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爛書偷走了多少生命美文

你被爛書偷走了多少生命美文

  吹風

  之前,有書君給大家講了很多世界名著裡的故事,也說到了,它們都是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這有的朋友可就不樂意了啊,說:哎呀,這事不就發生在現在麼?現在的社會也是這樣啊!!

  沒錯,文學作品雖然是反應作者所處時代的情景,但它真真實實反應的卻是人性,千百年來,只有人性是很難改變的,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為造成的種種社會現實。

  長大後的我們或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我們在接觸文學的時間要早於接觸現實,小時候在課本里讀不懂文學作品中的含義,而長大了呢?又為了現實不得不放棄對文學的學習,所以很多青年人在進入社會之後,常常感到不愉快,對很多事情難以釋懷。

  讀書是必要的,但是我們的時間也很寶貴啊,所以要堅持讀好書,不讀壞書,今天有書君就帶來一本比較特別的作品,就是叔本華的《孤獨讀書術》。

  叔本華很多人都知道,是有名的哲學家,在讀書上也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

  “優秀的作品需要接受人類判斷力的評定,而這種判斷力卻是大多數人不具備的,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辨別精華和糟粕,感覺不到平凡大眾和英才俊傑之間的極大差距,才會產生:偉大人物命中註定只有在死後才為人所知。”

  “真正的文學家”和“想偷走你時間的人”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複製品,它能夠透過各種各樣故事來告訴你:“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作為文學家的先決條件,就是洞悉人生和世界。

  不過諷刺的是,無論哪個時代,凡是為愚者寫作的人,都很容易獲得大量的'讀者,這話說的也是挺狠的啊。

  不過想想事實也是這樣,一些真正探討人生真相的作品,在當時確實有很多會受到詬病或是遭來罵名。

  所以無論在歷史上的哪個時代,真正優秀的作家,往往都要耐心地對抗這個最壞和最頑固的世界,甚至是最糟糕的生活。

  對應我們剛剛說到的兩種情況,在叔本華看來,作家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寫作,而另一種則是為了寫作而寫作的人,說難聽點,就是為了金錢而寫作。

  這就造成一個比較殘忍的局面,那就是真正偉大的作家,很難透過寫作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正如西班牙一句諺語所說:“榮譽和金錢,不會出現在同一個袋子裡。”

  那麼我們在選書的時候,該怎麼來辨別這兩種作家呢?這裡提到了一種方法:

  那些為了寫作而寫作的人,他們多數並不明確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觀念表達上,常常是半真半假、含糊不清的,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寫出自己根本不曾經歷的東西。

  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努力把自己模糊的意識形成一種看似具體思想。所以,當你你發現某個作者的文章,其實只是為了填滿稿紙的話,就應該立即丟棄,不要讓他成為偷走你寶貴時間的人!

  思考與讀書之間的關係

  有句話,咱們小時候都背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絕對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那樣讀書帶給你的好處,就會大打折扣。

  不管你在腦子裡裝了多少資訊,學了多少知識,如果不反覆思考,咀嚼消化,就沒有多大的價值,所以沒事的時候呢,就要多發發呆,思考思考,這就像是燒火一樣,只有不斷地扇風,才能保持火焰不熄。

  在作者看來,讀過多的書,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個人不去思考,而是一天到晚沉浸在書中,那麼他的精神彈力就會消失殆盡,就像長時間被重物壓制的彈簧一樣,總有一天,彈力會消失。

  文學是一面鏡子

  縱觀我們整個人類的內在本質,其實都已經在真正詩人的抒情詩中反映出來了。

  它們在過去、現在、未來的千千萬萬人的同樣境遇中所發現,這些境遇會喚起我們同樣的感覺,因此真正好的作品雖歷經數千年,卻仍然讓人感覺真實、有力和鮮活!

  但是,所有藝術中的價值必須有識者來欣賞它。

  平庸的人面對著它好像面對著一個自己無法開啟的魔盒一樣,或者像面對著一件自己不能演奏,只能發出斷斷續續噪聲的樂器一樣。

  一部優美的作品需要感受力敏銳的人欣賞它,而一部有思想的作品則需要一個有思想的人去閱讀它,這樣才算是真正存在而有生命。

  讀好書,不讀壞書;讀書多思考,不貪多。這就是作者叔本華給我們的讀書建議。你記住了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