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

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

  母親是一座高山,蘊藏著萬物,哺育我們成長,強壯我們的身心,給我們帶來能量。

  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最堅強的母親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扛起了兒子的一個世界;她,沒有足夠的金錢,卻用40年無言的母愛,為癱瘓兒延續生命的長度;她,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老人,數十年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兩個字—母愛。她,就是“最堅強母親”——許張氏。

  ——題記

  許張氏,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在舊社會裹著小腳的她沒有自己的名字,夫家和父家的姓氏加在一起就成了她為人妻、為人母后的正式稱謂。如今時年95歲的許張氏40年辛勤照顧病兒,19年堅守病榻不離不棄;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她的“慈母之心,無聲大愛”感動了無數人,被網民稱為“最堅強母親”。

  沿著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民西路往裡走,窄窄的路兩邊都是低矮破舊的平房,許張氏的家就坐落在其中的一條小巷子裡。許張氏的家中,二十多平米的磚屋裡除了簡陋還是簡陋,窗戶和門因年久失修已經關不嚴實。兩張床、一張桌子、幾把破椅子就是許張氏的全部家當。

  許張氏有7個子女。1970年,17歲的老二許全意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但不幸不止於此,1990年丈夫病逝,1992年許全意下肢癱瘓,隨後又喪失了基本的語言能力,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除了偶爾在門口曬曬太陽,許張氏幾乎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兒子身上:洗澡、做飯、餵飯、換洗尿布……老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兒子有沒有大小便,如果有就要立即清洗,然後再幫他洗身子,結束後才能開始做飯。夏天兒子出汗多,一天要給他擦好幾次身子。老人到晚上先幫兒子洗澡,再看著他睡覺,他睡著後,她才能上床睡覺。她還要經常給兒子增減衣服,就連頭髮、鬍子都是她為兒子剪的。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可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許張氏的背已經駝得很厲害了,即將百歲的她一輩子沒上過學、沒去過醫院、沒有出過亳州市、沒有像其他老人一樣頤養天年。“二哥是我母親的精神支柱,恐怕也是我母親堅持活下去的原因。”女兒許長榮說。

  許張氏的情況在經過微博的傳播後,引來了很多好心人想幫助她。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一口回絕了。她說:“這麼多人來看我,我已經承不住大家的情了。我做了啥?為啥能用人家錢?我到時候怎麼回報大家?”老人不願意要錢,一些熱心人就希望其他子女暫時代為保管,但老人還是反對:“誰敢拿人家的錢,就別認我這個娘!”前去看望老人的愛心人士絡繹不絕。對於每一個前來看望的人,老母親都熱情接待,與人拉家常,還會送人出門,但都會拒絕他們的幫助。天天如此,身體消耗極大,老人也坦言:“請大家不用再來了,我們現在過得很好了。”

  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兒子分別辦理了每月29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還為許全意辦了每月50元的殘疾人補助。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要念叨上幾句感謝的話。在許張氏眼裡,她不過是盡了一個做母親的本分。老人質樸的話讓很多人動容:“是自己的兒不是?是,當然就要自己照顧。街道上有人問我還想提啥條件,我和他都不給政府出力,我們啥條件都不提。”

  許張氏無疑是善良質樸的,正如網民張燕說,“老奶奶是我看過的最質樸的人,在現在這個社會這麼單純善良的人實在少見,我們覺得心靈受到了一次震撼和淨化。”老人對兒子愛的純潔和高尚讓我們無語凝噎,是她讓我們更加堅信母愛是最無私最偉大的。

  千百年來,母親對子女的愛從未改變,但是孝敬父母的意識卻日漸淡薄。在學業有成,事業得意、愛情豐收、家庭幸福時,也許你會因為種種原因忽略了那個含辛茹苦幾十年、依然牽掛著你的.老母親。然而,母親就在那裡,你得意時她默默為你高興,你失意時她挺起肩膀讓你依靠、為你分擔。當我們的內心為許張氏老人震撼的同時,也想一想家中的母親吧。不管你是參加了工作還是在外讀書,騰出時間給她打個電話,嘮嘮家常,讓她聽聽你的故事,也聽聽電話那端那個有點“陌生”卻一直縈繞耳畔的聲音。

