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心理狀態初探論文

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心理狀態初探論文

  摘要: 對普通高校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中所表現出的心理進行了分析,並有針對性地提出克服比賽中心理障礙的方法。

  關鍵詞:臨場比賽;心理狀態;變化。

  研究方法:文獻檢索;查閱法;觀察法;

  1 引言

  籃球是一項具有複雜性,多樣性,劇烈性,身體直接對抗的集體專案。籃球比賽臨場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伴隨著球場上各種情況的變化,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也是不斷變化的。一般來講,在籃球比賽中一個球隊或者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是比賽取勝的基礎,但是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在比賽中往往不能正常發揮水平,強弱轉化往往也是從心理上的變化開始的,一個強隊敗給一個弱隊,其心理因素佔很大的部。因此,在比賽中誰能從心理上戰勝來自外界刺激反應的能力越強,誰獲得勝利的可能性越大。

  2 運動員臨場比賽的心理狀態

  籃球運動員比賽前的情緒主要體現在神經緊張和對比賽的成績的影響。神經緊張幾乎是人們在應付任何急迫情況和壓力時,普遍出現的一種內在機制。體育競賽要求參賽者具有適度的緊張感,這種能產生最佳效果。在比賽中表現出活躍機靈,當機立斷,能客觀地估計獲得機會,不失時機調整改變自己的戰術行動,遇到困難不洩氣。

  比賽成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比賽取勝心的變化。即對強隊,弱隊或者實力相當不同情況的對手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特別是一場意義非常重大,關係出線普級或者名次的所謂“關鍵球”,其影響更加明顯。

  2.1 前心理狀態

  2.1.1弱隊

  運動員容易產生“輕敵”的現象,導致過度放鬆。心理學認為:在完成一件任務時,只要適度的緊張,才能發揮最佳水平。所以。過度放鬆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對困難準備不足,防守不積極,進攻中處理球隨便等。如遇到困難,特別是處於被動落後的局面,就可能產生急躁的情緒。表現在防守上很容易犯規,進攻中失去正常節奏,導致成功率低。

  2.1.2遇強隊

  運動員容易產生“恐懼”的情緒。對比賽勝利缺乏信心,對克服困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臨場比賽中往往出現鬥志不高,動作不果斷的現象,顯得束手策。

  運動員面對強手,沒有顧慮,敢於發揮自己的特點。因此在比賽中積極性提高,鬥志比較旺盛,往往發揮較好的平;甚至超水平發揮。

  2.1.3遇實力不相上下的隊

  運動員容易產生“想贏怕輸”的情緒。既想打好,又怕打不好。特別是怕自己發揮不好,而影響全隊的勝負。由於這樣的情緒,往往顧慮重重,怕這怕那,而對如何克服困難的具體辦法則考慮的少。因此,在比賽中動作猶豫,不果斷,反應遲鈍,表現失常。

  運動員對激烈爭奪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是對手可能採用策略的方法,有幾手準備。因此,在比賽中鬥志高,表現在比賽中行動果斷,敢於拼搏。

  2.1 賽前心理狀態

  在臨場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理活動伴隨著臨場的局勢不斷變化(領先,拉距,落後等)而急劇變化,影響著運動員的情緒和行為。

  2.2.1處於領先時

  運動員充滿信心,士氣高漲,打得得心應手,不斷擴大戰果;運動員產生鬆懈情緒,在比賽中往往防守不積極,進攻處理球比較隨便。

  2.2.2當對方比分逐漸追上來時

  運動心理往往會產生急躁。表現進攻防守上急躁簡單,導致成功率低;運動員能沉著,冷靜對待這種局勢的變化,並能集中力量去拼,自控力強,如果這一階段能頂住,繼續壓住對方,本隊情緒可能穩定。

