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

二年級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

  《猴子種果樹》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寫一隻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形象,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因此我制定的第一課時目標是:1.學會本課的生字、農諺,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

  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而文字就是識字寫字的載體,所以面對低年級童話故事教學,我們首先要把識字寫字作為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將識字貫穿在課文中。透過記憶字形,記憶口訣幫助識字。例如在教學“拔”時,透過析形編口訣,以及換偏旁,幫助學生牢記生字。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將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幫助孩子理解,例如教學“農諺”時,我讓孩子們自己去課文中找,自己總結經驗理解“農諺”的意思,完成了我的第一個教學目標。

  我根據課文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後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要以扶為主,提出問題:猴子一開始天天給梨樹澆水、施肥,可是後來居然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是什麼原因呢?讓孩子們產生閱讀期待,自己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學時我還抓住動物的特點讓孩子們練習讀出不同的語氣,懂得做事要有主見、有耐心。以導“說”、導“讀”、導“疑”的過程來讓學生學習本文。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烏鴉的擔心,猴子急於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情態。

  反思這節課的問題,我覺得在朗讀指導上還有所欠缺,沒有充分讓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另外在指導孩子讀出烏鴉和猴子的不同語氣時,我沒有做到範讀的指導,也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在以後的課堂上如何真正的做到以生為本,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朗讀評價也要有層次,有目的,評價要精準,在本節課上讓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時間還不夠,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待於訓練和提升。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上能落實這一自主學習的目標,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學有所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