  母愛是一道不滅的春暉,不論你身在哪裡,它始終照耀著你前行。

  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你是媽媽的希望

  再過幾天就是你四歲的生日了,回想起四年前還歷歷在目,那是2012年12月30日,剛下過雪的天晴了,約定好的今天做手術,今天做手術的還真不少,看著一個個從產房順利的出來,說實話還是有點緊張,坐立不安 。終於聽到喊我的名字,就這樣進了手術室。醫生拿過幾份術後風險單子讓我填,這沒什麼可考慮的,你不按醫生說的填就不會給你做手術。

  就這樣上了手術檯,先是打麻藥,兩個女主大夫,一個男的打下手,另一個女的負責安慰、開導、可能是怕我緊張,終於孩子出生了,聽到哇哇的哭聲,心裡放心了,回到病房看著寶寶熟睡的樣子很可愛,寶寶一睡就是大半天,屋裡太暖和了,寶寶被包裹的也太厚,眼睛都有黃色的眼屎護住了眼睛,好心疼!用溫水把眼屎擦掉,換了薄的小被子,眼睛終於好了,我的傷口太疼了,根本無法入睡,非常煩躁!給主治醫生打電話,醫生說:沒有用止疼泵,是會很疼,不過會恢復的比用止疼泵的快!就忍忍吧!傷口生疼,腰也疼,生不如死的感覺啊!就這樣嗯啊、一夜未眠,第二天醫生就讓下地試著走路,怕腸子粘連,傷口太疼了,我愛人和婆婆兩個人扶著我走路,我每走一步就生疼一下,到了晚上孩子醒了哭,我愛人和婆婆熟睡,我只有自己起來給孩子喂水、換尿布。第三天早上,孩子醒了,把孩子抱在懷裡給孩子餵奶,有奶水了孩子是幸福的。第四天醫生要給寶寶洗澡,我抱著孩子去的,裡面有兩家人都是爺爺奶奶抱著孩子,看到我剛生完孩子就抱著來洗澡,就說看人家就是壯,咱家的媳婦也該鍛鍊鍛鍊。其實我是不放心孩子,因為剛出生時是婆婆跟愛人帶孩子去抽血化驗的,回來後看到孩子臉上、包裹的被子上都是抽血流的血跡。所以我才親力親為。

  終於出院回家了,前兩天孩子睡覺還可以,以後接下來就是孩子動靜輕,白天睡不踏實就老哭,我只有坐在床上抱在懷裡讓他睡覺,這樣孩子睡踏實了,我累啊!坐的床墊成了一個坑,為了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我一直堅持白天抱一天,晚上孩子睡一會兒就醒,我晚上幾乎只睡一小時,白天我沒精打采,頭痛,我還堅持,一堅持就到了2014年的4月,終於可以不用抱著睡了,只是白天還是要哄,還得陪著你睡,你才會踏實的,你膽子小,離不開我,我又何嘗不是離不開你啊!

  孩子兩歲半了,該上幼兒園了,剛開始陪了兩天,看到孩子哭得紅紅的眼睛,不狠心不行,就這樣早上送去,中午接回來,午休後下午就沒去,也就近一個月就不上了。直到第二年春天又把他送去了,孩子很乖,我走的時候主動拜拜,送完他,回來就抓緊時間做家務,到了中午我開啟幼兒園監控錄影,看到孩子一個人在院子裡走著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老師才安排他去睡覺,以後的幾天依然是無人管孩子,我就有點奇怪,早上我來到宿舍一看終於明白,原來這個老師把這個班上所有人都轉了屋,唯獨我兒子一個人留在原住處,兒子現在的宿舍是和別的班的小朋友同住,中午吃完飯,他的老師收拾完了就讓他班小朋友回宿舍睡覺,而我兒子卻在別的班的宿舍去睡,兒子由於不熟悉,就孤零零一個在院子裡哭,人家那個班的吃飯稍微早一些,所以人家那個班的宿舍門都關上了,在影片裡看到兒子那麼無助,做媽媽的心痛。

  給孩子換了新學校,孩子很開心,也很願意去幼兒園,中午依舊接回家,孩子回來可以再吃點兒飯,吃點水果,玩會兒,前段時間中午在家午休,最近中午都沒睡了,天比較短了,下午送去幼兒園,4點20就放學了。每天接送、做家務,所剩時間無幾,緊緊張張的一天天。

