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讀後感(精選10篇)

《大學中庸》讀後感(精選1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中庸》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1

  暑假裡,我與家長共同閱讀了“羊城分級閱讀“系列的《大學中庸》這本經典讀物。

  經過與家長共同閱讀,我突然覺得讀書的確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大學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經典書籍,雖說這本書很難讀懂,但是我藉助電腦的力量覺得其中很有意思,並且也讓我領悟了許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學》部分的一個片段說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城,意城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思就是說:“透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這段說的很對,知識十分重要,知識來自於對萬物事的認識,有了知識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識的人,品行會良好;有了知識的人才會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夢想。

  透過與家長共同讀書,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微薄,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今後要廣泛閱讀,不斷理解中國文學的精髓。也讓我從讀書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別人,並從中找到了快樂。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讀了《大學中庸》這一本書,這本書是將《大學》和《中庸》兩本書合為一體,我讀後,深有感觸。

  《大學》是孔子傳下的書,是古人做學問時讀的第一本書,也可以說是古人想學習道德的入門書。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靜止不變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這本書開頭講了一個道理,中間把這個道理用各種方式講述,最後又歸回到開頭的道理。這個道理每讀一次都會讓你有新的收穫,這收穫,是讓你終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須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就必須有道德。

  道德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和“修身”開始,將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堅持、堅持不懈的,還要從思想上認識,從行動上實踐,從小事上做起。道德, 不止是表面的樣子,更是內心上的修為,也就是做到“自謙”和“慎獨”。

  《大學中庸》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會再重讀這本書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3

  看了這本經典書——《大學中庸》,我覺得這本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幾千年的人,對於以前的歷史都記憶猶新,刻骨銘心。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歷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體現人性和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

  它也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數不勝數的道理。這些道理散發開來塞滿天地四方,收攏回來又能隱藏內心深處。他所蘊涵的趣味無窮無盡,而且都是很實在的學問,對於我們終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這些道理深深地影響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則,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學……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學。

  像感恩,做人一定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溫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今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小學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臺。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像勤學,如果我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和大學問家匡衡,他們為了勤學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時極愛讀書,白天在田間忙於助大人農作,日落始返家,欲讀書卻苦於家中無燈,後來忽發妙想,原來,鄰家點燈的那間房與他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鑿了個小孔,藉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讀書,讀完了不少書。

  後來,匡衡成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對於《詩經》一書,在當時的見解無人能出其右。漢元帝時,他的學問極為當朝賞識,所上之書屢被採用。他的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學界千古佳話……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讀過這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希望我們讀了這本書後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4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就是朱熹所說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說的“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於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有收穫。

  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看完這部分後,聯絡實際確實是有道理的,學習和做學問都需要一個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並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慾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為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寫到這裡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學期劉明祥老師給我們放的翟鴻燊的國學經典講解影片,當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經見,正思維。原來與《大學》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處的。

  《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跟人認為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鑑,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後面跟的例項,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裡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著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為。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為“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一。朱熹對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說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於現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講的最多的是“誠”,不管對自己,對家人,對外人都要誠實,至誠的人他的人品是誠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萬物的胸襟像藍天一樣廣闊,其實現實也是這樣的。誠實應該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是與人相處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事業開始的奠基。如果沒有誠信,那麼自己對自己不誠實,就不會做到慎獨;對別人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一個企業不誠信,那麼這個企業也不會興旺。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5

  上週日犯錯被老師抓進008,其中有不少冤情不再一一解釋,因為在這裡跟生活老師就沒什麼道理可講,什麼是理?他們一直把嗓門大,我是老師當成理,如此玷汙了老師這倆字,禽獸到什麼地步可想而知,無恥到這種程度也太不容易了~~~ 話歸正傳,在008我利用多餘時間,看完從小學到高中左耳進右耳出的三本書《論語》《大學》《中庸》,首先最大的感覺是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之根,數千年來從未改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論語》《大學》《中庸》 讀後感。為什麼孔孟的儒家仁愛思想能夠流傳千年呢?普天之下老百姓佔大多數,老百姓最大的願望就是那些政治家不要打擾他們,安安心心的種地,賺點小錢,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晚年,苦點累點沒關係。可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上總有那麼幾個喜歡鬧事的,今天打打他明天敲敲你,一場戰爭下來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老百姓,這個時候孔子就出現了,他認為統治者們應該以仁以仁志國,這樣才能受到百姓的擁護,而百姓也是這樣想的,孔子的思想正是為大眾所想,所以會受到老百姓喜愛和推薦,正好西漢時期窮人出身的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獨尊儒術建議得到漢武帝支援,於是儒家的經典流傳於世,經久不衰。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政,什麼是仁,孔子認為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才是仁,當然做些的都很難,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皇帝全部都能做到了,是一個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的好皇帝,他還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嗎?

