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素質問題的思考論文

對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素質問題的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廣大農民群眾,農村勞動力素質提高對建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具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分析農村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勞動力素質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措施和對策。

  論文關鍵詞:新農村,農民,素質教育

  農民素質是指農民在實踐的基礎上,受先天生理特徵及後天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從事各種活動所具備的內在本質力量及基本品質。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新農村,必須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因此我們要提高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經營管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在內的農民綜合素質。

  1培養新型農民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1農業現代化和技術推廣需要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現代農業是把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到傳統農業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中,使勞動物件得到不斷擴大,勞動手段不斷革新,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也隨之不斷提高,從而創造出新的農業生產力系統。農民是農業科學技術的直接應用者,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接受程度和操作水平,直接關係到生產的結果;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意識直接關係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沒有掌握現代科技文化的農民,就不可能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現代科技,也就談不上實現農業現代化。

  1.2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要求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目前我國農村工業勞動力的低素質和潛在的轉移勞動力的素質偏低,無法滿足鄉鎮企業機制和技術創新的需要,農村產業結構得不到最佳化,這些企業也就得不到發展,進而影響了農民的充分就業和收入的增長。同時,我國龐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軍整體在城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僅能從事簡單勞動,很難適應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從根本上阻礙了城市化的程序。

  1.3農民收入的增加亟待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收入水平是實現小康的決定因素,而農村勞動力素質又是影響農民收入水平的關鍵。從收入結構看,農村二、三產業收入佔農戶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不斷提高,素質較高的農民,市場經濟意識和市場適應能力較強,擇業範圍廣,而素質較差的農民此項收入就少。目前,在我國4.9億多農村勞動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13%,而初中的仍佔49%,小學及小學以下的還佔38%,其中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還佔7個百分點。這種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的狀況導致大部分農民思想保守、落後,固守第一產業,謀生方式單調,適應市場經濟靈活變化的能力差,對市場資訊缺乏分析的能力,嚴重地影響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是挖掘農民增收潛力的根本途徑。

  2農民素質提高的.制約因素分析

  2.1傳統觀念對農民素質的影響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農民的小農意識和自然經濟觀念仍然比較濃厚,對於生中某些陳規陋習總不願意輕易放棄,這樣就會循規蹈矩,不求創新,從而制約農民開闊眼界,阻礙對科學技術的採用。儘管我國農村的市場經濟己經進入深入發展階段,而農民仍然缺乏駕馭市場經濟的決策能力和運用市場規律調節和管理生產的應變能力。他們思想保守,市場意識不強,不能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自己的生活,這種落後的傳統觀念至今仍是影響農民素質,阻礙農村社會主義民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2.1.2農民缺乏自我提高素質的主動性

  近年來,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傳統的農產品品種、傳統的種植方式、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這就使本來門檻不高的農業,更加適合初、高中畢業水平的青年農民。這些青年農民農忙時節回鄉種田,農閒時節外出打工,務農收入與打工收入幾乎平分秋色。這就使職業農民的概念在農民心中沒有打下強烈的烙印,再加上近年來農村職業教育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專業設定與課程設定不盡合理,培訓時間較長,費用較高,使從業農民不願意接受素質培訓,缺乏自我提高職業技能素質的主動性。

  2.2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對農民素質提高的影響

  自20世紀50年代,國家陸續建立了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就業制度、糧食供給制度、教育制度、勞動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等14項制度,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上實行了城鄉分離的制度和政策,使得我國農民長期被阻擋在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程序之外,變成了單純的工業化發展所需要的廉價農產品的提供者,從而失去了提高素質和實現自身素質現代化的良好機會。維護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的種種制度,牢牢地把幾億農民限制在農村,尤其受戶籍制度和就業制度的限制,農民不能自由地遷入城鎮,不能自由地選擇農轉非形式,束縛了農民個人的發展。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偏重城市教育而忽視農村教育,它為城市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但卻拉大了城鄉差距,使農村教育發展長期滯後並失去了對人才的吸引力,導致大量人才集中在城市而不流入農村,造成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長期低下。

  2.3“逆市場化”執行機制制約農民素質的提高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競爭、開放、民主、法制的經濟,其分配方式、執行機制必然引起其運作主體利益的調整,促使生產者產生效率觀念、平等觀念、民主觀念和法制觀念,對於提高農民素質,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轉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國社會曾經用計劃經濟完全取代任何意義上的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農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國家都有規定,農民的經營權被剝奪,喪失了自主配置資源的能力。我國農村長期的“逆市場化”的執行機制及由此產生的經濟關係極大地制約了農民素質中諸如競爭、民主、法制觀念等現代意識和觀念的培育。另外,農村“逆市場化”也進一步強化了農村社會的封閉性,農民不能透過市場,實現由農村向城市的流動和遷移。現在進城務工的農民在就業選擇、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利還常常受到忽視、侵害和剝奪。市場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基礎,沒有市場化,就不可能提高農民素質和實現農民素質的現代化。

  3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程序中提高農民素質的措施和對策

  3.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農民價值觀念的變革

  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教育活動,從農民生活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農民聽得進、做得到。透過教育,使農民群眾分清是非、善惡,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文明素養。引導廣大農民把道德規範、道德原則轉化為道德實踐,堅持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不斷改變傳統的、封閉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各種陳規陋習,自覺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2改變傳統思想,培養農民自身的創業精神

  韓國新村運動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新村運動的實質和精髓是農民自發的“致富運動”,農民發自內心的聲音是“幹!就能行。”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應當對教育培訓抱有主動的態度,為了能增收致富、改變面貌、改善生活,要積極支援和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要發揚主人翁精神為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言獻策,提建議、提要求、出主意。透過加強學習、主動學習,豐富文化科學知識,增強就業適應性,具備在農業與非農職業間的轉換能力,誠實守信,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樂於接受並能夠較好地適應變革。

  3.3增強政府在農村勞動力素質提高中的主導作用

  一是繼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實現由出生地管理為主到居住地管理為主的轉變,把城鎮工作的農民轉為市民,把在區政府駐地、鄉鎮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和收入的農民均轉為城鎮戶口,並在子女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就業中介組織,形成包括就業資訊、諮詢、職業介紹勞務體系,減少勞動力的務工成本,幫助勞動力對轉移成本、收益、風險做出正確判斷,減少盲目流動,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

  二是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對農民素質提高的推動作用。

  一方面加大各級政府要義務教育的投入。不斷改革、完善教育體制和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每一個農民的孩子,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以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新農民為目標,進—步調整農村辦學方向,實行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新一代農民的素質。二是大力發展農村成人職業教育。在投資主體方面,建立多元投資體系,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把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產業化,提高經費投資收益率。在農村職業教育的體系設定方面,對於農村現有從業人員,開展各種農業實用技能培訓;對於高中畢業生,透過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具有較高水平的專門人才。在農業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定方面,根據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注重“實際、實用、實效”。逐步建立起職業培訓與農民分工分業相銜接的機制,提高農民就業的競爭力,使廣大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農民總體素質提高了,就業途徑就會多起來,收入水平就會高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就會大大加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