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詩詞中常用的藝術手法例說

關於古代詩詞中常用的藝術手法例說

  語文高考古詩詞的閱讀鑑賞題從一卷移到二卷,變客觀題型為主觀題型,答題的難度顯然有所提高。鑑賞中有關表現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對題目中的解說進行正誤判斷,熱現在則要求考生作出分析,並作簡要的闡述。這就要求考生對常見的古典詩詞的表現手法有更好的瞭解和掌握,下面就結合具體的古典詩詞簡要介紹一些常見的表現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透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物件。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

  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2、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淒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3、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象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

  4、用典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比喻和象徵

  比喻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如唐代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巧借新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滿希望的心理,寫自己應試前緊張而又希望得到賞識的心態。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早春新葉萌發,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徵。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鵬、天馬、雄劍及高山大河,來寄託他的理想,象徵他的才能;喜歡選取高潔美好的事物如明月、鳳凰、松柏、美人等,來象徵報的人品節操;又常選取遭摧殘、受拘羈的人物事件來比喻他的經歷和處境。

  6、誇張

  誇張即故意地對事物進行誇大或縮小的描寫,藉以表達詩人異乎尋常的情感。合理的誇張雖不符合事理,卻符合情理。在浪漫主義詩歌中,誇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李白《俠客行》)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輕言託朋友,面對九凝峰。”(李白《箜篌謠》)用山峰來誇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

  古詩詞中還常用對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雙關、比擬等用法,特點、作用類似於一般文章中運用的辭格,此不再贅述。另外,古詩中常見的一些“藝術辯證”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時,常把遠與近、動與靜、聲與色、實與虛等相結合,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