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在大學生身心素質培養上的具體應用論文

教育心理學在大學生身心素質培養上的具體應用論文

  隨大學本科教育的逐步完善、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不斷提升,現代高強度、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和大學學習模式應運而生。但同樣也帶來了諸多問題:越來越多的本科生在求學階段開始出現迷茫和情緒低落現象,這使得他們在人生的重要時期無法樹立明確的奮鬥目標,不能合理制定切實的人生計劃。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體制的非完全普適性,以及社會地位和家庭教育的不同等其他因素。不少青年大學生因環境與市場需求的不適應,無法發揮其自己的能力,導致才能的埋沒、人才的流失和資源的浪費。因此,探求個體差異以及因材施教在當今大學教育中的作用便顯得尤為重要。

  我是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一名普通的大學輔導員,2012年9月剛接手工作。透過之前5個月準輔導員實習期間的廣泛學習及與大學生們的接觸,我發現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走良性成長之路極其重要。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事例淺談“個體差異”以及“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大學生心理發展上的作用。

  眾所周知,心理素質是人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人心理品質的綜合。(嶽曉東,1999)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心理特點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性格、興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個性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人有不一樣的特點,也表現在同一特點的不同水平。同時,個人的心理特點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上,並受教育及其生活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人是社會與自然的實體,從人的社會方面來看,心裡的個人特點依存於每個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並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這些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個體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對心理的個別差異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特點都反映著他所經歷的整個生活道路。從人的自然方面來說,神經系統的活動特點對於心理個別差異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都是造成個人差異的原因。

  個人差異同樣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對同一狀況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大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高,對未來的憧憬更為理想化。然而不可避免地,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客觀障礙會阻礙其美好理想的實現,面對這種困境,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透過努力來克服,重新樹立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但與此相反,有部分學生便會因此開始逃避現實,顯得消極、不求上進,甚至產生厭世的心理。同時,隨大學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自我意識逐漸完善,大學生們會產生強烈的想要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想法,卻又無從下手。往往此時,學生會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顧此失彼,或是放大自己的缺點,進而失去信心,減少了與同學、老師、家長的交流,不信任他人,處於煩惱、恐懼不安的不良心理狀態,陷入絕望的精神泥潭而不能自拔。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學習、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高發群體。從影響因素的性質劃分主要包括外界環境因素以及個體自身因素:

  其一,外部因素 1.社會的大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這不僅給大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希望,同樣也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挑戰。一些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缺乏適當的應對壓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90 後大學生的情感強烈,外顯而又張揚,但深度不夠,具有情緒心境化,隱蔽性差的特點。不少人在張揚傲慢的背後是孤寂與無奈和無法宣洩的內心壓抑之情。隨媒介傳播手段的日趨豐富,一些觀念錯誤的書籍、報刊充斥著市場,這使得一些藉助書籍尋求心理援助的大學生攝取到不正確的觀念,影響心理的正常發展。2.學校及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社會要求高、家長的期望高、個人的成才慾望強烈。但由於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心理比較脆弱、適應能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是心理障礙高發群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家長過分溺愛,導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處事能力弱,影響其心理。而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人父母,在當前教育體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容易產生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消極現象,它往往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挫折感和人格障礙,尤其是對好學生過分遷就對,壞學生諷刺挖苦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個體自身因素: ①生理方面的缺陷。若學生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就會有自卑的心理,更甚者會孤立自己,不與他人交往。②個性上的區別。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同樣也影響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大學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個人心理健康素質的關鍵期,期間存在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妨礙一些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障礙。

  接下來,我將透過我院學生的具體案例來淺談教育心理學中“明辨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

  案例

  魯俊青(化名)是我所管理的動物科技學院2012級的一名貧困生,是個來自雲南偏遠山區的內向女生。她所居住的山區環境閉塞、人煙稀少,全村僅有幾十戶人家。第一次與她接觸時,她竟然對山東使用手扶拖拉機、脫粒機進行農耕等機械化作業大為吃驚,並表示她們家鄉的牛耕作業十分困難。由於處在偏遠落後地區,父母受教育有限,而且醫療條件極其惡劣,年近60、常年受疾病困擾的父母和三個身患不同程度殘疾的兄長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因此,家人把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希望她出人頭地,得到良好的發展。她不負所托,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村唯一一名考上大學的學生,家人歡喜之餘還是對四位數的學費發愁,最後決定申請貧困生來緩解一部分壓力。貧困生由班內民主選舉產生,但家醜不可外揚,父親患嚴重的糖尿病,母親癱瘓無法下床,全家收入只有政府補給的最低生活補貼200元以及三個哥哥所種的3畝地的收成。內向的俊青因害怕被同學看不起、傷害自己的自尊心,決定不將自己的狀況講出來,錯過了貧困生的名額。於是,她找到了我。

  貧困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對較弱,導致貧困生大多性格內向、缺乏應對能力、心理彈性差。家庭經濟困難、個體差異等主客觀原因,使貧困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上,羞澀、不自信、不善於表達。在俊青心中,上臺表述自己的家庭狀況無疑是一種放棄尊嚴、用臉面博取同情的做法,非要如此的話,她寧可放棄學業。就我看來,學生的性格表現在他們對現實(如學習集體和社會事物)的態度以及活動的意識特徵上。對自己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有目的、有毅力的學生,能在活動中守紀律、自制,表現出主動精神;那些對活動有目的但意志薄弱的同學,就缺乏自制力和頑強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經常改變自己的興趣、志向,在完成某項任務是就會表現得有所欠缺。

  針對俊青的情況,我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開導她,讓她調整心態,認真填寫《山東農業大學家庭情況調查表》和《山東農業大學家庭困難認定表》,並積極與當地民政部門協調,得到相關證明;

  (2)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 擺正心態,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單方面認為申請貧困補助是一種丟人、喪失尊嚴的表現;

  (3)結合其長期處於這種自卑與自信交替出現的矛盾心理,建議她要積極與同學交流,接受他人好心的幫助,努力進取;

  (4)針對她現在自卑敏感的心理,採取系統脫敏法。雖然比較冒險,但值得嘗試。首先,要不斷暗示自己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生活條件的卻比大多數同學差,但是即便如此也能堅持下去,認真完成學業,並加入各種社團、文化藝術活動。其次,可以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充實自己,增長經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政策,敞開心扉,結交更多朋友,多展示自己,幫助他人;多看、多聽,取長補短,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經過一番掙扎,她接受了我的建議,嘗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如今,魯俊青已突破內心防線,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女生,並作為舍長帶領宿舍全體同學參評上了“書香型宿舍”。現在的俊青不再自卑,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告訴我:“雖然家境貧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己選擇不了,但是我可以選擇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好專業課程,繼續深造,回報社會、老師以及所有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

  綜上所述,引導大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時間要求和自身特點等調整自身心理,提高其在學習中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只有在一般的教育、教學基礎上,同時估計到每個學生的智慧水平、認識活動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等,採取針對性的個別教學措施,才能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