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和時間賽跑》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和時間賽跑》的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臺灣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筆下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的文章。

  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本文寓意深刻,我是透過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來學習本文,先讓孩子們找出時間流逝的句子,邊讀邊畫邊思考是哪一句的哪一個詞語表現了時光易逝。再找出作者是如何跟時間賽跑的,先自主學習,再交流討論。總結來說,本文有以下幾點:

  一、“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層層深入。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先讀爸爸的這句話,初步感悟。看看爸爸是怎麼理解的:昨天永遠變成昨天,爸爸永遠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親身體驗,感受就不會那麼深刻。所以我覺得爸爸像是給我說了一個謎。此時再次引導回讀這句話,從外祖母的去世感受時間的無情流逝,體會“可怕”的心情,進一步體會爸爸的話。最後引讀6-7段,結合“我”的生活體驗,從“太陽落山,小鳥飛翔”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身邊哪些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回不來了,第三次深刻領會爸爸話裡的意味深長。從而也明白了“我”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

  二、“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又一個重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文中寫了作者和時間賽跑的哪幾件事?從中體會為什麼“著急、悲傷”,又為什麼“高興、快樂”呢?指導學生在體驗到時間的珍貴和與時間賽跑的快樂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明白,生活中無時不刻可以和時間賽跑。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句子。

  此時,我請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例項來理解這個問題。在學生髮言過程中及時引導,使學生明白珍惜時間,不因自己碌碌無為而後悔終生。再結合作者的經歷感悟這句話:“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透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語文教學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對於一個教師來說,一節課的結束往往是自己教學理念完善的開始。

  教師只有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得提升,使自己不斷獲得潤色和磨練。反思我的教學,有幾處較為惋惜,不足之處特記錄如下: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

  我雖然出示了很多重點的句子引導學生學習,但教法過於老套,隨著探究問題、理解內容的深入,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發現問題時讀,理解內容時讀,體會情感時讀。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讀出“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讀出“我”體驗時間流逝的哀愁,讀出“我”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透過這些豐富多采,個性鮮明的朗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

  2、“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要求還是停留在理論上,這要求教師不僅備教材,更要認真備學生。對於偏離預設的問題,該怎樣靈活的應對,這就考驗了為師者駕馭課堂的能力。切合學生生活,例如一分鐘可以做多少口算題卡,一分鐘可以寫多少個字,讓學生可以更直觀的認識一分一秒的重要性。

  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時間賽跑就是在相同的時間裡做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才會取得成功,而不是提高了速度就是和時間賽跑。

  3、關注學生做得不夠。在實際教學中,自己的評價語言還顯單調。很欣賞於永正老師的那句:“每次講課,我都為學生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學會讚美學生,可是一門藝術。這也是以後要努力的一點。

  透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語文教學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來理解教材.做到課內外結合。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語文的氣息。學生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教材的。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拘泥於教材,不能只為了教教材而教。兵無常勢,教無定法。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老師多年的教學功底分不開的。我也要抓緊時間,和時間賽跑,爭取更大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