,一個願舍王權富貴,一個要守戒律清規;一個為了愛情想飛蛾撲火,一個是禁慾的佛系和尚。即使兩個人內心真的產生了感情,也曾一起奮不顧身上了苦海行舟一起漂泊,怎奈,一個佛祖不允許,一個若走了家園盡毀,種.種條件制約,兩個相愛的人無法相守女兒國只是一段無果的、唯美的、心酸的佛系愛情。唐僧身負取經拯救蒼生的重擔,最終選擇了捨棄女兒國王一人,而去愛更多的眾生。所以,倉央嘉措的那句詩詞說的非常準確: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該電影環環相扣,國師與忘川河神的愛情,順利地推動了主線劇情的發展。如果河神沒有為國師停留下來,唐僧師徒四人就不會進入女兒國。如果河神沒有因為國師不跟他走而發怒,將女兒國泡在水裡,唐僧可能不會這麼快頓悟。忘川河神執念太深,為情犯下了滔天大禍,最終被佛祖收服。正是有了忘川河神的前車之鑑,唐僧才瞬間頓悟,國王也決定放唐僧離開。唐僧經歷了這次情劫,才更加堅定。就好像人經歷了很多事,領悟了很多道理,才會變得更加成熟。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4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記》,最喜歡看女兒國那一集了,不僅是因為女兒國國王美若天仙,還因為本集插曲“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百聽不厭。而更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據說,女兒國國王的扮演者朱琳,真的愛慕唐僧的扮演者徐少華,但徐少華無意於她,最後這段情緣無疾而終。所以看這一集時,總會格外用心地捕捉朱琳眼神裡的情愫,是真情還是假戲。

  所有這些情感鋪墊,使得春節期間去電影院,自然把《西遊記女兒國》當成首選必看電影。昨天看完了這部電影,略有心得,為文一篇以記之。

  如果讓我比較電影版與電視劇的區別,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吧。

  從故事情節上看,電影刪去了蠍子精的內容,增添了梁詠琪扮演的國師和林志玲扮演的河神的愛情故事。電影版展示的是兩對情侶:國師和河神、趙麗穎扮演的女兒國國王和馮紹鋒扮演的唐僧對愛情的不同態度。

  河神愛國師,愛得偏執病態,國師以國家為重離開了她,她一動怒就爆發出全部的力量,要毀滅整個世界,但最後自己也被毀滅。河神的愛是自私狹隘的愛,愛對方被拒絕,就選擇報復,害人害已。

  女兒國國王和唐僧彼此相愛,女王說:“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守你的戒律清規”表達她要跟唐僧西行的決心。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懷孕,並決心要生下來孩子,透露出他動搖了西行的意志。但是,女王腳一踏出苦海盡頭的國門,整個女兒國就石化了。唐僧因動了凡心,始終系不上袈裟。他們都明白了不能為了自己的小愛,而辜負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所以,都選擇了放手。

  這樣的情節改編,使得電影版表達的主題的傾向上和電視劇也有所不同,電影更傾向於突出愛情主題,表現趙麗穎扮演的女兒國國王和馮紹鋒扮演的唐僧對待愛情的矛盾、糾結、痛苦和選擇。而電視劇版則淡化了愛情,雖然,我們從女兒國國王密詔唐僧入室那一個片斷中,也似乎窺到唐僧有些許的動情,但是這種男女情愛的微妙,表現得還是不太明朗。電視劇更側重表現唐僧抗拒誘惑,並經受了考驗的堅定信念。比較而言,電影版在表現人性上更真實,更容易跟觀眾產生共鳴。

  從人物語言上看,電視劇更像一篇白話文,通俗直白。而電影版則更體現時代特色。有的惡俗搞笑的,比如,師徒四人被執行死罪,別人都是被一箭射殺,唯有豬八戒被百箭射殺,他問自己犯了什麼罪被殺,劊子手說:“男人,死罪!長得醜,罪加一等!”有更多語言是耐人尋味,富有哲理的,比如:菩薩說:“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唐僧說:“愛一個人和愛眾生,沒有區別”……這樣的語言,把觀眾引入了深層次的思考,不再拘泥於故事情節,而昇華到了愛情觀和人生觀的高度。從這一點說,電影版的表達深度更勝一籌!

