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

  11月3日,我在金城鎮中心小學六(1)班執教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小草和大樹》。課後,工作室全體成員,集中評課。執教此課,主要目的是想提供一個課例,組織工作室成員評議,使大家在評議中展現各自的語文教學思想、課堂藝術觀點,以便使這一嶄新的團隊,在相互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增加相互瞭解,增進對“書香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理解。

  課後,自我反思如下:六(1)班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文,已養成習慣。自主學習效果較好,課文朗讀、字詞學習,基本達成教學目標。課堂上,經過思辨和論,學生對本文“小草”、“大樹”的內涵理解準確,對“小草”和“大樹”的內在聯絡的認識有了深化。在此基礎上,讀寫結合的滲透,有所實現。然而,該班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尚存形式化的刻板傾向,尤其表現於開卷之後,抓主要內容、抓要點的意識不清晰,方法不嫻熟,以致於降低了對文字內涵理解的深度,淡漠了對作者謀篇佈局之匠心的體悟。因此,教案設計雖然試圖抓住課文的核心問題披文入境,解讀文字,體悟內涵,展開語言訓練,但是,由於“預設”離開了學生的實際,還是沒能產生“靈動”的實效。此課,對“書香課程”思想指導下的文字解讀、簡約處理教材等方面有獨到之處,但至少相對於六(1)班學生目前的實際水平,要求之高還是過於理想化了。

  評課時,大家從教材處理、教學環節設計、語言文字訓練、教者課堂表現等多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展開了討論。雖然大家初次“碰撞”,出言滿含“禮貌”的謹慎,但大家交流的坦誠,對教學的較真仍然表露無遺。由此可見,工作室成員個個後勁十足,大有發展的希望。但是,有一點值得重視和深思:大家的評議,基本建立在學生當前閱讀量有限的閱讀水平狀態,對學生大量閱讀之後,語言文字水平可能呈現的靈動狀態缺乏足夠的認識。為此,將來的研討,有兩個重點工作急待上馬:開展“書香課程”的理論研修;儘快在各自班級開展實質性的大量閱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