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獾河的讀後感

狼獾河的讀後感

  《狼獾河》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用奇妙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蒙古山林。狼獾河讀後感怎麼寫?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狼獾河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狼獾河讀後感一

  這本書的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黒鶴用奇妙的寫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蒙古山林。這本書有好幾個短篇小說,我最喜歡的是:《犴》主要講述了:小犴的媽媽被獵人格利什克一槍打死,它的孩子被格利什克被陰差陽錯的收留了下來,本來,小犴是每天跟著格利什克養的羊群一起去奔跑,一起去找食物,可是最終卻變成了一頭巨犴。有一天,格利什克把它帶進了一個森林,而格利什克卻又把槍口對準了它。在趕走的第二個早晨,格利什克就走了。我從中體會到格利什克在趕走那頭犴時一定非常心痛,畢竟是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寵物”啊!格利什克捨不得小犴,當然小犴也捨不得他,格利什克對小犴多好啊,天天餵它很多好吃的,小犴食量很大,但格利什克也不生氣,也沒有半途拋棄它,直到要死了也要想著小犴。把它趕回山裡,尋找自己的生活,小犴不離開,他就舉起槍逼它,死活也要把它趕走,小犴可是格利什克唯一的親人呢,在彌留之際,他是多麼想讓小犴留在他身邊啊,可是為了小犴的前途,他忍住心中的不捨與心痛,執意要小犴走,那時,看著小犴——他唯一的親人,他的“孩子”離他而去,他一定心都要碎了,雖然小犴在別人看來是可怕的巨獸,可是小犴對於格利什克來說,它就是一個人啊,在他看來,他的“小”犴永遠是那個可愛調皮的小小犴……

  《美麗世界的孤兒》也很感人,女主人公柳霞,為了保護自己的一頭小駝鹿,在火場中差點喪生,只是一隻動物,她她同樣像格利什克一樣愛它,保護它,處處想著它,就像愛自己的孩子。現在這種人已經很少見,對於一些動物,不是厭惡就是憎恨,有的人根本只是把動物當玩具,玩玩就算的。動物也是有感情的,你不愛它,它也討厭你。

  而且現在這種“動物世界”也很少了,我們也應該保護動物,保護環境。

  狼獾河讀後感二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是一位蒙古族青年作家。他常常深入北方廣袤的森林和草地,體驗大地的呼吸、森林的鳴唱和鳥兒的對答,觀察野生動物的生活。所以,他的動物小說充滿了真實感和詩意色彩。

  《狼獾河》是黑鶴最新出版的一本小說集。這些動物小說記述大興安嶺深處鄂溫克人的生活,講述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黑鶴的語言,優美流暢,獨特而動人。下面節選這本小說前言中的部分文字:

  北方的森林,對於我有不同的意義。

  我的鄂溫克朋友,就常年生活在那片無邊的林地之中。

  每年,我都會上山去看望他們。我喜歡5月和9月。

  5月是春季,冰雪消融,小馴鹿也在這個季節降生。

  那些剛剛降生不久的小鹿,它們生著像天鵝絨一樣細軟的皮毛,而它們的蹄子,竟然像煮得過久的栗子一樣,是柔軟的。

  小鹿的出生,總是帶給營地前所未有的希望。

  5月,也是候鳥遷徙的季節,我曾經有幸目睹成千上萬的雁陣如烏雲般從山林上空呼嘯而過的恢弘場面。很快,夜鷹也會到來,在每個晴朗的夜晚像不倦的鐵匠一樣發出敲打鐵砧般急切的鳴叫聲。一同到來的還有眾多的候鳥,森林就此開始熱鬧起來了。

  而9月,是秋天,也是一年中山地最美的季節。

  一座山上的林木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呈現出不同的豐沛色彩,金黃、火紅、紅棕、明黃……有些顏色,是語言無法描述的。

  在林地間行走時,我常常無意中闖進一片林間空地,在耀眼的陽光下那些上下翻飛的紅蜻蜓彷彿是遺落人間的璀璨寶石;而正在河灣中進食水草的猂聽到我靠近的腳步聲,像捱了大炮轟擊一樣發出巨大的濺水聲跳上岸,轟然作響地撞開身前的灌木叢,一頭林中巨獸眨眼之間就消失在叢林之中;一頭羞澀的狍子在白樺林中只是稍稍地展露了一下俊俏的頭頸,就悄然隱沒不見了;三隻肥碩的熊若無其事地端坐在青翠平緩的山坡上,王者般俯視著整片谷地;隨著如同地雷爆炸般的一聲巨響,腳邊平地升起一個巨碩的斑斕毛團,那是一隻受驚的松雞……

