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輸變電裝置檢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論文

對輸變電裝置檢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論文

  前言

  我國電力裝置檢修維護執行的是以預防性試驗規程為基礎的計劃檢修制度。在全國大區電網逐步實現互聯後,電網中輸變電裝置數量劇增,以往採用的週期檢修和故障檢修,普遍存在著欠修或過修問題,對電網安全穩定造成重大的威脅,導致裝置維護資源的浪費,同時隨著裝置維修工作量的大幅度上升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傳統的檢修方式已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為此,基於裝置狀態的狀態檢修應運而生。它從裝置實際狀態出發來制定檢修計劃,大大減少了以往盲目進行的例行檢修工作。

  1.輸變電裝置壽命週期成本管理

  輸變電裝置壽命週期成本管理一般表示式是:

  LCC=RDT&E+PROD+Q&S=ACPC+O&S (1)

  式中:RDT&E表示研究與研製費用;PROD表示採購投資費用;ACPC表示採辦費用;Q&S表示使用與維護費用。

  LCC涵蓋了三種含義:首先,輸變電裝置壽命週期成本管理是一種實現包括建設期、使用期和翻新與拆除期等階段在內的總造價最小化的方法。其思想和方法不只侷限於工程專案建設前期的投資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還進一步在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評價、工程合同的總體策劃和工程建設的其他階段中使用,尤其是考慮專案的運營與維護階段的成本管理。

  其次,輸變電裝置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導企業自覺地、全面地從工程專案壽命週期出發,在工程專案投資決策、可行性分析和專案備選方案評價等專案前期工作階段中,綜合考慮專案的建造造價和運營與維護成本,從而實現更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

  最後,輸變電裝置壽命週期成本管理是工程造價管理中設計階段的一種以控制成本為目的的手段,它能以貨幣值的形式計算出工程專案在壽命週期內直接的、間接的、社會的、環境的所有成本,以確定設計方案的技術方法。在任何一個工程專案的設計過程中,不管使用什麼方法,在確保設計質量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工程專案的建造造價和運營與維護成本,實現壽命週期成本最最佳化的目標。

  在表示式(1)中,我們用M1表徵採辦費用即生產建設成本,它與產品或工程專案的`功能大致成正比;用M2表徵使用與維護費用,在產品或工程專案使用運營過程中,因受自然環境及人為因素影響M2與功能大致成反比。

  因此,壽命週期成本便由生產建設成本M1、使用維護成本M2和固定成本C三部分組成,式(1)可具體表述為下式:

  LCC=αG+β/G+C (2)

  式中:α、β分別為生產建設成本和使用與維護費用對於產品或工程專案功能的比例係數;C表示固定成本(對於某一產品或工程專案可視為固定不變)。將式(2)對G求導,令其等於零,得到LCC最小時的功能G,即:

  G=β/α (3)

  式(3)表明,產品或工程專案的功能是由其設計製造生產和使用維修共同實現的。由式(3)可得:

  αG=β/G (4)

  式(4)說明,當產品或工程專案的生產建設成本M1和使用維護成本M2相等時,其壽命週期成本最小,而壽命週期成本最小時的功能就是產品或工程專案的最適宜功能。同時,由式(2)可以看出任何一個產品或工程專案的功能值太小時,生產建設成本M1小而使用維護成本M2大;反之,功能值過大,生產建設成本M1大而使用維護成本M2小;兩種情況下都使壽命週期成本加大。

  式(4)不僅闡述了產品或工程專案壽命週期成本最小化的實現方法,而且也表明了在輸變電裝置狀態檢修時引入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2.輸變電裝置的狀態檢修