  從角色扮演者看,電視劇女兒國國王扮演者已經深入人心,心理上本不能接受趙麗穎扮演此角,感覺她無論如何也不足於展示國王的威儀。但在電影中,趙麗穎又重塑了女兒國國王的形象,她以純真可愛的騎鹿少女形象出場,雖不驚豔,眼神中的好奇青澀也給人幾許好感。她對唐僧一見鍾情,愛得熾熱真摯,一無返顧,不惜跳入唐僧乘坐的小船,飄向回頭無岸的苦海。但當她夢到唐僧和她蓄起長髮,和她慢慢變老,卻不快樂時,她又親手為唐僧繫上袈裟,目送他離去。

  這是一個愛得純粹的女孩,她可以捨棄一切愛人,但發現自己的愛不能給對方帶來快樂時,她又勇於放手,並給愛人離開的勇氣。這是一個愛得決絕而又不失理智的女孩,這是一個會在愛中成長的女孩,這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有著博大胸懷的女王!所以,不選擇像朱琳那樣的熟女,而選擇趙麗穎這種甜美又不失堅強的女孩形象,是非常符合本片的角色定位的。

  從細節上看,電影版因為有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長,所以細節有很多,增添了很多戲份和笑點。比如師徒四人被射殺,孫悟空去討墮胎藥等等。但有時,也給人一種冗長無聊的感覺。而電視劇版則內容直白單一,情節緊湊集中。

  從畫面和觀影感受上來看,電影版則以絕對優勢碾壓電視劇版!電影版是高畫質,3D效果,畫面逼真立體。尤其是林志玲河神是水的化身,通體透明,身材曲線凹凸有致,發起怒來則水波洶湧,極富美感和震撼力。這當然都得益於現在高超的特技技術。看3D電影還是應該去電影院,不可言喻的觀影感受。

  綜上比較,電影《西遊記女兒國》已擺脫了電視劇版的窠臼,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亮點,而電影的插曲更是不得不讚的亮點。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歌詞也跟劇情酬和呼應,情意交融。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5

  昨天有幸又看了一次《西遊記之女兒國》!看過之後不禁心生疑問——假如蠍子精沒有一陣妖風把唐僧俘獲進自己的妖洞,唐僧會不會從了那女王陛下?這算不算是唐三藏一生中最為完美的一次戀愛?

  小的時候看《西遊記》關注的是孫悟空如何降妖除魔?對劇中的情感描寫完全不予理會(與其說“不予理會”不如說是自己“情竇未開”)。但自從看了西遊記再聚首那期藝術人生之後,卻開始割捨不下這段感情了!不知是感動於朱琳苦戀20年的執著?還是留戀於女王陛下的那含情脈脈的雙眼?還是沉湎於那曲風韻極佳的《女兒情》?

  師徒四人途徑女兒國,受到國王的熱情款待,當鏡頭鎖定住國王與唐僧兩個人的時候,也就是她的愛情之火燃起之時。於是一聲"玉帝哥哥"便把唐僧鎖在了心裡。唐僧似乎並不曾刻意迴避她,或許只是出乎禮數。於是國王邀其共遊御花園。此時,電視劇製作成"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以一曲風韻極佳的樂曲作為背景。於是畫面上便只剩兩人在花間,池邊,橋頭漫步吟訴。並且我覺得這並不是國王的一相情願,唐僧也時時用心地順著國王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望過去,有時看見的是一樹粉紅色的桃花,有時是一座小巧別緻的涼亭,而有的時候,卻是一對浮游於水面的鴛鴦。國王有意無意地這麼一指,唐僧便用心地望去,然後方意識到佛祖在心,於是"阿彌陀佛"。

  我並不瞭解唐僧的道行究竟有多高,他是否真的能夠對如此一位貌若天仙地國王一絲絲的私慾都沒有,我真的不能夠斷言。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完全可以拒絕,又怎會有依從之勢?當悟空提出將計就計這之後,唐僧被太師請去夜賞國寶,來至國王閨房後,唐僧便開始流汗不止,他不敢睜開眼睛正眼直視國王,口中唸叨著:"出家人四大皆空……",國王於是說:"你既四大皆空,又為何不敢睜開眼睛看看我?"是啊,他又為何要汗流滿面?這分明不是四大皆空。我不想去考究這是否是電視劇的拍攝改變了原著的本意,還是原意如此,只是,像這樣不是很好嗎?至少唐僧也是一個正常的人了。後來,他確是睜開眼看著國王,而汗水也如黃河氾濫般飛流。這個國王的魅力非同一般,幾句話把個唐僧說悶了,居然逼他說出:"來世若有緣分……"這當然有敷衍的`成分,可他又為何要找這樣一句對他來說可能這一輩子只說這樣一遍的話來敷衍呢?

