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14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長大了,從各方面來說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我心裡充滿了高興和信心。這個學期,我要教孩子們學拼音了。既要會讀,還要會寫。

  開始時,孩子們的學習勁頭還很足,一會兒讀兒歌,認識每個拼音了。而在教寫拼音時那就難於上青天了。有的孩子,一教就會,有的幼兒我握著他的手怎麼也寫不好,出現了許多錯誤,不是大了就是寫小了,一節課下來我累得腰痠背疼,又得孩子還有點不願學了,我心急如焚。下班時,我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如何教孩子們寫好拼音字母。

  有經驗的老師教我先畫好四線格,分為上中下三格,佔中格的字母要寫的飽滿,上下格要空一點,有頭占上格,有尾佔下格,分清字母佔的位置,按一定順序才能將拼音字母寶寶寫規範。

  我按照她的方法去教孩子們寫,效果比上節課好多了,孩子們學的輕鬆快樂。透過教寫拼音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容易寫的字,孩子們不一定會寫,不要過高的估量孩子的能力,教學上遇到了問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才能把教學做得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

  這節課時健康教育活動,本節課主要是為了使幼兒在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並知道日常生活中英注意安全標誌。同時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上課開始時,我以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冰記錄下來,接著拿出之前所準備好的圖片展示給幼兒,例如:交通紅綠燈、小心觸電、綠色食品、施工重地等標誌。

  透過閱讀圖畫,提問幼兒在哪裡見過這種標誌,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有這標誌,加入這個地方沒有這個標誌會發生呢個什麼事。然後,師生共同做一個小遊戲,我出示一個標誌,讓幼兒迅速說出它出現哪裡,是什麼意思。透過這種方法,讓幼兒熟知安全標誌的圖形與作用,讓幼兒能夠增強安全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經過這節課,我和幼兒都有所收穫。我覺得本節課設計合理,但不足之處是,沒有掌握好幼兒情緒的變化,沒有讓幼兒知道安全意識要從身邊開始。還有就是活動時間過短。以上的不足之處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應注意並改正的問題,如今以後我會虛心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

  幼兒園大班數學《誰會滾動》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球體,二是圓柱體。

  據此,我安排了兩次活動分別對這兩部分內容進行了學習,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的非常活躍。

  現將第一部分的活動過程及活動效果做些簡要分析。在《認識球體》活動中,首先給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幣、光碟、小圓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後讓每個幼兒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讓他們知道球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的。

  再次讓每個幼兒用手中的球體分別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滾動,用硬幣、光碟或小圓卡也分別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滾動。

  通過幾次操作活動後,孩子們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滾動,而平面的圓則不能。

  這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了起來。

  但由於少數幼兒貪玩,不能按要求操作,我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著急,導致這些幼兒對於球體的特徵不夠明確。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在數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後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4

  在這次閱讀活動中,我發現了我班孩子閱讀的盲目性大,幼兒常常會把一本圖書開啟,忽然又翻到書的後面,一會兒又忽然一下翻回書的前面。因此,我採取“師生共讀”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閱讀圖書。我和孩子一起翻閱圖書,邊翻看圖書邊提問講故事,我講一頁,幼兒翻看一頁,讓幼兒直接感受畫面與故事之間的聯絡。

  閱讀的時候,小班幼兒的思維往往受行動的影響,往往是邊做邊想或者是先做後想。在閱讀故事《誰的主意好》的時候,我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合理想象,說出怎樣才能知道小兔在不在家。緊接著我透過提問:“那我們來看看故事裡的小動物想了哪些辦法”,這時候,又再一次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觀察下一個畫面。

  注意力不穩定,觀察的目的性差。關於這個特點,我在教學中,透過情景體驗的方法,讓孩子扮演故事《誰的主意好》中的角色,學說故事中小動物說話,在模仿動物說話中,讓幼兒說說:“你們覺得誰的主意好”,透過模仿和思考,讓幼兒知道“為什麼小雞的做法好,小貓、小羊、小鴨的做法不好呢”。在這裡,主要是對小動物的做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讓孩子明白,使勁捶門不禮貌,用勁踢門會把門踢壞,放開喉嚨大聲喊不僅喊壞嗓子還會太吵。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5

