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教學改革的效果分析論文

小學生作文教學改革的效果分析論文

  我國義務教育改革已經進行了多年,成果顯著。其中,小學語文教學受益匪淺,尤其在小學生作文教學當中,大多數教師意識到了舊的作文教學觀念阻礙了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嚴重遏制了個性化發展需求。所謂“名師出高徒”,如何使學生寫出更多、更真的好文章,對教師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遵循兒童語言和心理發展規律

  6~12歲是發展書面語言的最佳時期,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遵循兒童語言和心理發展規律,在作文起步時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以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為主,教師少命題。從一句話開始逐步到一段話,最後成為一篇文章,讓學生大膽寫作,抒發內心真實感受和想法。 “我手寫我口”,告訴學生作文就是用手中的筆說話。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會寫文章,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當慎重點評,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既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又感受到習作過程的樂趣。學生走上“正道”之後,作文教學的步伐就會加快,教學自然會取得良好效果。

  學生在小學階段模仿能力及機械記憶力很強,大量的閱讀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童話故事開始,要求學生自行閱讀。逐步增加要求,要求學生看符合自身年齡特點的名著、大作,擴寬學生的視野,從一開始就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大作文觀。在寫作時要求學生可以從模仿開始,但是不“照搬、抄襲”。要從學生們自身的角度觀察世界,表達真實的感受。

  二、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教師在評價、批改小學生作文的時候,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整體水平的提高,又要因人而異、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格式化標準“一刀切”。兒童的想象是大膽的、獨特的、富有創意的,如同他們的繪畫,千姿百態,常常讓人始料不及,驚詫不已。在他們的筆下,自己可以“騎著鳥兒上天飛翔、躺在星星上面睡覺、把鯨的肚子當成自己的家居住”。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角度評價和要求學生,作為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獨特的想象是多麼的可貴,並且去珍惜它們。也許今天學生的一句妄語,日後將改寫人類歷史。要知道人類社會能夠進化到今天,正是由無數的科學家們一次次“妄語”。只要學生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抒發出真情實感,教師就應當給予肯定。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看待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與認識,這是人的天性,這一點對於學生也是一樣的。

  由於閱讀量、接受能力、生活環境的差異,學生在寫作上會表現出詞彙量的差異、寫作技巧的差異、對事物認識的差異必然會有了寫作水平的高低。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了解學生的能力,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寫作要求。不能以單一的'、相同的評價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要從多角度、不同高度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讓每一個學生個性得以展現,並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

  三、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提升寫作素養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想要教好學生,首先自己得有過硬的寫作能力。劉國正先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於和善於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於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於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他還說:“但看我們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從我們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湧現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們為此開一個慶祝會,因為這正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乃至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建設。”劉國正先生呼籲教師寫好“下水作文”,這是一種科學的建議,是一個起碼的要求。教師寫“下水”文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避免教學中的許多誤區(如不恰當的命題會脫離學生的生活或是限制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教師親自嘗試,才會懂得怎樣評價學生作文,如果一個題目寫不好,他就可以寬容學生的作品, 也可以學習他們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個題目寫得很好,那講授就有了依據,學生學習也有方向。這實在是教學相長的好辦法。在作文教學改革中,教師言傳身教寫“下水”文,真正體驗寫作規律,才能在教學中把寫作規律和教學規律結合在一起。寫“下水”文其實並不難,教師為學生寫評語就是一次很好的“下水”機會,寫“下水”文不妨從寫好每一句評語開始。

  教無定法,文無定法。我們教師還應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精神,時刻關注先進的寫作教學法和寫作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上勇於開拓,大膽創新,作文教學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