  2.2.3當由領先變為落後時

  運動員情緒低落,顯得不知所措,節奏混亂,此時局面最難控制。

  運動員不甘落後,“咬住”不放,頑強拼搏,力挽狂瀾。

  2.2.4處於落後被動地位

  運動員雖然處於落後被動局面,但並未喪失鬥志,此時若能及時作出正確的指揮,採取針對性的策略,調動全隊積極性,提高全隊計程車氣,可望改變局面。

  2.2.5當落後被動向上追趕時

  運動員鬥志比較旺盛,積極性高。

  當比分追至相持階段;此時是全隊情緒轉化的`關鍵時刻,比分能壓住對方,則士氣大增,技術發揮得心應手。反之,如果比分又被對方壓下去,可能情緒再度低落。此時的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很重要,臨場指揮工作的正確與否對運動員的情緒影響也很大。

  2.2.6臨場終場決戰階段的心理狀態

  由於思想高度集中,運動員行為十分果斷,成功率比較高。如果在最後幾秒出手或者在作超遠距離投籃或者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投籃,往往也能命中;由於思想高度集中,運動員思想比較狹窄,往往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錯誤。此時要求教練員對運動員佈置任務要儘可能仔細周到。

  3 如何克服比賽中的心理障礙

  籃球比賽是集體專案,比賽是集體力量的綜合體現。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能否充分發揮,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賽場情緒變化是重要因素之一,故克服心理障礙尤為重要。

  3.1 產生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

  普遍高校運動員以讀書為主,學習任務重,又大多沒接受過正規的專業訓練,所以專業素養相對比較差。教練員在訓練中又比較偏向於技、戰術訓練,而忽視了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的訓練。

  心理學家認為;“有時動機過強,反而成績下降”。因而過分激動,緊張而抑制了技,戰術的發揮或者賽前過高地評價對手的實力,過去比賽輸給對手,在思想上投下失敗的陰影。

  裁判員在執法過程中也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心理。

  比分與時間是造成雙方運動員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也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心理。

  同隊隊員之間,由於在某個球的處理上不配合不默契或者是都客觀情況認識不一致,以及在事物中產生的埋怨情緒都會影響運動員的心理。

  比賽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心理,如常傾向性的觀眾在場外干擾及各種聲音刺激,燈光,場地,氣候,顏色,親屬看球等等。

  3.2 克服心理障礙的主要方法

  教練員在平時技戰術訓練的同時要加強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注意訓練與比賽的結合。在訓練中從難從嚴要求,使訓練條件儘可能類似比賽的條件,在心理上增加負荷。採取實戰加強對抗性訓練,在一般的比賽中多設定困難,培養戰勝困難的心理素質。

  運動員平時應該多參加比賽實踐。比賽對於運動員來說除了技戰術的磨練外,也是培養好的心理狀態的有效的途徑,使他們透過比賽逐步適應激烈的對抗新連環境。每次比賽後進行總結,使運動員能認真對待每場比賽,使一般比賽在心理要求達到或者接近比賽的要求。

  在賽前的準備會上,應把運動員的注意力從單純估計比賽勝負轉移到考慮如何發揮自己技戰術的水平。當對方毫無準備或者準備不足的時候,突然襲擊對方的薄弱之處,從而造成對方意外,打破對方正常的戰術行動計劃。使對方陷入我方的保衛圈,進而發揮我方的優勢。

  3.3 最佳競技心理狀態

  最佳競技心理狀態指的是:身、心均達到最佳狀態,在運動中具體表現為:

  3.3.1富有強烈的競爭意識。

  3.3.2注意力集中。

  3.3.3比賽目標明確。

  3.3.4在大賽壓力下仍能毫不費力地高度集中注意力。

  3.3.5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

  3.3.6達到忘我境地。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心理變化對技、戰術的發揮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作為教練員應該掌握臨場比賽中運動員心理狀態的變化規律。根據大學生文化素質高,接受知識比較快,可塑性大的特點,在平時後訓練時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使運動員能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參加比賽。

  參考文獻:

  宋振鎮 關於提高高校籃球教練員的素質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 2002 (3) 63-65

  葉少傑 黃承國 普通高校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中心理狀態的研究 體育科學研究 2000 (3) 29—34

  黃衛忠 關於賽前最佳競技心理狀態培養的研究 遼寧體育科技 2002 (1-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