  從歷史上的規律來看,好人幾乎沒一個好下場,劉備以仁義待天下,雖有眾多民擁護,但最後仍是未統天下留終生遺憾。明皇帝朱允炆,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最後被其兄弟逼下皇位。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6

  說實話,只要和國學有關,和傳統經典文化沾邊,就覺得很高大上,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哪怕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儘管我曾經會很熟練的背誦《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很多內容。

  《大學》裡提到“親民(去除汙染而自新)”,我倒是覺得他們並不“親民(跟勞動大眾關係密切,親近民眾,接地氣)”。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四書》《五經》,也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名句,但每次讀這些經典,就像探尋一座儲量極為豐富的寶藏,好像窮其一生都未必能觸及其根本,有時更感覺自己只是看見了一棵大樹的枝枝葉葉,根本無法窺見它深埋地下的根有多廣多深!

  所以,我喜歡把我學習經典並能從中汲取能量的過程稱之為“紮根”。而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更增添了紮根的勇氣。

  本書整體架構很簡單而清晰,前言一、二分別解析了《大學》《中庸》兩本書以及自己為其註解的緣由初衷。在忠實誠意的基礎上有傳承有創新有堅守,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底蘊,精妙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兩部經典作品的偉大、美妙和神奇。

  正文由三部分組成:原文,譯文和註解,看似簡單實則精心。我想這種設計可以使適合閱讀的讀者年齡段無一不包。幼童可以素讀原文,初學者青少年可以精讀譯文,積澱頗豐的成人可以深入研讀註解,可謂老少皆宜,深淺都可。

  本書在註解的時候,可謂用心極細緻,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我的譯文即代表我的理解,沒有含糊其辭的空間;我的註解則著重於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現一貫之系統,儘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術語,由此期望古代‘大學’教育的理想再現於今日,成為我們共同尋求的學習目標與修養指南。”而對於《中庸》傅先生的評價也是極高的。“人性之偉大、美妙與神奇,至此臻於巔峰,可謂止於至善了。”

  至於譯文的準確和忠誠,註解的精妙和深廣自不必說。眾所周知,作為儒學經典,《大學》主要內容是 “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三綱領,以及實現三綱領的八個條目或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則主要集中在講“中和(中庸)之誠”,透過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三達德(智仁勇)以及九經(治理天下的九個基本方面)的敘述,統一明和誠、融合尊德性與道問學而彰顯天地之文。兩書中蘊涵著豐富的傳統價值觀表述,可以說對我們高尚人格的養成和深厚底蘊的建構提供借鑑和滋養。

  傅先生告訴我們:《大學》讓我們明白為什麼這樣說?而《中庸》是修養德行的指導和方向,是讓我們知道這樣說是為了什麼? 也就是說《大學》是為培養貴族子弟的從政素養而這樣說。《中庸》這樣說是為了實現《論語》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學》中的“止於至善”。《大學》一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如果我們把這三個說法聯絡起來,就可以發現:首先孔子為個人修養德行指出了必須到哪裡去,也就是確定了“中庸至德”這個最高目標。其次《大學》為即將從政的貴族子弟指出了必須做什麼,以實現“中庸至德”。他們必須彰顯高明的德行,必須親近愛護百姓,必須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要做到這三條,又必須做這些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外《中庸》則在對“至德”和“至善”進行具體化的基礎上,論述必須怎麼做,才能實現“至德”和“至善”。所以,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傅先生為我們解讀的兩部作品的微言大義,那麼我們的紮根之旅算是真正開始了吧。