  為孩子付出再多無怨無悔,雖然孩子讓媽媽受累,但是跟孩子每天在一起很是開心,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懂事,很是欣慰!孩子是媽媽的希望,媽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開心快樂,希望孩子將來成為棟樑之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

  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有一種感動,叫母愛

  雅安市蘆山縣強震以來,我們透過電視走進了災區,看到了我們政府的以人為本,看到了人民解放軍的不屈不撓,看到了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看到了災區民眾的頑強精神,還看到了一種叫母愛的偉大情操……

  蘆山縣鳳凰村的任雲天,僅僅6歲,是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蘆山縣城救治的第一個傷員。雲天的爸爸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媽媽、哥哥和他。地震當天哥哥不在家,他和媽媽正在家裡吃早飯,地動山搖了幾分鐘就把小云天和媽媽所處的房屋震塌了。在那一瞬間,媽媽王加學拼命地把兒子往外推,整個身體護住兒子,瓦礫石塊砸中了媽媽,雲天得救了,等媽媽被人救出來時,整個右手臂和右腿都斷了。

  地動山搖的一剎那,蘆山縣樊敏路的楊玉蓉剛給孫兒穿好衣服。聽到房子搖得嘩嘩響,就一邊抱起孫兒往外跑,一邊扯起喉嚨喊叫全家人趕快逃命。到了樓外,她看見兒媳、女兒都在,唯獨沒有兒子凌立。兒媳帶著哭腔告訴她“凌立還在廁所”。此時,房屋正在垮塌,一些磚頭和傢俱正紛紛落下。楊玉蓉不顧一切地衝回廁所。從一塊兩米多長的預製板的縫隙中,看到了兒子的身體。“兒子,等著哈,媽媽來救你了!”楊玉蓉給兒子打氣說。此時,凌立正身陷廁所不能動彈。聽見外面嘩啦啦的聲響,哭著求媽媽:“媽媽,還有餘震,你不要管我。”兒子的哭求,動搖不了一個母親救兒子的信念。楊玉蓉不顧正在垮塌的樓房,瘦弱的楊玉蓉不知道從那裡來的那麼大的力氣,竟搬開了那塊200多斤重、壓在兒子身上的預製板,把兒子救了出來。接受記者採訪時,楊玉蓉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但是沒哭。她真不敢相信她能搬動200多斤的預製板,凌立也對母親爆發出的巨大力量感到驚訝,他說:“只有偉大的母愛才會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

  地震發生時,蘆山縣雙石鎮33歲的產婦朱開慧眼見房頂不斷砸下瓦礫、石塊,她拉著11歲的兒子躲到床下,一直跪著,身體弓起,將床撐起,最大限度地保證“兩個孩子”的安全……當她被送往醫院時,剖腹產下一個男孩,母子平安。

  媽媽用懷抱護住了孩子。49歲的鄒漢君靜靜地躺在蘆山縣人民醫院後面的草坪上。她的遺體被挖出來時,鄰居們在她懷裡看到了她7歲的兒子楊福珍,孩子福珍奇蹟般地沒受任何傷害。

  蘆山縣雙石鎮送出一個八歲男孩楊宇傑,他母親楊雙梅已經死了,死的時候還護著兒子,就是由於母親的保護,兒子才沒有被砸到,僅手指受傷而已。

  4月20日,蘆山縣龍門鄉五星村九組,用身體護住兒子的婦女被救出。“母親蜷曲著身體,用上半身護著一個沒有穿褲子的小孩子,一動不動。”當雅安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楊文博和他的戰友清理廢墟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感動不已。

  還有一名兩歲的小孩因房屋倒塌被埋在廢墟中,地震發生時,媽媽張開臂膀將他攬入懷中,因此,小孩僅受輕傷,正在華西醫院急診科救治。

  ………

  這,就是母愛;這,就是可歌可泣的偉大母愛!地震中的母愛尤其令人感動不已: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生命無疑是脆弱的;但在生死絕擇的那一刻,母愛又是頑強的。母親們總是在巨大的災難來臨之際,毫不猶豫地捨棄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給後代,這種母愛,無與倫比,令世間所有的愛都相形見絀。鄭振鐸曾經說過:“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米爾也說過:“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印度還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

  母愛萬歲!讓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能記住母親的恩德,好好地孝敬父母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