  課前對教材進行了認真分析,《葉子》這首詩歌的意境很美,表現了四季變化和葉子的關係,兒歌中的比喻幼兒是否理解?我想如何幫助幼兒理解兒歌是教學的重點,在此基礎上幼兒才能用自己的經驗想象並仿編出新的詩句。

  在課堂上我透過朗誦兒歌《葉子》,先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然後逐句的提問,先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再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詩句,如春天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為什麼說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為什麼說夏天的葉子像樂譜?為什麼說秋天的葉子是卡片?冬天的葉子是棉被嗎?除了小草,還會有誰在葉子底下睡覺呢?我自然地過度到引導幼兒仿編詩歌最後一句環節,幼兒積極舉手發言,調動了幼兒對詩歌的興趣。最後,我教幼兒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以不同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如男孩、女孩朗誦;將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朗誦春、夏、秋、冬的詩句,合作朗誦等。

  課後,我會將圖書投放到語言區,繼續引導幼兒想象並仿編出新的詩句,老師加以記錄,讓小朋友相互交流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6

  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能學國畫了。五歲左右的孩子,從生理角度講,腦對手的控制力大大增強,達到了靈活運用筆的要求;從心理角度說,此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有想摸一摸、看一看、試一試的慾望,國畫具有線條變化多端、墨色豐富多彩、水墨滲化奇妙無窮、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的特點,恰能夠滿足孩子這樣的心理需要。當然對孩子進行國畫教學,必須先選擇通俗易懂、簡練易學的內容作為教材。孩子大都喜歡畫小動物和色彩鮮豔的果蔬、花卉,學畫可由此入手。

  學國畫主要不是學繪畫,而是教孩子學習認知方法、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比如在繪畫過程中,墨、毛筆、宣紙、水四者之間的關係,是有生命聯絡的。墨的多少會影響畫的乾溼效果,水分的多少會出現濃淡效果,毛筆的輕重會影響線條的粗細效果。所有畫的效果在宣紙上出來後又會被宣紙的浸潤效果轉化成另一種筆墨效果。這幾者之間的這種生命關係與人的日常行為、處事方法息息相關,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7

  數學活動《打扮新年樹》該活動我準備了一棵實物新年樹,和許多禮物掛件,這樣的情景創設著實讓孩子們激動了一回。如此,孩子們在按數取物的環節,無論是操作者還是關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確率也是比較高的。然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細節了。看到孩子們在第一環節中的出色表現,想必孩子們是牢牢掌握了6以內數量的數物對應關係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將人手一份的“新年樹”操作材料投入集體操作活動,難點就是在每棵新年樹的樹幹上寫上了不同的數字,讓孩子們根據新年樹上的數字畫上自己喜歡的禮物數量。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有些孩子畫著畫著,就忘記了先前的任務,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以圖畫為樂趣,禮物畫得細緻精美,但是數量卻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數量。我想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時間不長,畫禮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動展開,調整為貼禮物的環節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擾,從而真正為操作實效服務。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8

  故事講的是情節內容,講好了叫動聽,講不好成了枯燥無趣。講故事說容易,但講起來也真不是太容易,為了讓孩子聽懂,老師就得做出全方位的準備,讓故事課變得多彩。

  今天上的故事課,我沒設太難的學習目標,主要就是想讓幼兒去感受故事,讓幼兒喜歡聽故事,愛聽故事,對故事產生興趣。幼兒的想法簡單,故事的內容也會誤導孩子,在選故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故事,教學材料的選用要慎重,為了孩子的健康教育。引入為了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寶寶的,在最後我也強調故事講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讓我們能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在教學中我也發現,故事的影響力還是有的,不管什麼故事都會帶有影響,像狐狸在孩子的心中就是留下了影響,提出來都會說狐狸壞,在講故事的這段時間,孩子們友愛溜號的,所以要及時調整故事的生動,把幼兒吸引回來,在備課中和實踐中真是有不同,會在實踐中發現錯誤,發現的時候要及時改正,努力讓教學變得更完美,在下次教學時要注意,以上是我對本課的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9

