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大學生崇拜心理論文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大學生崇拜心理論文

  當前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度持續高漲,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階專業人才,可以說他們代表了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試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與發展意義,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大學生崇拜心理的特點與引導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類透過自我意識的一種產物,更是人類的思維和社會歷史發展、想象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某種意義上講崇拜心理是一種人的精神支柱,反應了人們特定的實際需要,可以說對於處在人生旅途轉折點的大學生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崇拜心理的根源

  許多年來哲學家、思想家、心理學家都對崇拜心理有過討論。對於唯心主義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義者也討論過崇拜心理但是由於認識的侷限性和不徹底性導致他們對於崇拜心理的論述有許多不足之處。直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發展成熟後才準確揭示出了三種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關於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關重要,人們往往在維持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時候,並且處於缺乏對現實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時候,就可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超現實的想象力來催動現實的發展趨勢,期望得出一種理想的現實,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認識根源:人類的思維能力必須達到某種高度是崇拜心理的產生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人類必須把自身與自然區別開來,並且能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但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思考,總是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還受到本身認識水平的制約。這種水平的制約,使人們對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無限的矛盾總是處於一種有限的認識中。那麼,如何處理這種有限和無限的矛盾呢?人們只有藉助神靈崇拜、祖先崇拜來渴望靈魂永生,以化解個體生命的無限性和自然無限性的矛盾。

  社會根源:崇拜心理在一開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現的,其產生是由於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恐懼,對強大的'自然力量無法解釋便把自然當做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頂禮膜拜。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階級之間的壓迫、剝削、鬥爭十分激烈,階級對立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恐懼比大自然還要頻繁和沉重。廣大勞動者對擺脫階級壓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終形成對帶領他們打破壓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因為社會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廣泛了開來,產生的偶像也越來越多,大學生這樣一個主流而且特殊的社會活躍群體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二、偶像崇拜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意義

  積極方面:大學生處於青年期,是一個從準成人向成熟成年人過度的時期,是個人價值的認同和建立正確理想的時期,對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透過偶像崇拜來實現自我的確認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鋒就是人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是眾多年輕人崇拜的偶像,雷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可見,正確的偶像崇拜有助於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大學生對個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戀也常常給大學生帶來一種近似童話世界的精神滿足,一種自我陶醉似得情感體驗。而大學生的自我成長也需要有這樣的精神體驗來夢幻自己未來的情感生活和事業發展。

  消極方面:心理學認為,對偶像人物的神話會導致狂熱的個人崇拜及個人的自我迷失。當我們在崇拜某個偶像人物時,我們不能將其在舞臺、螢幕、書籍中的形象過分美化或誇張,那樣會使偶像脫離生活而成為個人心目中的神。一個偶像人物一旦變成了神,則很容易導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熱的追逐。結果是不但會情迷於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無比。雖然大學生文化層次較高思維獨立性較強,但他們重感情、好幻想、情緒易衝動、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社會閱歷,認識水平也有限,有時就分不清什麼是虛幻的偶像、什麼是自己真正應該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戀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內涵,甚至出現超越於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方式。如一些大學生出現性觀念激進、故意破壞社會規則等行為。

  三、如何對待大學生崇拜心理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在初期就已經有了崇拜心理,這是一種需要的產物,一個人從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經歷和自己的期望影響孩子,而學校則以國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學生是在這種環境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對自己該做什麼樣的人有了豐富的想象,他們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印證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個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應需而生了。因此我們應該承認偶像崇拜是大學生成長中的一種正常表現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大學生雖然年齡、學歷較高但依然處於成長階段,心理成長並不一定與年齡成長成正比發展而且大學生對涉及自我的認識問題更關心,更希望獲得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加之現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市場行為、商業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內涵,提高自身修養,科學理性地選擇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要正確看待大學生崇拜這一現象,走進其內心世界,尊重選擇,平等溝通,協助其尋找適宜崇拜物件。在學校教育方面:學校透過科學的分析崇拜心理影響加強思想品行,道德素質的教育給大學生以正面的引導。在社會教育方面:國家和社會有責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大力弘揚正確有益的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幫助大學生增強對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感,同時呼籲全社會,特別是媒體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大學生群體形成科學、正確、合適的崇拜心理營造出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