  後來的後來,兩人坐在床沿,國王說著要他留下時,唐僧的表情,一半是害怕,一半是屈服,而抗拒,早已不佔一點點空間了,我想,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他是否真的會屈服呢?我認為會,簡直一定會,可是就是這個時候,那蠍子精便一陣妖風把唐僧俘獲進自己的妖洞,一切不必繼續了。

  唐僧似乎早已見怪不怪,進了妖洞後出奇得泰然,我想那一定是愛情的力量!可惡的妖精也學著國王的語氣要唐僧從了她,他見唐僧一言不發只是避著她,便怒火中燒,說:你與那國王可以同遊御花園,為何就不願理我?唐僧於是扔出了一句話:“人妖豈可相提並論?”這是發自肺腑嗎?一定是吧!於是頓時讓我感受到一份暖暖的完整的感人至深的愛情!

  最後,惡魔除去,國王交還通關文疊放師徒四人西去,在"相見難,別亦難"的如泣如訴的歌聲中,國王對唐僧戀戀不捨,唐僧也專心地看了國王一回,他在想什麼呢?是不是在真切的盼望“如果來世有緣……”?是的,一定是的,聯絡他們兩個的唯一絲線便是這一個寄託在來世的“如果”了!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西遊記》。

  這本書說的是唐朝貞觀年間,有一位善良的僧人,叫唐僧。他為了幫更多的人解除苦難,毅然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路途。一路上,他收了三個本領高強的徒弟。他們是勇敢無畏的孫悟空、好吃貪睡的豬八戒和老實忠厚的沙和尚。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闖過千山萬阻打敗無數妖魔鬼怪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唐僧他們雖是一個團隊,但是有時候也會鬧矛盾。每當他們內部有裂痕時,妖怪就會抓住機會乘虛而入,這時唐僧往往就要倒黴到家,很多次都差點成了妖怪的盤中餐。所以一個團隊彼此信任很重要,不要讓團隊出現裂縫。

  還有人無完人,仙無完仙。團隊中要容許別人有缺點,哪怕孫悟空本領高強,但他火氣太大,衝動跟唐僧鬧彆扭,導致唐僧被妖怪擒去。豬八戒雖貴為天蓬元帥,但也好吃懶做,總想回高老莊見娘子。沙僧為人厚實,但功夫偏低,關健時刻力不從心,結果戰敗。但總體說來他們的優點大於缺點,所以才完成了偉大的取經任務。我要學習他們的遇到困難堅持不懈地精神,不然他們早就半途而廢,各回各家了。只靠唐僧一人孤舟獨行,肯定自投妖魔口腹,但他們最終堅持下來了,這其中也是唐僧的最利害之處,唐僧雖無武力但是卻能把三位大將緊緊團結在周圍。唐僧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魅力呢?是因為他有愛的品格。我要學習他的大愛精神。

  我超喜歡看《西遊記》,裡面除了扣人心絃的除妖歷險,也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7

  喜歡《西遊記》的朋友沒有不喜歡《趣經女兒國》這一集的,徐少華和朱琳確實是演得太好了,他們倆人把一出悽美的愛情悲劇演繹得動人心絃,讓人回味無窮。

  這一集中,他們的每一句對話,每一個表情都令人難忘。就說最後兩人並肩而行的那短短一段路,就演繹無限情意。當女王蓋上國璽,抬起那雙含淚的眼睛,與唐僧並行在紅地毯上時,徐少華微低著頭,從他那壓抑的表情中可以看到他內心的惆悵。

  當女王停下腳步含淚看著他時,他也看了女王一眼,然後又低下了頭,把唐僧的留戀與歉疚表現得淋漓盡致。當他從女王手中接過通關文牒時,他的眼睛卻憂鬱地看著女王,然後向女王深行了一個禮,抬起頭時,依然凝望著女王,接著猛然轉過臉,向徒弟們走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心底的痛。當他騎上馬,女王一聲呼喚,他回了頭,卻不敢讓目光停留,立刻又策馬而去。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了《西遊記》之《女兒國遇難》,覺得這個故事特別有意思。