  區域活動中,琪琪和雙雙兩個小朋友在畫畫。琪琪受了範例的啟發,她的畫面上出現了許多大樹。有的樹枝上長出了嫩嫩的小樹葉,有的樹葉是大片大片的。她一邊畫一邊告訴身邊的同伴:“我的大樹穿上綠衣服了,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寶寶。”雙雙受到了同伴的感染也開始在自己的畫面上添上大樹和小樹。活動結束時,兩個孩子的作品基本成型。如果再配上兒歌,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孩子來嘗試畫一畫的。帶著這個想法,我在交流分享的時候,請孩子們一起來根據畫面來編兒歌。“大樹是媽媽,小樹是寶寶。媽媽愛寶寶,寶寶笑哈哈。”在老師和孩子們的一起努力下,一首好聽的兒歌、一幅美麗的作品呈現出來了。

  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學習增加了教師與幼兒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運用觀察和分析的方法引導幼兒正確認識物體形象,形成鮮明表象,創編形象的兒歌匯入學習,為動手繪畫提供豐富感性知識。根據繪畫內容合理創遍兒歌,能夠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大膽地作畫,形象的語言能調動幼兒極大的學習興趣。對幼兒創造潛能的開發具有積極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0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能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該活動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分東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數的分合關係;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了記錄方法並內化數的分合知識:在幫玩具找家人時運用已有經驗解決了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悅。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透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動中教師提供玩具讓幼兒操作,同時透過猜拳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猜拳結果的不確定性使活動過程充滿挑戰,幼兒躍躍欲試;猜拳過程需要兩人的磨合,能鍛鍊幼兒的交往能力與合作能力。

  幼兒只有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中,才能逐漸體驗到數學的意義。幼兒只有在不斷接受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信心,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幫玩具找家人”的遊戲任務是讓幼兒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當教師問及怎樣才能知道氣球中的秘密時。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經驗完成了任務,滿足感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玩具的活動遠沒有結束,教師可以在節日裡提供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讓幼兒分類、數數,嘗試按一定的規律擺放玩具,統計不同特徵和種類的玩具,並進行各種有趣的遊戲。總之,教師應努力讓數學教育迴歸幼兒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核心,將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機整合在一起,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相關經驗,並逐步提高思維能力,感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1

  《慌慌張張的莎莎》的目標是透過故事讓幼兒認識每天早晨起床慌慌張張、做事丟三落四、上學遲到的莎莎,從中明白做事要有條理,就不會慌亂的道理。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亂放物品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透過故事引導幼兒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小學階段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

  在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之際,為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進行本次活動,旨在透過故事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引導幼兒從中領悟正確的行為要求——做事有條理才能快又好。

  首先結合圖片講述故事一遍,然後我透過提問讓孩子先回答再討論。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說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該做什麼,而莎莎又是怎麼做的?莎莎的書包應該什麼時候整理?等一些問題的呈現,幼兒兒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透過一系列的說理之後,再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因為前面有了很好的鋪墊,還沒等老師說,幼兒已經能夠說出故事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最後小結:每天睡覺前應該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後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老師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鼓勵幼兒做事要有條理,當天要用的物品提前準備好,並知道今後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2

  該歌曲是一首傳統的三拍子的歌曲,穩定的、冗長的節奏,相似的兩段式內容。這樣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兒審美疲勞,因此,活動前我熟悉了教案後,決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兒歌唱活動的興趣。

