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並非高枕無憂美文

老大並非高枕無憂美文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諾基亞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幾乎成為“手機”的代名詞。不過達到頂峰後,這家老牌企業慢慢走向衰落,最終被雄心勃勃的微軟公司兼併。

  多年來,諾基亞在研發領域投入巨大,一直是同類企業的很多倍。此外,它還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在全球設有12個分支機構,數以萬計的研究人員在其中工作。這些因素,奠定了諾基亞在手機市場的龍頭老大的地位。從1996年開始,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連續15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公司利潤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2000年,諾基亞設計出只有一個按鍵的觸屏智慧手機,具備收發電子郵件和玩遊戲的功能。而蘋果在7年後,才推出第一款iPhone。2003年,諾基亞的經典機型1100在全球累計銷售2億臺,即使在今天,這個銷售紀錄依然是很難被打破的.神話。

  然而,興衰成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處在巔峰時期的諾基亞公司管理層,未能制訂出遠大的發展計劃,以至於在競爭對手發起攻擊時,無法迅速作出決策。包括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是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稍有保守,就可能被追隨者趕超。由於管理層缺乏遠見和執行力,研發部門提出的建議常被束之高閣。

  其實,研發部門早就看到諾基亞產品的“死穴”。諾基亞的硬體無可挑剔,軟體方面卻是致命的短板。諾基亞產品在塞班系統上限制第三方應用軟體的開發,這是極其愚蠢的做法,但管理者本人未能意識到這點,還聽不進別人的“忠言逆耳”。很快,諾基亞在這場手機銷售大戰中落於下風。對消費者來說,智慧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還是集合各種功能的無線終端裝置。如果作業系統無法相容第三方應用軟體,消費者必定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拋棄。諾基亞逐漸日暮西山,而蘋果手機卻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培育出更多“果粉”。

  2013年9月,諾基亞最終決定放棄手機業務,以54.4億歐元的價格,將整條生產線賣給微軟。諾基亞手機,終成歷史記憶。

  同樣的命運,幾乎在IBM身上重蹈。幸好公司第二代掌門人小沃森高瞻遠矚,這才避免IBM的“高臺跳水”。

  20世紀30年代末,IBM公司一躍成為全美最大的商用機器公司。不過,公司仍面臨計算機行業的挑戰。1952年,由埃裡特和莫奇裡博士創立的雷明頓—蘭德公司,已經擁有全美最多的計算機專業人員。面對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IBM公司該採取什麼舉措?總裁老沃森還有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公司在打孔機市場佔有很大份額,也能帶來超額收益。通盤考慮後,老沃森決定按兵不動。小沃森卻提出IBM公司不能滿足商用機器市場的老大地位,應投入重金到計算機技術研發上。

  沒多久,小沃森的預言得到驗證。當時,全美正在進行人口普查,這本應是IBM公司的產品大顯身手的舞臺。調查局的官員明確告訴老沃森,IBM公司的計算器已經過時,以後政府部門不會再採購這一系列的產品。老沃森又急又惱,這才想起兒子的建議。回到公司,他立刻宣佈把開發計算機的重任交給小沃森。

  年輕有為的小沃森,對研發機構進行重大改革,任命麥克道爾為實驗室負責人,大量招聘電子技術方面的人才,並進行“國防計算機”的開發。為了打造專屬於自己的品牌特色,他花大力氣開發商用電腦,聘請馮·諾依曼擔任公司的科學顧問,研製出IBM第一臺儲存程式的計算機,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電腦。反觀此前領先一步的雷明頓—蘭德公司,到後來只能吃一些殘羹冷炙。因此,媒體戲稱美國的電腦業是“IBM和七個小矮人”。

  每個領域都有領跑人,也有一直追隨著領跑者的人。隨跑並不是一直落後,而是在後面觀察領跑人的弱點,從而後發制人。因此,“老大”並非不可撼動、高枕無憂。如果在老大的寶座上停滯不前、故步自封,再偉大的成就也會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