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有座城》讀後感

《水下有座城》讀後感

  《水下有座城》作者是曹文軒先生,導讀是安林武先生,他們兩個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下有座城》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下有座城》讀後感一

  有一個傳說,讓兩個孩子堅信水底下有一座城市。水下真的有一座城嗎?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秀鵲和槐子是在一次水災中認識的。那時,秀鵲和爸爸遇到危險,槐子和大伯救了他們。他們四個人到了陸地上生活,建立了真摯、慷慨、無私的友情。

  人們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秀鵲爸爸成為有錢人後,給槐子家一千元,所以槐子家欠了秀鵲爸爸一千元。她爸爸讓秀鵲去討債,文章中秀鵲行為讓我感動,因為她沒有要錢,因為他深深知道,一千元與槐子家對自己家的救命之恩是無法相比的。

  秀鵲的父親為了錢,忘記了曾經的友誼與槐子家對自己的大恩。

  讀了這篇文章,最值得讚美的是秀鵲,我要向她一樣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水下有座城》讀後感二

  “水下有座城……”每當槐子告訴秀鵑這句話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發笑。卻不知為什麼,心中竟有些隱隱妒忌他們。許是因為他們的單純吧,不管發生什麼事,他們總是堅持心中的善良。不論時光流逝,不論人心險惡,他們總是用最美好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說起秀鵲和槐子的相遇,可是兇險萬分。秀鵲和父親靜靜地等待死亡的降臨。就在這時,一艘船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得救了。

  到了岸上,秀鵲的父親用自己的精明獲得許多錢財。於是,他隨手給槐子的父親一千元,讓他創業,可這不幸的男人卻一次又一次失敗了。就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爸爸卻要求秀鵲向他要回一千元。當秀鵲來到大伯家門前看到張憔悴的臉時,秀鵲脫口而出的是:“我爸說,您要再提錢的事,就等於罵他呢!”

  說完,她就頭也不回地跑了,這一走,就成了永別。回到家後秀鵲告訴爸爸,那一千元被他丟了……

  後來,放鴨的老人,給了秀鵲一千元,告訴她,那是大伯留下的。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的唯有意味深長的暢想……

  水下真的有座城嗎?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座童心的水晶城。那微小的城努力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他們稚嫩的心,還未經過風雨的洗塵。他們天真的把一切的一切都向最美好的方面想,“你槐子哥說,若找不到那座城,他也就不回來了。”每每想起槐子說的話,心不知道為什麼就一陣陣的痛。那個少年不論遇到了多少不幸,卻依舊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那小小的童心,它好似一顆種子,即使是身在黑暗的泥土中,也要為外面溫暖明亮的光而努力著。

  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太舒服,所以他們應該努力取得好成績,這樣才對得起他們安逸的住所。然而,又有誰問過我們:是想要這種如同關在鳥籠裡,成為行屍走肉的生活呢,還是想要那種雖然經濟情況不太好,卻可以在田野下盡情的奔跑,親近大自然的生活?

  我曾經讀到過一句話:“能關在籠子裡的只能是金絲雀;如果把大雁關在籠中,它遲早是要死的。”我們每天被逼迫上許多許多輔導班,不就如同死在籠子中的大雁嗎?只不過死的是童心和創造力罷了。

  是,我承認。我們的確是要上一些興趣班來提高學習好思維能力,不過區別在於:是以量為標準,還是以興趣為前提的。我也承認,有時候我們是要呆在家裡一下,來收一收玩野的心。但這也是適當而已,而不是一直把我們關在家裡,折斷飛行的翅膀。

  還記得曹文軒叔叔這樣寫那座城:“那城裡有很多花園,一片接一片。街是用紅油油的檀香木鋪的,沒有一點灰塵……馬拉的馬車是金子做的,連馬蹄都是金的……到了晚上,一街的人們就在街上散步,聽各種各樣的房子裡傳出來的樂聲……”

  水下真的有這樣一座城嗎?

  哦,不。

  是……

  你的心中有這樣一座城嗎?

  《水下有座城》讀後感三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水下有座城》,我非常喜歡讀它。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一共講了七個故事。分別是:《流淚的蝴蝶》、《皮卡、皮卡》、《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蘆花鞋》、《大號手,小號手》《水下有座城》、《田螺》。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蘆花鞋》這個故事。故事講了一個叫青銅的啞巴男孩為了讓妹妹葵花讀書,自己放棄了讀書的機會,在家放牛,並接送妹妹上學放學。一天,照相館的一個人來學校照相,同學們都很想照相,葵花也很想照相,但她沒有和父母說。因為她知道家裡沒錢給她去照相。當同學們都在高興地照相時,葵花的眼裡含著淚水,默默走到無人的.角落裡,直到照相結束才回到教室裡來。爸爸、媽媽、奶奶知道了都覺得因為家裡的貧困,委屈了孩子們,想要積攢一些錢,一分一分地積攢。他們顯得很有耐心而有韌性。一天又一天,時間飛逝。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這裡的人常常穿不起棉鞋,而穿一種蘆花鞋。蘆花鞋的製作工序是:先將上好的蘆花采回來,然後將它們均勻地搓進草繩裡,再編織成鞋。鞋很厚實,像只暖和的鳥窩。青銅一邊放牛,一邊採集著蘆花。因為青銅一家決定在今年冬閒時,全家一起動手要編一百雙蘆花鞋,然後讓青銅揹著到油麻地鎮上去賣。這是家裡很重要的一筆收入,想到這筆收入一家人都很興奮。青銅用木榔頭棰稻草、奶奶搓繩、葵花將繩子繞成團、爸爸編男鞋、媽媽編女鞋,共同努力編出一百零一雙好看的蘆花鞋。青銅天天揹著十幾雙蘆花鞋到油麻鎮上去賣。因為他是啞巴,又因為下雪,他賣鞋很辛苦,但是到最後連父母為他編的一雙蘆花鞋也被他賣了。買鞋的人想多付他錢,但青銅只收了他該收的錢。他光著腳跑回家,他的一雙腳被雪擦得乾乾淨淨,但也凍得通紅通紅……

  讀了《蘆花鞋》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青銅故意在抽籤決定誰去上學時作了手腳,目的是讓妹妹去讀書;青銅採蘆花和冒著大雪去賣鞋都是為了妹妹。我被青銅和葵花兄妹倆堅強、樂觀,互相愛護,互相關心,甘願奉獻,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爸爸、媽媽、奶奶做鞋,讓青銅去鎮上賣,一家人一起努力攢錢,讓我看到青銅一家面對苦難時堅強、樂觀、團結、不斷戰勝困難的精神。更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財富,用勞動創造美好的家園!以前的我一直都很驕傲任性,但以後會努力改變的。我們家也要像青銅家一樣團結友愛、互相尊重,各司其職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掙錢養家;我也要努力學習知識,做一個優秀的學生,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