  9月的森林,是一個繁忙的世界。

  其他的季節,我很少上山。

  狼獾河讀後感三

  這些天睡前都翻看一本名為《狼獾河》的書,不像以前看小說那般浮躁和急切,不停地跳過、跳過——只求結局,享受一時之快,也偶爾因陷入情節而神傷或歡喜。但《狼獾河》不同,它是遠離塵囂、不沾任何世俗汙穢的、純粹的由文字打磨的、非同於高高在上的普通精品的.——自然和精神之旅,它的渾身綻放著詩一樣的光芒!讀它就是一次心靈的淨化,彷彿世態炎涼和繁雜瑣碎都不存在,只留下了美好和純真,所以放下書,我就能安安穩穩地進入夢鄉。我試圖找一些最能打動我的代表性的文字出來,卻發現徒勞(幾乎段段都是精華),它是渾然天成的,所有的光芒都在平凡和細微處,就像一堆在月光下閃著若隱若現皎潔之光的細白沙子一樣,非有心人不能欣賞,它低調而高貴、親切而雅緻!這樣的書,與愛情無關,與紛爭無緣,卻如涓涓細流般淌過心靈。

  “它又輕又小,看上去像一隻腿長得過長的小羊,身上棕黃色的茸毛已經幹了,像極了剛剛割後的麥茬,摸上去又軟又暖,它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到半天,連蹄子都還是軟軟的,而那雙眼睛,像秋天裡流過空寂林地的河水,又黑又亮,我無法抗拒那目光中閃爍的某種請求——”讀這一段時,我立即聯想到過年回老家,檬檬每天去看望的那隻乳臭未乾的小牛犢,依偎在媽媽的肚子下,目光中沒有任何雜質。

  當然,我們也有幸見到了類似文中的某個溫馨場面:“當我從帳篷裡出來的時候,看到了黃昏營地中最溫暖的一幕:在金色的夕陽中,小鹿周身洇散著金色暈圈,像一頭金色的鹿,它正探頭在母鹿的腹下吸奶,而母鹿正平靜地享受著這遲來的一刻——”空曠的田野裡,檬喜愛的小牛時而探頭吸奶,時而不放心地瞅瞅我們,與文中美景何其相似!文中有動物殊死搏鬥的場面,奇怪的是,雖然也有流血也激烈到勝負難分,卻絲毫聞不到血腥。“狼壓低了身體,然後像馬一樣前後俯仰著頭,用力甩動,轉圈,甚至翻跟頭,總之是使用了所有它知道和不知道的運動方式。

  它一直在努力想去咬住狼獾身上的什麼部位,但狼獾緊緊地叼住了它的上唇,無論從哪個角度,它都咬不到狼獾。它像一頭被吊在鼻子前的胡蘿蔔誘惑著不斷向前卻永遠也得不到的驢,只能無望地撕咬,它沒有機會”我奇異於世界上竟然有這麼聰明的動物,以不動制萬動,以不變應萬變。人的一生當中,好多的危險和難關,越掙扎就陷得越深,何不將目光放到更深遠處!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除了你自己。把心放得低些、再低些,就沒有什麼人什麼事不能接受不能放下了。讀到“狼獾還是像一枚巨大的果實,穩穩當當地掛在它的鼻子上”時,我忍不住笑了,可愛的狼獾,在生命遇到威脅時,它竟淡然到“像是安然地進入某種休眠狀態,幾乎是心滿意足地蜷縮著身體,懸掛在狼的身下。”黔驢技窮的狼徹底崩潰,“對於狼來說,這是一種可怕的經歷,而這種烙印,會永遠刻在它的記憶裡。

  這種矮墩墩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動物,像魔鬼一樣可怕,一旦惹上就會被永遠糾纏,再也難以脫身。當它意識到的時候,一種可能要終生拖著這個東西的虛妄想象嚇得它發出小狗一樣的哀鳴。”好在狼絕望的時候,“狼獾這枚果實終於熟到極致,脫落了,它鬆開了自己的牙齒,四爪朝天落在地上,不過仍然齜著牙,準備迎接狼的反撲。”可憐的狼,為什麼到彈盡糧絕之時才放棄這無望的掙扎?在隱秘的叢林世界,究竟還有多少精彩的故事在默默上演?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我記住了,以後都會關注他和他的作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