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活動課教學設計策略初探論文

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活動課教學設計策略初探論文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形勢,於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又開始了。初中地理活動教學作為新課改的一個內容,板塊分量大,明確強調學生在教育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是新課改的關鍵。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活動課

  2010年7月19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釋出,在此檔案指導下,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又頒佈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對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提出了一系列規範和建議,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形成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態度,同時樹立包容尊重的價值觀。其中,“活動教學”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重視。

  一、初中地理活動教學策略

  新課改後,許多地理知識都是透過“活動課”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的,如何設計好活動課的具體活動程式和內容,使“活動課”有趣又有效,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成為教學的關鍵。

  1.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側重

  新課改後,由於教學形式的轉換和教材的更新,教師需要重新熟悉教材內容,尤其是新增內容和板塊,然後再結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最好能達到以點帶面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要把教學內容轉化到活動中去,學會在活動中啟發學生思維。

  2.活動設計思路

  (1)設定活動目標。即活動後希望學生能掌握到知識、產生情感態度以及樹立價值觀。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設計階梯式的教學目標,即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立層層遞進的活動目標,實現學生的差異化教學。

  (2)設計活動情境。即活動的具體形式和流程。教師要事先設計好活動的整個過程,包括時間的把握以及安全等各方面的考慮。

  設計活動情境時,教師應注意把握“激勵式教學”理念,即在活動設計中儘量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而不是採用“灌輸式教育”,一定要在理論和實踐中都脫離“灌輸教學”。具體在設計活動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注意設定懸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設定懸念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產生主動學習的苗頭,並在持續的教學活動中得到發展,最終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同時,設定懸念還有助於營造輕鬆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讓學生能在歡樂中學習知識。

  ②積極構建“手腦並用”的活動場景。新課改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活動中設計“手腦並用”的活動環節,促進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培養其實踐能力,並使學生邊做邊思考,養成“動腦又動手”的好習慣,從而實現從“猜想”到“驗證”的教育模式。這也有助於學生養成勤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③努力構建“學以致用”的活動場景。新課改強調了知識的“實用性”,主張用理論指導實踐,因此要積極構建“學用結合”的活動環節,讓學生“活學活用”“現學現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避免“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錯誤觀念的產生。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可以儘量列舉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同時啟發學生對生活中小事的思考。

  ④善於藉助多媒體教學。許多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習慣了傳統的“一塊黑板,一盒粉筆”的教學環境,但隨著網際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這種狀況應該被改善。現代多媒體技術能夠使一些抽象的傳統教學方式所難以表述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同時藉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調動到學習中來,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3.知識同化吸收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無論採取何種教學形式,都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僅僅是知道某個知識,更要會用這個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同化,即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初中地理活動教學的意義

  1.促進探究式學習

  “活動課”的設計在於促進學生參與,透過設定懸念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學習活動中去,促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

  2.促進互助交流式學習

  在“活動課”中,學習氛圍比較輕鬆,在操作環節,往往以小組形式進行,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和互助,形成合作式學習方式。

  3.有效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課”上設計了很多學生自己動手的環節,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思考,同時又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促進“學以致用”

  “活動課”中設計了“學用結合”的部分,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現學現用”,樹立“學以致用”的觀念。

  三、總結與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加快,社會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作為基礎教育,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改下,初中地理課程中新加入的“活動課”板塊就肩負著這一重任。因此,教師在活動課的設計、實施、成效檢測方面都要尤其注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新型的師生關係正在建立。學生和老師之間平等、民主的關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但這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課堂混亂。這時老師就要注意做到穩而不亂,收放有度,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走入誤區時,老師也要注意及時地對他們進行引導、幫助和控制。

  總而言之,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素質,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師生才能共同努力結出活動課程的豐果碩食。

  參考文獻:

  [1]陳澄,林培英。地理課程標準修訂說明[J]。基礎教育課程,2012(Z1):101-104.

  [2]鍾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3]傅仕諍,章小莉。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探討[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11,19(02):9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