  狀態檢修是指一種以裝置監測、診斷、評估提供的狀態資訊為依據的預防性檢修,即根據裝置的執行狀態和健康狀況而執行檢修的預知性作業。實施基於狀態檢修技術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技術上能對裝置故障進行預測。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感測技術、資訊處理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監測技術在廣泛使用這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大突破,狀態檢修開始進入實用化階段。裝置狀態檢修是根據先進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提供的裝置狀態資訊,判斷裝置的異常,預知裝置的故障,在故障發生前進行檢修的方式,即根據裝置的健康狀態來安排檢修計劃,實施裝置檢修。狀態檢修技術包含以可靠性為中心的檢修技術和預測檢修技術。

  輸變電裝置狀態檢修的實現應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裝置狀態資訊收集;(2)裝置狀態評價;(3)檢修策略制定。

  國外的裝置狀態檢修發展較早,在狀態檢修技術研究與實踐應用方面都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國家,狀態檢修技術研究與實踐應用方面都有了較成功的經驗。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就對電力裝置的狀態檢修進行研究和應用。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也開發了一套線上狀態監視系統,使維修人員不停機就能瞭解水電機組的狀態。日本發電裝置檢修協會也對在日本核電站開展狀態檢修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在檢修中採用裝置診斷和壽命評估技術。

  電力系統輸變電裝置朝高電壓、大容量的方向發展,社會對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指標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從計劃檢修向狀態檢修模式的轉變,是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3.基於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的輸變電裝置狀態檢修

  對於輸變電裝置而言,在狀態檢修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對裝置的狀態進行評估和診斷,得到裝置發生某一型別故障及其可能性後,再進行裝置風險評估,最後結合不同維護方案,完成整個裝置狀態檢修的風險決策。完整的裝置狀態檢修決策流程如圖1所示。在輸變電裝置的狀態檢修過程中結合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將輸電裝置的使用與維護成本最小化。

  在輸變電裝置狀態檢修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對裝置進行風險評估計算,目前對於裝置風險的計算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兩種方式,實際應用中往往兩者同時結合進行。裝置風險可以從裝置損失、人身環境損失、電力系統損失和社會損失等4個獨立的方面來進行計算。因此,裝置總風險值可表示為:

  (5)

  其中:F(t)為單一裝置故障引起的裝置總風險;P(t)為裝置缺陷引起裝置故障發生的可能性;ki為4個因素在某種權重關係下的係數;Si(t)為裝置故障引起的不同後果;Li(t)為裝置故障引起4個因素風險的可能性,t為某一時刻。式(5)中的求和符號是廣義上的求和,不是簡單的相加。

  對於單個的輸變電裝置,計算出它的裝置總風險值後,就可以確定該裝置是否進行狀態檢修了,假定第j 次狀態檢修費用係數為Wj,則該裝置總的維護費用H為:

  (6)

  式中,j為該裝置在退出執行前的檢修次數。

  此時可將使用維護成本M2分解成裝置使用折舊費Z和上面所用的維護費用H,可得到:

  (7)

  結合式(4)和式(7)則可得到該裝置狀態檢修的次數j以及何時退出執行,即總的使用維護費用大於生產建設成本時,做到對單個裝置的狀態檢修進行壽命週期成本管理。

  對於關聯的n個輸變電裝置,計算出他們的總風險值後,假設對其中的第i個裝置的第j次狀態檢修的維護費用為Rij,則計算優先檢修係數B:

  (8)

  其中,Fij(t)為第i個裝置第j次的總風險值。

  對於n個裝置來說,B值最小的裝置,則優先進行狀態檢修。而傳統的風險決策往往利用風險矩陣,不規避風險需要付出的成本,直接利用風險程度的高低來進行檢修排序,在經濟上極為不合理。這也是輸變電狀態檢修與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相結合的優勢所在。

  4.結論

  本文針對目前電力系統中的輸變電裝置大多采用計劃檢修體制,存在著臨時性維修頻繁、維修不足或維修過剩、盲目維修等嚴重問題,引入了狀態檢修的方式,並結合壽命週期成本管理進行了理論推導。提出了優先檢修係數的概念,對怎樣合理安排電力裝置的檢修,節省檢修費用、降低檢修成本提供借鑑和參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