  說實話作為一個初學者,我最初接觸《中庸》,感覺它有點亂,沒有較強的邏輯性。閱讀本書,越來越發現了《中庸》的美。它既像一篇抒情散文,又似觀點鮮明的論述文。第二十九章中“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這不是酣暢淋漓的抒寫君子的追求和情懷嗎?《中庸》表達觀點從不模稜兩可、含含糊糊,而是斬釘截鐵、明確利落。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觀點可謂至清至明。另外有人說《中庸》還有一些懸疑小說的引人入勝。比如第一章講了“中”和“和”,卻沒有講“庸”。也許“庸”就是留在“中”與“和”之間的一個懸念。如果不能真正深深紮根下去,這些玄妙可謂深奧。

  經典,就是傳承千年而不衰的精粹,是埋藏千年值得我們一再探尋的寶藏,是我們必須深深紮下去的根。

  紮根不僅僅是一棵參天大樹的目標,也是每一棵花每一株小草的夢想,也是我們為了讓自己更美好,為了讓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就像宋鴿老師推薦閱讀的《當務之急是“啃”讀一本墊底的書》我想,所謂“墊底”的書就應該是像《大學》《中庸》一類的書吧。

  因為《大學》《中庸》之美,“四書”“五經”之妙,中華傳統經典之博大,都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都是我們修養自身,振興中華之根!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7

  在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說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裡因為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後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紮實,對於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溫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路小遊戲,卻沒有精力閱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於是,年華枉度,空餘嗟嘆。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於複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峰老師和煙臺李霞老師對於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閱讀其他敘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溫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閱讀積累、文字修養與文化底蘊有著很大關聯。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並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藉口拖延與狡辯,那就逼著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註解對於我來說,也很艱澀。他旁徵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註》等經典著作來進行註解。對於學識淺薄的我來說,每一章節埋頭反覆閱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覆誦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為“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其根基在於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於教師來說,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於教師來說,“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麼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為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而忽略孩子一生髮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不做兢兢業業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係,是追尋現實世界裡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釐清以上問題並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嚮往之”的教育,我們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為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於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說對經典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裡,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於心底的對於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著我嘗試去開啟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裡開啟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8

  一. 德為人之本

  (一)立德樹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現為善的行為。文中指出“大學”一詞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機構,負責按照成為政治領袖所應具備的條件教導王公貴族的子弟。德為人之本,不管是上級的統治者還是下級的臣民都應該有德有能。“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君子賢明是國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們作為教師,一學期期末會評出“三好學生”,而“三好學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管學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遠排在第一位。因為有德的學生,即使才華稍遜一點,也不會給家庭和國家帶來什麼災難。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極高的學生,他無德,無底線,無做人的根本,那麼他會不會做危害國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確定的。

  “人無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話,教師是傳道、授業之人,特殊的職業對職業道德要求更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愛國守法、愛崗經驗、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為師德的行為規範。

  (二)修身養性

  今天讀《大學》,焦點在於“修身”。“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養言行。言行是表現於外者,其基礎則在於內心的修煉。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

  讀到“修身”這一章節,我想到自己的老師曾經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在餐桌上,有一個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裡的湯灑到了餐桌上,你裝作沒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這種表現就是有修養的表現。是啊!也許面對別人的出糗,我們能表現自然,而給對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養的表現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事務,我們應該做一個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態度明確,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則,沒有絲毫怠慢。教師亦是如此,我們身上的責任更重大,我們肩負起培養下一代人才的責任。所以“身正為範,學高為師”,想讓學生有修養,為師的就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地與時俱進,修養自身。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從文明禮儀教起。堅持下去,和學生們一同進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學生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青年。

  二. 中庸之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說君子在任何時機都合乎中的標準。我覺得中庸之道和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和諧”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中庸之道“不是模稜兩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這個中庸之道,不是空談,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只要我們離開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麻煩和煩惱。比如現在人喜歡熬夜,那就違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會生病,熬壞身體;對森林亂砍亂伐,就會破壞自然環境,導致沙塵暴、泥石流,也是違反中庸之道;我們現在人的慾望無窮大,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吃著碗裡還要看著鍋裡,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給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煩惱,這都是因為違反了中庸之道。