  一、利用圖譜,解決理解、記憶歌詞難。

  只有讓幼兒新舊經驗搭起支架,幼兒學習才能真正進入“最適宜狀態”。歌唱活動中,歌詞的理解記憶常會稱為歌唱的絆腳石,而用圖譜是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動前我精心製作了6張圖譜卡,在擺放時還動了些腦筋,兩段歌詞中頭尾兩句共用一對圖卡,學習時讓幼兒來擺放,“怎樣擺放讓大家能看出兩段歌詞,而它們頭尾兩句是相同的?”經過幾次實踐活動,幼兒才達成共識,雖然這是個小細節,但培養了幼兒認真思考的能力。

  二、營造愉快的傾聽氛圍。

  我想,歌唱教學也是藝術活動的一種。而藝術活動中讓幼兒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樂作為首要目標。活動中,我積極創設歌唱教學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美麗的雪景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樂。漸漸得孩子們回憶起去年玩雪的快樂,笑容浮上臉夾。我趁熱打鐵,充滿感情地範唱。邊唱邊觀察孩子們,我發現幼兒的眼神也在微笑,他們自主地跟著我一起輕聲哼唱起來。一曲唱罷,活動室裡非常安靜,大家都相視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體驗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說,活動的重難點已經化解,帶著感情,帶著快樂,我帶領孩子們學唱,我又利用強弱符號對比,引導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強烈和輕聲或者延長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聲有色。我很輕鬆,幼兒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3

  《拉拉勾》這首歌曲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歌曲表現的內容非常有趣,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全曲分為前後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於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

  活動前,我預設了一個故事情節,兩個幼兒生氣了:“你們猜猜,他們倆為什麼會生氣啊?”小朋友都積極踴躍地回答。“我覺得是他們倆吵架了。”

  “我覺得是他們倆在搶玩具。”“我覺得是他們生氣了。”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些情景表演,最後我還和小朋友一起做表演。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我突然聽到小朋友說:“老師我也要表演。”我順著小朋友的話:“好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做表演。”於是,我和孩子就互換角色演唱這首歌。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啟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著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動腦筋,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的生成,經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導、回應幼兒創編的多樣性和積極性。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活動,尤其是老師創新的表演、做動作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就非常高。

  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活動中對幼兒的引導可以再放開些,該給予幼兒充分表達想象的機會,老師講述的內容太多,感覺在整個過程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但孩子的主體性體現的不明顯,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這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4

  這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歌曲,休止和連音是學習的重點。因為是第一教時的活動,所以試圖在孩子熟悉三拍子節奏的基礎上運用視、聽、唱、演等多種通道的形式來感受,理解、表達音樂。

  在活動過程中透過引導幼兒傾聽音樂的停頓與連貫,從而在歌聲中自然流露,突破重點;同時教師還設想以自己的熱情來渲染音樂的氛圍,激發幼兒讚美小鳥的情感。活動第一環節以練聲的形式作為匯入,老師本身目的是運用歌曲中的主旋律作為練聲曲,幫助幼兒熟悉旋律。但在今天的活動場景中可能選用孩子已學習過的歌曲進行練聲、複習,能夠幫助孩子達到一個情緒上的適應過程,也就是我們教學中所說的暖場。三拍子的節奏對大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已經具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在感知三拍子特徵的過程中,我可以適當讓孩子運用他們已有的經驗透過拍打自己的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達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這樣就能有助於體現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解決重難點環節過程中又會出現牢牢的抓住孩子,牽著孩子的鼻子朝自己預設的目標前進的教學行為。

  可能是自己過多的把課堂教學當成一件任務,對原素材中教育的元素考慮的太多了,自己一時還無法把這些元素如何分層次的有效地有序的讓孩子在活動中進行構建,一直會選用最為直接的告知式的方式讓孩子獲得經驗,剝奪了孩子發現、比較、判斷、思考的權力,久而久之這波孩子就會在我的引導下變成你說一我做一,你說二我就二,不會變壞,不會犯錯但同時也不會給你驚喜。

  回顧整個活動,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課堂氣氛良好,幼兒學習效果良好。是一個程式比較清楚的音樂歌唱活動。作為執教教師,應該多注意細節問題、多注重創新讓,讓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有所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