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服務外包專門用途的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論文

基於服務外包專門用途的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論文

  引言

  專門用途英語(ESP)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以專業需求為基礎的實用型英語教學法。近30年來,英語界對ESP在課程設計、教學法、教材建設和編纂各種專門用途的英語工具書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相比之下,日本的專門用途日語(「専門日本語」,Japa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JSP)教育研發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僅有30年曆史的年輕領域。伴隨著國際軟體外包的迅速發展,我國軟體外包產業也迅速發展,其中對日軟體外包的市場規模已超過中國軟體外包整體收入的一半以上,對日軟體外包人才需求急劇增加。但目前的日語聽說教學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較弱,缺乏日企文化素養。既懂技術又懂日語的複合型人才緊缺,已經成為進一步發展對日軟體外包業務的瓶頸。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分析專門用途英語的相關理論,借鑑專門用途英語的相關理論,提出基於服務外包專門用途的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

  一、目前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化,教學方法較為傳統

  目前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能力考試真題訓練,會話部分主要是一些簡單的自我介紹、購物等內容。教學方法以“學生聽音選擇,教師翻譯講解”為主。這樣機械式的教學方法很難保證學生較長時間的精力集中,漸漸地會讓學生對聽說課程產生反感。

  2、教材內容陳舊、高職高專日語聽說一體化教材較少

  目前市面上的聽說教材主要都是針對大學日語專業的,如:《大學日語聽說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日本語聽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等。高職高專日語聽說教材目前僅有《當代商務日語聽說教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商務日語聽說實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兩本,且都是商務方面的。

  聽力教材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能力考試聽力專項訓練用書,一類是綜合日語課程的配套聽力用書,還有一類是市場類教材。和綜合日語配套使用的聽力用書往往偏重於知識點的訓練,強化綜合日語課堂上學到的單詞、句型,學生聽力的訓練比重較少。純粹知識點的訓練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聽力教程是按主題編寫的,但沒有學過的單詞文法的過多出現增加了聽力的難度,學生會覺得太難,不願意做聽力的練習。

  另外,部分初級聽力教材的語速過快,學生聽起來比較吃力。會話教材主要有商務日語會話和日常生活交際會話兩大類,商務日語會話內容過難,不太適合初級階段的學生。

  再者,聽說一體化教材較少。高職高專非日語專業基本上不會開設聽力和會話兩門課程,聽說訓練是交叉在一起進行的。

  3、學生聽說學習效果評價手段單一

  目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標準主要是筆試,無法體現出過程評價,也無法評價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導致學生只注重聽力的訓練,而忽略了口語的訓練,最終導致學生們學的是“啞巴日語”。

  4、跨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面對零基礎的學習者,教師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單詞、語法的.講解練習上。學生對社會文化背景不瞭解,在聽的過程中僅根據語言知識,很難快速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語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

  二、專門用途英語的理論與應用

  語言學家提出:“既然語言會因語言情景的不同而變化,那麼就有可能確定具體情景中的語言特色,然後依據這些特色作為學習者課程的基礎。”Dudley-Evans and St John認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法與普通教學法的差異有兩點,學生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學生具有在其專業領域的學習工作經驗中形成的認知學習過程。

  在教學模式上,Hutchinson and Waters提出專門用途英語有別於普通英語教學的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專業英語需要內在的刺激。它一方面應滿足學生作為學習者的需要,同時還應該滿足他們作為語言最終使用者的需要。

  在教學方法上,Dudley-Evans and St John提出“深入終端策略”,就是設立一個任務並讓學生去完成。也就是任務教學型手段。

  在自編教材方面,Dudley-Evans and St John認為自編教材使所教內容和真實內容更加匹配,能夠提供多樣性內容,分類練習,更好地展示所教材料。

  為適應社會需求,我國高校日語專業從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由精英教育轉變為以培養複合型日語人才為目標的務實教育。在專業設定、培養模式等方面開始顯現出JSP教育的特徵,但目前國內JSP教育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