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說課稿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說課稿

  教材分析

  《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是川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3課。

  本 課主要講述了漢朝的對外交往,包括三個子目:絲綢之路、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漢與歐洲的往來。兩漢時期中華文明向外輻射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中華文明也必 然要吸收其他文明的營養來充實和發展自己。作為第三學習主題《統一國家的建立》中的最後一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本課內容與前面兩漢的強 盛,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張騫通西域實際上也已經涉及到絲綢之路,這裡正好加以詳述。而教材的下一單元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民族大融合時期,對外交流與這種 融合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因此本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知識點不多,但相對比較亂,知識整合有一定難度。在史實基本上總結東西方文明交流的積極作用較難。

  學情分析

  七 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對待歷史的瞭解和學習的方式和方法都很膚淺,限於本身的知識面和理解分析能力,及小學對歷史的凌散瞭解的狀況,會對初中較為系 統的歷史教學非常不適應。上課前不懂如何預習,上課時不懂如何筆記,如何去想辦法掌握每課中十分龐雜的知識點,不懂得理解記憶,更不可能由史實得出一些歷 史規律。因此,作為起始年級,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他們完成“小升初”後所面臨的上所述問題的解決、過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新課標要求記住“絲綢之路”的起點和走向,知道兩漢時期與歐洲和東方的交往;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漢委奴金印”的歷史價值。

  2、 過程與方法:透過課前查詢資料培養學生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透過識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透過表演等提高學生認識、歸納、概括、分析歷史的能力。透過對於絲 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培養學生全面的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將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地理空間去認識和思考,培養學 生跨學科的綜合思維的初步能力。透過收集歷史資料並處理展示的過程,學習從多種途徑獲取歷史資料並分析、整合歷史資訊的方法,並初步掌握探究學習的方 法。。而將“漢委奴國王”金印與“滇王之印”的比較,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比較方法。並且透過對公元紀年的複習,強化學生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頻繁經濟文化交流的事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橋樑作用。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 意識。透過中朝、中日文化交流,一方面培養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從朝日向中國的學習中理解民族的開放對民族發展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本課的第一個重點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本課的主線,並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所以絲綢之路也是本課的重點。

  2、第二重點是兩漢時期的中日交流。因為日本作為並未與中國接壤的國家受中國影響很大,並可與後面講述隋唐文化打下一個基礎。

  二、難點

  絲 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由於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做為一條商路如何與一條文化傳播的道 路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另一方面,東西方文明的互相滲透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問題學生也較難理解。

  本課次難點是甘英出使大秦實質和意義,限於初一學生的知識水平,只能深入淺出的說明第一次有記載的直接交往的重大意義,並且可以將這一意義與上面絲綢之路的意義加以結合,而服務於本課東西文明交流的大主題。

  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分組蒐集有關資料並在課堂上展示,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由 於年代久遠,學生對這段歷史缺乏感性認識,所以製作多媒體課件,透過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有關歷史影像資料,並輔以動態路線圖,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從而突 出重點,加深學生印象。因此大量採用情景烘托法(多媒體播放影片)、圖示法(多媒體展示)、提問設疑法、讀書指導法等。特別注意提問的藝術性,注意問題的 啟發性、層次性、活潑性。新課標下歷史教師應該有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髮展的理念,因此本課激趣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和方法尤為重要。

  新 課標強調教學過程的師生交往、積極互動,所以不僅教學觀念要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根本轉變,新理念應當發揮學生和教師的雙主體作用。初一學生求知慾強、 表現慾望也強,但年齡尚小,歷史知識的積累很少,對一些複雜的歷史現象和地理概念更不清楚,所以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很重要,本課可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採用蒐集資料、導遊介紹、表演、閱讀、討論、講故事等多種方法,從而提高他們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力,也增強了情感的教育和增強學生 的自信心。學生在資料的蒐集上,將擬訂一個歷史資料蒐集的途徑、分類、形式的要求專案,並將這種要求貫穿於以後教堂當中,讓學生在獲取歷史資訊上做到有的 放失。

  在本課教堂中,如何運用搜集到的資料來服務於教堂目標主體呢?比如絲綢之路,因為是三條,那麼資料蒐集要求中的`起止點、交易內容、途經地理情況這些就要在學生小組活動中分門別類的逐次展示,讓學生自己在展示中形成一個立體的絲綢之路。