  《女兒國遇難》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經過了西涼女兒國。這個國家非常特殊,只有女人,沒有男人,原因是很多年前男人都外出打仗沒有回來,只剩下了女人。女兒國已經很久沒有男人的身影了,所以唐僧師徒一進城,就招來了很多好奇的目光。他們面見美貌的女國王,女國王立刻喜歡上了唐僧,就派人去試探求親。但是唐僧卻不領情,一心求取真經,別無他念。後來,唐僧被潛藏在女兒國的蠍子精抓了去,還被逼與她成親。孫悟空請來卯日星官,將蠍子精打回原形。最後,唐僧師徒在國王的不捨的目光中離去。

  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據歷史考證,古代很可能真的存在女兒國這個國度,有的歷史學家已經有所發現,但尚未證實。我想,也許作者就是根據史前記載的資料編寫出來的故的吧。

  我感動於女兒國國王對唐僧的一片痴情,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她的情只是用錯了人。唐僧是個出家人,早已斷了七情六慾。不過,在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唐僧確實是有一瞬間對女兒國國王動了情的。不巧的是,這個瞬間被蠍子精發現。蠍子精被惹怒了,於是將唐僧擄走。所以我覺得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人總是批判唐僧的無情,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不論是什麼人,凡夫俗子也好,得道高僧也罷,總有時候會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只不過後者對比前者來說,感情的表現淡得多罷了。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9

  老版《西遊記》是我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電視劇。我喜歡朱琳扮演的女兒國國王。她端莊大方,雍容華貴,儀態萬千,風情萬種。她的美,典雅中透著一股大氣。

  她是女兒國的國王,可以說享盡了榮華富貴,可是,她在見到唐僧以後,一見鍾情,都看呆了。唐僧一直在說,參見陛下,連說了好幾遍。她都渾然不覺。還是她的國師上前提醒她,她才如夢方醒,自覺失態。她回到寢宮,親手畫了一幅唐僧的畫像,含羞將國師喚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原來,她看上了唐僧,願以一國之君的身份下嫁唐僧,把國王的位置讓給唐僧,自己情願為王后。這是一種怎樣的深情?她在夢中與唐僧一起遊園,可以說伉儷情深,可是,最終是一場美夢。唐僧一心去西方求取真經。不願留下與她成親。她讓唐僧觀賞國寶時,嬌羞多情,一聲御弟哥哥,讓人為之動情。我相信這樣一個多情,善解人意,毫無壞心,寧願不要王位,只想好好愛一個人的痴情女子,世間任何男子都不會,也不忍心拒絕她。我相信唐僧在那一刻為她動了心,動了情。他緊閉雙眼,不敢看女王嬌媚深情的容顏。說出了若有來世,一定不辜負你的深情之話。最後,女王依依不捨的送走了唐僧。朱琳把女王的嫵媚,嬌羞,深情,還有她的落寞,她的無奈。她的不捨,刻畫的淋漓盡致。我很喜歡女兒國這一集的插曲《女兒情》,那麼多年過去了,依然記憶猶新。時常吟唱。那首曲子旋律很優美,讓人為之動容。

  初次與唐僧相見時,她的一見鍾情,她的失態與欣喜。好一個風情萬種的睡美人呀!猶如一朵水中的睡蓮。美麗嬌豔。夢中與唐僧遊園,郎才女貌,伉儷情深。可惜是一場美夢。嘆嘆!

  請唐僧前來欣賞國寶時,可以說是風情萬種,嫵媚妖嬈,不愧是國寶呀,嬌媚中仍然不失端莊。

  深情的一聲御弟哥哥,讓人為之動情。即將在在通關文牒上落章的那一刻,女王臉上深深地落寞與不捨。

  心上人已經走遠,她依然在樹下深情的佇立,不忍離去。眼角那一點淚光,深深地打動著我。我為女王的深情感動,為她的落寞與不捨感到心痛。我心裡一直希望唐僧趕快取經回來,回到女兒國,與她成親,牽起她的小手,拂去她眼角的淚滴,給她幸福的,甜蜜的愛情。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10

  作為中國最大IP《西遊記》,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的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女兒國等眾多章節精彩紛呈。不可否認,經典本身便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家對它充滿好奇心和關注度,抱以熱烈期待,但同時也會被觀眾給予嚴格要求,承受其本身難以消弭的天然敵意。

  在電影中,唐僧師徒四人途經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誤入西梁女界。由於不小心喝了子母河的水,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便有了身孕。為了捨去牽掛,西去取經,孫悟空從如意真仙那兒取得了解胎水,最終使得師徒恢復原樣,西行取經。雖然故事的主線大家很是熟悉,但在導演鄭保瑞的鏡頭下,此部影片不僅增加了國師和忘川河神的愛情線,而且加重了女兒國國王與唐僧之間感情變化的描寫,這難道不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挑戰嗎?

