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啟示論文

探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啟示論文

  一、積極心理學理論

  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賽裡格曼提出積極心理學理論,西方世界逐漸興起並不斷髮展。積極心理學理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面的積極的情緒體驗,包括主觀幸福感、快樂、希望等;二是個體層面的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和勇氣等;三是全體層面的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群、有效能的學校以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積極心理學主張發掘人的積極品質,提供積極的環境,肯定人的價值,方可最大限度的發揮心理學的作用。它區別於傳統心理學一味的關注病態心理,主要關注人內心的積極品質,希望藉此可以激發人類的潛能,完善積極的心理人格。應用於學生群體的積極心理學要求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引導學生髮現自身潛在的優勢,並努力使其優勢增強,倡導賞識教育與全員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的同時也重視共性教育,運用心理教育引導學生行為的積極發展。

  二、高職在校生面臨的心理問題

  (一)自卑與自負並存

  進入高職院校,對於很多學生從內心來說,已經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開始,會覺得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外在表現來說,一方面會在老師或以前同學面前,表現為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明顯。另一方面,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自信,在外在面前表現的過於自信,以顯示自己能力,證明自己。這種心理容易矛盾,極易造成不平衡,更加促使學生不善於於人交流。

  (二)依賴與孤獨並存

  高職新生這個年齡段正處於自我統一性確立的特殊心理時期,這段成長過程中內心充滿中衝突與不安,特別是當學生意識到理想與現實不一致時,內心會充滿不安全感,表現出心理依賴與現實孤獨並存的矛盾人格特點。情感遷移可以很好的移除這種內心的矛盾,但是處於這個年齡段的高職學生很難以掌握這種技能,即便在老師的指導下,也難以學會甚至掌握這項技能。一旦出現內心衝突發生後,就會透過不妥言論或行為表現出來,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矛盾。

  (三)網路依賴與現實衝突

  網路的普及使學生容易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同時因為高職新生在現實生活中挫折感較強,在網路世界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但是由於長期沉浸在虛擬世界,反而更加容易出現語言的交流障礙和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缺失。

  三、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心理健康教育侷限於新生教育

  目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標是“預防—諮詢輔導—診斷治療”,形成了“篩查、跟蹤、矯正”的模式。普遍做法是新生進校後進行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本校的學生心理檔案。目前高職院校進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是針對全體新生,進行普遍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與此同時,根據心理健康調查篩查出來的結果,針對部分有異常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並通知其所在院系,要求輔導員對其重點關注。這樣的做法易讓同學覺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對心理有問題的同學進行輔導。首先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其次有問題的同學較排斥這種模式。致使心理健康教育違背了心理學的積極價值取向。目前高職院校針對普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於新生階段,雖然各個學校開設了心理講堂和心理諮詢室,但是學生普遍認為是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同學,而非每位同學都應積極參與,使得高職院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新生階段。

  (二)師生關係不對等

  作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心理學課程,教師還是傳統的授課模式,將學生定位為受教育者,自己則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並不積極參與整個學生的心理品質構建,只是單純的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由於教師和學生的定位不得當,使學生在這種不對等關係中,難以敞開心扉,致使心理教育難以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單一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透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諮詢(個體諮誨、電話諮詢、信箱諮詢、團體諮詢等)、召開心理講座等。這些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還是從“心理問題”為切入點,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並指導學生如何預防此類心理問題的發生,而不是主動構建健康的心理,這種模式偏離了對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心理素質培養這一重要目標,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難。

  四、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一)轉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從課程教學的角度出發。心理學課程內容上,高職院校的心理課程應注重積極心理學的挖掘,讓學生系統學習和把握積極心理學,逐步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學生系統學習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以便更好加以運用。課堂形式上,引入靈活的課堂教學形式,打破傳統的講授形式,試點小班教學形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堂中不斷呈現積極向上的環境,幫助學生與教師共同成長。其次從心理諮詢的角度出發。對大眾開放心理諮詢室,不再將心理諮詢單純的定位於服務心理不健康的學生,應面向所有普通學生。透過開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活動中構建學生的健康心理品質,完善學生人格。

  (二)營造積極的校園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環境對於人類的心理構建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不同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各校學生的特點以及畢業後的職業需求,為在校生打造屬於本校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就構建良好的意志品質以及增加積極的心理體驗,提升其心理抗壓能力。營造積極的校園環境,打造包容和欣賞的校園文化環境是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組織系統構建的重要內容。

  (三)調整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篩查、跟蹤、矯正”的固有模式,由此延伸成“預防—諮詢—矯正”的工作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侷限於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依據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分成以下三級工作目標。

  1。發掘培養。依據積極心理學理論,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是挖掘並發展對學生有持續影響的積極心理品質。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在集體生活中獲得積極體驗提供機會和平臺,使學生逐漸獲得認同,增強有效的情緒體驗,發展管理情緒的能力,逐步使積極的主觀體驗上升為積極的價值觀,構建理性調節正確的引導高職學生的健康積極發展。

  2。輔導諮詢。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輔導諮詢應定位於積極評價而非傳統的矯正心理問題上。改變簡單克服心理困惑的做法,讓學生體驗追求設定目標過程中的快樂,增進幸福感。透過正向的刺激,增加學生正向情緒體驗,減少負面情緒的堆疊。同時作為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轉變觀念,不再居高臨下,與學生共同成長,構建一個積極、平等的平臺,吸取並分享學生的建議,激發學生的潛能。

  3。積極預防。積極心理學認為,主體認知和行為的改變會增強幸福感的體驗。積極預防就是改變發現問題後矯正的觀念,將心理健康教育提前至心理品質的構建。積極心理學把增進個體積極情緒體驗和培養個體自尊作為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主要途徑,積極心理資本增值是培養個體自尊等積極心理品質等有效途徑。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積極品質構建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與評價,為學生營造積極行為的環境,讓學生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目標,構建自我意識,增強主觀體驗,在積極的環境中度過大學生活,減少青春期的內心衝突。最後讓“發掘培養—輔導諮詢—積極預防”成為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標。

  (四)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沿用傳統的課堂模式,“你說我聽”的課堂環境,使學生與教師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不利於師生平等關係的構建,因而學生易產生被動消極的態度。積極心理學指出教育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應該以尊重的態度、欣賞的眼光去對待每一位同學,努力形成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將自己定位於為學生提供服務的群體,幫助其構建積極的心理品質,其次學生在課堂中改變“聽課”的習慣,努力與教師共同主導課堂,真正融入課堂建設中。最後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突破教室的侷限,將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實踐中,利用課堂外的拓展活動,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將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透過潛移默化的作用於學生的成長中。

  五、結語

  積極心理學側重研究人性中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並採取科學系統的方法來激發人們內心的潛能,協助人們不斷追求幸福。在壓力巨大和時代飛速發展的現在,為心理諮詢帶來一股清流。與此同時,如今高職院校,心理危機事件層出不窮,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難以改變學生的現狀,而積極心理學理論為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高職院校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整合,提升和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促進高職學生積極健康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