  另 外,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初中歷史教學與小學相比的系統性、專業性,適當地強化學生的歷史觀念而不是停留在隻言片語的凌亂史實的膚淺瞭解上。那麼,作為老 師就必須在所有課堂、課外的資料運用上樹立服務教學重點和中心思想的觀念,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準確的概括出諸如背景、意義之類的結論性語句,並且在板書和筆 記上直接的體現出來。

  板書設計

  一。“絲綢之路”

  (一)“絲綢之路”

  1.由來

  2 。起點:長安

  3.線路:歐洲← 西亞← 蔥嶺←河西走廊← 長安

  4.作用

  (二)南方絲綢之路

  成都為起點,到南亞、東南亞等地。

  (三)海上絲綢之路  廣東

  二。漢與歐洲的往來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166年,大秦人來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三。漢與朝鮮、日本的往來

  (一)漢與朝鮮的交流

  (二)漢與日本的交流

  漢光武帝與“漢委奴國王”金印。

  教學流程

  匯入新課:

  本節課以電影匯入,創設情境。

  播放電影片斷《大敦煌》,同時展現雄奇的大漠風光,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創設一種積極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

  講授新課:

  一、“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一目是本課的重點,所以應當花較多時間來探討。

  這裡主要從絲綢之路的由來、路線、作用、啟示四個方面層層深入進行。

  展示圖片:學生講述“絲路”名稱來源。

  活動地圖:學生用多媒體圖片形式,“導遊”介紹絲路起點、走向。

  介 紹主要遺蹟、文物:在這一過程中讓所有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特別是利用問題,絲綢之路僅僅是把中國的絲綢賣到西方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了解絲綢之路貿 易的主要貨物是中國的絲綢但也有其他的商品及大量飽含中國文化傳統的物品,可以透過一些絲路沿線考古發掘的實物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這些圖片的逐次展示中,必然會有相當的歷史地名的出現,讓學生熟悉古地名,並能熟練讀出這本身就是一種訓練,而要求每一個同學自己動手繪製出絲路的路線,然後展示評比。可以彌補初一學生歷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時可以提高興趣,增強動手能力。

  絲 綢之路在歷史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安排學生分組討論,為了提高效率,對此我把學生分成經濟、政治、宗教、文化四個組,這樣一方面為學生指出了方向,另外也 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有利於在某一個方面能更深入的探討,當然限於初一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種討論更多的是透過事先準備的資料進行組內的展示,並得出一個總結 性的論點。透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絲路的文化內涵及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成功突破難點,也為學生初步建立起史論結合學習方式。然後透過形成的 結論過渡到第四個主題:絲路的啟示。

  拓展延伸——絲路的啟示:這一主題的設計意圖是,發揮歷史學科學以致用的特點,培養學生歷史與現實聯絡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在這一環節設定了一些與絲路有關的當代熱點問題在課堂上討論:比如,圍繞西部大開發和對外開放政策兩個熱點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性,和 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再如,對羅布泊和樓蘭古城消失之迷的解讀使學生樹立起一定要善待自然,促進人類和諧發展的生存觀。

  對於接下來的南方絲路和海上線路透過圖片展示等一筆帶過,讓學生能建立起東西文化交流是多途徑的概念就行了。

  二、漢與歐洲的往來

  由 於本課的中心內容是中西文化交流,這裡擬將教材的講述順序做一調整,將第三子目“漢與歐洲的往來”提前於第二子目來講述,保持與東西方文明交流這一大主題 的連貫性,準備以學生表演:甘英一行來到紅海邊的場景,還原歷史,從中直接點出這一交往的歷史意義,最後再由老師將整個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開始做一總結。在 這一個子目中可以透過公元166年的年代將公元紀年法重新溫習一下,並注意與古代用帝王年號紀年法做比較。

  三、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

  由於朝鮮和日本的實際情況,因此漢與這上述兩地區的交流更多是一種經濟和文化的單向傳播,這一點有別於前兩個子目的內容。

  對 朝鮮的文化傳播,主要體現中朝兩國源遠流長、唇齒相依,不是教材重點而由於現實原因,中國對日本的文化傳播是一個重點,這樣就可以為將來隋唐文化做一個鋪 墊,保持學生掌握這一歷史現象的連貫性。中日交流這一主題,準備以“東漢疆域圖”和“漢委奴國王”金印做為主題來展開內容,使用地圖及這枚印來了解雙方交 流的史實,讓學生明確這種交流主要在東漢。還可以利用東漢的狀態和學生蒐集到的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的對比來說明文化傳播的歷史必然性。

  課堂小結:

  讓學生歸納兩漢曾與哪些地區進行了經濟文化交流?

  鞏固練習:

  教材後面的學習測評,學生做後訂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