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兒科學見習課教學方法探索論文

留學生兒科學見習課教學方法探索論文

  兒科學作為留學生臨床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臨床課程不同的是:兒科病人有年齡小,體徵變化快,患兒以及家長不易合作的特點,加之留學生人數從最初的14人逐年增加到50多人,從而在兒科學見習課中學生人數和患兒數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影響了床邊見習效果。根據我們在5年制兒科學見習課的經驗11],今年我們嘗試了對留學生開展模擬臨床病例討論的見習課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能激發留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參與性,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受到留學生的歡迎。

  現以‘病毒性心肌炎”為例介紹具體的實施過程:

  1選擇病例和課前準備

  選擇的病例可以是目前正在住院的病例,也可選擇己經出院的病例,但是,必須保證所選擇的病例是真實的典型病例,能反映課堂所講授的理論課內容,並且實驗室檢查比較齊全。課前準備時,將所選擇的病例翻譯成英文。本次實習所選擇的病例為出院病例,患兒發病時間為10天,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主要症狀為胸悶、氣短和頭暈。查體發現心率48—60次/分,心律不齊。心電圖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肌酶譜中CK-MB(磷酸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明顯升高。血清學病原學檢查:柯薩奇病毒IgM陽性.超聲心動圖:左心室增大。

  2教師介紹病例和講解討論規則

  因為是模擬臨床病例討論,必須是模模擬實的臨床實際工作的'病例討論過程,即包括病例介紹、討論和總結。首先,由教師介紹病例,包括:病人的一般情況、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然後講解討論規則。討論規則要求每個同學都要發表意見,每組中選出一名同學詳細記錄討論過程中每個同學的意見,針對討論前提出的問題:①患兒的臨床特點;②初步診斷及診斷依據;③還需要做的檢查;④治療建議等,總結出本組的討論意見。

  3小組討論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約為6—8人,主要討論提出的個問題,時間約為30分鐘.討論的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暢所欲言,充分發表個人意見,同時又加強了合作,體現了團隊精神。

  4小組代表陳述和提問

  每小組選出一位同學作為代表,上講臺陳述本組的討論結果,將重要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同時,小組的其他成員可補充。小組代表陳述完畢後,其他小組的同學就對病例的診斷和治療不同認識提問。在這個環節中,爭論的焦點集中在該患兒能否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本案例屬重症心肌炎還是輕症心肌炎。

  5教師對每個小組的發言進行評價

  教師對所討論的主要問題進行解答,並對同學們在討論中存在的對所學理論知識以及所討論的病例的認識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講解。本例患兒對照理論課講授的診斷標準,可以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但是由於沒有心肌、心包液或心內膜病毒病原學確診依據,故而不能做出病毒性心肌炎的確定診斷。如需確診,必須做心肌、心包液或心內膜活檢,強調了病原學診斷的重要性。患兒有嚴重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並有心臟擴大,應屬重症病例。透過講評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課後的調查中,同學們一致認為,模擬臨床病例討論的見習方式能加深對理論課講授內容的理解,鍛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合作及團隊精神。同時,在同學的討論和陳述過程中,帶教老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中存在的問題,並在講評時給予強調和補充。病例討論式見習課受到留學生的普遍歡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培養了學生總結和表達能力,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

  現代教學己由傳統教學轉向網路教學,我們教研室現己開始將目前的CAI課件製作成網路課件,使學生在課餘時間都能透過網路學習外科知識,與老師討論問題,使外科教學的教與學溝通實現資訊化、個體化,從而使外科見習的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