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本建設專案決算規範化管理論文範文

高校基本建設專案決算規範化管理論文範文

  一、高校基本建設專案賬務決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基建投資專案的可行性研究處理不當

  高校基建專案建設的可行性研究編制過於簡單,設立出發點是為了獲取專案資金,專案建設的目標定位不明確;建設方案不完善,缺乏保障性預備等,在建設中造成了資源、人力、財力等的浪費。

  (二)基本建設專案編制過程不規範

  由於沒有科學的、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立項的編制流程僅限於形式,未起到實質性作用。基本是由基建部門經過相關領導批准後即准予立項,由於基建部門負責報建估算,沒有統籌規劃、全面考慮,投資估算缺少財務部門的參與,造成專案實施和結算中出現較為嚴重的超概算等問題。江蘇省某高校計劃建設心理學實驗室,只向準核立項的機構傳送申請,並未向學校的財務機構提交資金預算等資料資料,因缺乏專業領域的數字計算和評估稽核,按原計劃建設的專案卻因建設過程中資金短缺而終止,正是編制過程不規範的後果。

  (三)基本專案的建設過程不合理,造成超概嚴重

  在高校基本建設專案中“三超”現象很普遍,所謂“三超”即概算超計劃、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根據教育部相關資料統計顯示,在某高校基建專案中,大量資料證實普遍存在超概現象,數額高達數千萬。這不僅反映了建設計劃的漏洞,還使得專案建設程序止步不前,阻礙了高校的科研發展。

  (四)基本建設專案執行過程存在偏差

  筆者統計某高校資料結果,將其工程合同與結算數對比分析,顯示實際支出大於施工合同比率均超過10%,甚至翻倍增長。計劃和實際執行合同過程中支出的偏差過大,暴露了對於基本建設資金預算支出的評估不合理。

  (五)基建專案決算長期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

  經辦人不及時報賬,造成建設成本難於歸集整理,對於後續建設資金的運用缺乏指導性;基建部門不積極辦理應收各項政府押金及保障金退回手續,使得高校基本專案建設長期佔用資金,不能形成固定資產;高校基建部門人員業務不熟練,責任感缺乏,由於不及時向上級反映問題造成惡果。

  二、高校基本建設專案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建設專案立項可行性沒有得到充分論證

  1.建設專案立項沒有結合學校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科學論證,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沒有徵求使用部門的意見,使得專案缺乏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方案設計沒有考慮價值最佳化因素,缺少成本價值觀。

  3.專案服務物件不具體。並未確立具體明確的專案服務目標客戶,缺乏目的性、系統性,沒有圍繞高校特徵對科研、教學、師生進行綜合分析。

  (二)建設專案細化預算處理不當

  一直以來大多數高校的基建財務都只能在建設過程中及建設完成後發揮作用,沒有真正參與專案的前期工作,造成專案預算管理的斷帶。

  (三)專案招標、投標的合同不規範

  據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基建部門的管理人員並非建築工程、建築造價工程專業人員,招標、投標檔案一般都是委託招標公司做,在編制招標檔案時甲方(學校)提出的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充分體現,對簽訂合同的一些陷阱尚沒有鑑別能力;簽訂合同時沒有透過律師把關,在支付工程款方面對合同內及簽證的支付比率不明確,對合同結算不能超過合同的百分比沒有約束條款,對質保條款支付很籠統。例如某高校簽訂合同,最終結算超過合同100%,並簽訂了可調價的補充合同,卻未對簽證做詳細規定,在法律上處於不利地位。既增加了建設成本,同時使財務部門在資金籌措中處於被動地位。

  (四)施工過程簽證、變更較多,沒有制約

  施工單位為了獲取利潤,總是透過各種工程變更籤證來確保自身利益;而校方建設部門在施工中沒有嚴格控制工程中的變更、簽證,致使工程造價成本大大增加,超過了投資規模;也有校方擅自改變資金用途,不按最初設計施工,造成簽證和變更。

  (五)學校對建設專案決算不重視

  建設專案財務決算時基建部門不能提供完整的建設資料,尚未形成嚴格的管理監督機制;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基本建設專案須經決算報財政部門批覆後才能結轉固定資產;對於影響專案決算報批的人或部門缺乏相應的獎罰制度,基建部門管理渙散;管理機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確,造成部門間推咎責任,降低效率。

  三、規範化管理的途徑

  (一)做好建設管理前期的論證工作

  做好單位內部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規範化管理前期最重要的.環節。高校應成立對大額固定資產基建專案論證管理委員會,秘書處應設於學校規劃部門,負責專案立項前的組織和論證工作,論證應結合學校的整體佈局、資源狀況和發展方向等綜合考慮,統籌專案資金的運用,實現全校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報主管部門立項批覆後,組織相關人員商議,制定細化的專案預算。專案建設前期一定要符合高校整體佈局特徵,資金匹配度要合理,與學校未來發展方向保持一致,達到資源和資金的最優配置。

  (二)實施規範化概預算管理工作

  學校專案的頂層設計,由校領導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資金籌措的情況確定,制定合理的專案總體投入資金數目;專案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專案概算的編制,並報上級部門批覆等工作;基建部門負責組建專案工作管理組,編制專案預算。專案預算是學校各部門執行專案管理的依據,原則上不能超預算10%,凡超預算的內容均需報財務部門備案,並向相關部門調整立項並獲批覆。財務部門根據批覆後的概算調整專案預算安排資金,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專案決算的順利進行。

  (三)簽訂合法、科學的工程合同

  提高施工合同簽訂的技術含量,各校的基建部門應該配置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專案前期的報批論證、施工合同招標檔案的甲方需求的設定、後期的竣工驗收及質保問題等環節,請專業人員進行有效評估考查;同時請律師對合同的法律效力進行維護,確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抓好施工過程的管理,減少簽證、變更

  在施工過程中,校方工地代表要參加工地例會、檢視簽證事項並嚴控施工過程的變更及簽證;合同嚴格按設計執行,按合同要求施工方工程報量及價款不能超過結算的10%,不可以虛高。

  (五)加強財務部門的管理和監督職能

  隨著高校建設專案日益增多,高校的基建財務部門一定要從事後的核算工作向事前的管理工作和事中的監督工作轉換,強化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建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按章辦事。稽核及跟蹤建設專案預算。在核算上加強合同管理,增加合同輔助表的登記工作。健全基建專案檔案,為專案決算做好基礎工作。基建會計人員需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強烈的責任感、一定的專業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