  由於春節檔的關係,本著“闔家歡”的原則,《西遊記女兒國》這部影片也體現出了無處不在的喜劇元素。女兒國國王在監獄裡的天真爛漫、敢愛敢恨;國民臣子在地牢裡審判師徒的鬥志鬥法;亂箭襲來師徒四人裝死矇混過關;為獲解胎水,孫悟空不得不同如意真仙深情相擁……電影中的喜劇元素不僅僅是為了搞笑,也彰顯出了角色的鮮明性格和微妙心理。他們的成熟、他們的動搖、他們的蛻變、他們的堅定,因為每一個小細節的存在,才會使得師徒四人的形象更加飽滿立體,富有人性。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畫面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唐僧與女兒國國王一路寫經同行,從山底到山麓,慢慢行至山頂。折斷的樹枝在粗礪的沙土上一筆一畫,經文也從最初的歪歪扭扭到後來的工工整整,一步一步,徐緩前行。背景響起影片的主題曲,歌景契合,頗有一番別緻。

  當孫悟空向如意真仙取解胎水時,他們的對話也涵義深刻。“你們去西天取經幹嘛啊?”“渡眾生啊!”“可是這些胎兒不也是眾生嗎?每墮一次胎之後我都點一根白色的蠟燭。”是呀,你到底決定愛一個人,還是愛眾生呢?這應該就是本片想要探討的核心。佛愛眾生,佛更懂捨得。聖僧的成長是懂得愛卻又知如何捨棄。影片中的兩種愛,一份愛是女兒國國王對聖僧的愛,一份愛是唐僧對天下蒼生的愛。它們是陪伴、成全、捨得;也是無我、慈悲與度人。這兩份愛,美好而偉大。其實,愛一個人就是愛眾生,愛本身沒有偉大和渺小的區別。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也不負卿”,正如同王權富貴和戒律清規無法相容,你要做女兒國的國王,我要做西行遠去的取經僧。我有忠於信仰、普度眾生的愛,也有人事凡間簡單樸素的兒女情,這便是本片最大的衝突和戲劇張性。

  心戀你百轉千回,卻還是不能帶你遠走高飛。有過執念,才能放下執念;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懂得愛一個人,才知道怎麼去愛眾生。

  西遊記之女兒國讀後感 篇11

  大年初二,媽媽帶我看了一部電影《西遊記女兒國》,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我覺得這個影片就像一部經典的書籍,有很大經典臺詞,人生哲理,引人入勝。這個電影圍繞著“愛”這個字講述了唐僧師徒在女兒國的難忘經歷。

  “愛”在這部電影裡無處不在,影片裡,即便河神因愛生恨變成了河妖,它也一直等待著並守候著一個它愛的人,渴望得到溫暖。而唐僧,當看到女王的美麗和善良,聽到女王的那句“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舍你的戒律輕軌”時,唐僧真的被女王的真心打動,袈裟滑落在地,心,動了,你是唐僧終究也無法躲過情。

  唐僧和女王因被害一起漂到無盡海,這片海沒有盡頭,他們一起經歷了生死磨難,歡樂悲喜,他們在生死最後一刻,終於拋開一切,決定在一起。當河妖為了自己的愛人,傷害女王,將海水引到陸地,頓時生靈塗炭,海水裡全是百姓的屍體,這時,菩薩突然現身“愛一個人,還是愛眾生?”唐僧面臨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他也大徹大悟,如果他選擇愛一個人,他和女王會幸福可能會幸福,那麼,眾生呢?如果取得真經,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時大愛。因此自己和女王的愛情只能到此為止,不得不畫上句號。

  我覺的唐僧他最終還是選擇西天取經,不忘初中,解救眾生,這種愛,才是真正的愛,不求回報,無私,偉大。但其實我對於這個結局,個人本就非常喜歡趙麗穎,而趙麗穎演女王,我也被她的勇敢,以及為愛不惜放棄女王的地位而打動,她骨子裡的善良,深情款款的眼睛,在唐僧離開時,她的不捨和默默無言,這些都打動了我。唐僧和女王心中各自懷著的這份愛,去完成各自的使用,期待來世的再次相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