  讀《大學》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養性。規範自己的家庭,修養自己的言行。讀《中庸》希望透過我們修學,擺脫迷惑,返本歸元,真正明瞭人生的真相,做一個覺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個能夠遵循天道規律的人,那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9

  讓人很難理解,幾千年前古人總結的經驗,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擲地有聲、經典至極。這是我讀《大學·中庸》時的感受,而且讀的越多、理解得越深,這種感受越強烈。

  《大學·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絕大多數都能發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認同的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句中的“豫”作“預”理解,是“計劃”、“準備”的意思。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沒有計劃好或準備好,則可能失敗。”

  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上個星期五的朗誦比賽,我們班又拿了一個一等獎。這個一等獎也是來之不易的。老師一接到通知,就搶先進行了計劃和選題,接著就組織我們進行練習,開始的那幾天,我們除了在學校練習之外,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天回家練習朗讀,實際上,這就是在作充分的準備。離比賽還有兩天的時候,老師每天又抽一、兩節課給我們排練,此時,她專門注意糾正我們的舞臺效果。正式比賽的時候,我們全體同學無論是字正腔圓,還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別的班要好。現在來看,如果不是老師搶先計劃並組織我們充分準備,我們就很難拿這個一等獎啦。

  事先沒有計劃和準備的事,我做得多了,當然也就嚐到了很多次失敗的滋味。比如有一個星期天下午,我記得我還有一個辦手抄報的作業沒有做,於是,我急著做手抄報。當我找a4紙的時候才發現紙沒有了,爸爸便馬上給我買回來。這時,我又發現,我不知道畫什麼畫、寫什麼內容,好不容易畫好之後,又發現彩筆掉在學校啦,於是爸爸又去給買彩筆。前後折騰了四、五個小時,才把辦了一張質量很差的手抄報。後來想,如果我事先準備好材料,並事先設計好手抄報的版式和內容,我想,這張手抄報不僅質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時間也少得多。

  現在,我時常在做事和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起“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一重要的做事準則。

  《大學中庸》讀後感 篇10

  成人之道,中和之道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大學 中庸》讀後感

  “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新民,在止於至善。”所謂“大學”,實質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讀《導讀》,吸《大學》《中庸》之醍醐。

  初讀《大學》部分,真有振聾發聵之感。再讀《大學》,真有朝聞道、夕死可乎的清爽。《大學》緣何受到2000年來的學者、統治者、士人的推崇。據我臆測,就在於大學簡潔明瞭的解決了人生三個重要問題:天地生人的意義;如何去實現天地賦予個體的使命;個人與天下的關係。

  大學是怎麼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呢?首先,開宗明義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義在於“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接著,指出實現的方法是“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後,個人與天下的關係則是“一家仁,則一國興仁;一家讓,則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大學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為人處事的標杆,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讀書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誡讀書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須時時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學習,謹守品行。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獨”,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則應當人前人後一個樣。獨處時最能反應一個人的德行。“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廣博的知識、深厚的閱歷,更需要有一顆正直無私的心。心正才能摒棄個人好惡、世俗偏見,正確的去判斷。“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懷如大海,納萬物而波瀾不驚;如宇宙,日月星辰執行其間,而靜默不語。人有才,惜之、愛之、舉薦之、助之。社會有此伯樂,則中華幸甚。“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也。”共產主義的模式,大同社會的標準。

  “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讀《中庸》部分,頓悟“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事實上,方枘圓鑿並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中庸之道,修己治人,內聖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誠”是中庸的基礎。“中和”與“至誠”協調,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輕狂,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對待一切,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會一昧悲觀,也不會盲目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對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計較平常得失榮辱。我們或許做不成大事業,只能從平凡的實在中討生活。可是隻要把這些實在的小事做好,於實在中獲得小小的樂趣,又何嘗不是《中庸》給現在的我們帶來的一些思考呢?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願天下之士,從《導讀》中取《大學》《中庸》之精華,以《大學》《中庸》之道自勉,並用自己的行動努力追求《大學》《中庸》之道,達到“和諧”的境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