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職業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在食品專業建設中的應用論文

香港職業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在食品專業建設中的應用論文

  一、香港職業教育體系

  香港職業教育是根據香港的經濟情況、教育制度及社會發展,由政府主導,並和學校、企業三方聯動組成的教學方式。香港的職業教育制度多效仿英國,並融會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先進經驗,形成了獨有的、去蕪存菁的本地化職業教育體系。香港的職業教育主要由香港職業訓練局(VTC)完成。 VTC成立於1982年,是香港政府主導下最具規模的專業教育培訓及發展機構(非政府部門),下轄9所專業教育學院,培訓發展中心、知專設計學院,高峰進修學院等共20個教育培訓機構,提供全香港全面及完善的職前和在職訓練。

  二、香港學術管理及課程開發模式的應用

  香港的職業教育把所有課程(專業)分為七大學科和二大輔助學科(、學生髮展)。課程管理採取“縱橫式管理”模式,即分開學術及行政兩部分。專業學科發展、教學、師資由學術總監負責統籌管理;行政日常運作由學院院長負責管理。這樣的架構保證了各司其職,有效管理,也避免了外行領導內行的弊端。

  因此,香港的專業課程開發是由內行的學術總監聽取課程委員會,訓練委員會的委員(委員由本專業及行業協會,政府代表組成)關於課程開發的規劃、方向及最新動態的專業意見,進行課程統籌,單元統一,保證了課程素質,也確保了教師授課統一,教學質量統一。課程開發宗旨十分明確,即企業需要和社會發展,課程注重實用,強調實踐,模擬了真實環境,創立針對性很強的實習操作課程。

  在筆者回校後立即將這個好的方法彙報系領導,經同意組織了專業課程開發小組。小組成員除了本校專業教師代表,還邀請了校企合作企業方代表(如乳源東陽光、韶鋼集團、益海嘉裡食品公司等)瞭解企業的需求。小組對本專業課程開發及教學改革方案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使得教學與實習訓練有機結合,注重實際操作技巧,課程達到學以致用,使學生畢業即可上崗。

  三、接地氣的校企合作模式

  香港職業教育院校校企合作實行校企一體,“校中廠”“廠中校”的做法,例如學校實訓中心作息時間與企業一致,模式與工廠看齊,將專業和產業對接,改革創新課程,用專業促進產業。

  校企合作模式分為校方主體與企業主體。校方主體大體跟內地相仿,而企業主體模式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香港企業有很強的社會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的重要性,因此,香港企業大都願意主動出資送員工到職業訓練局進行培訓進修。因為職業訓練局實訓中心的儀器裝置行業領先,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能和企業不斷增長的技術要求相對接,能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為此,食品專業課程開發小組聽取企業代表建議,達成以下共識:加快升級實驗儀器裝置;開發與企業接軌的實訓課程;發揮校企合作優勢,建立企業實訓點;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儀器裝置實行送教入企;與企業合作開展學歷及職業資格證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企業員工培訓進修的意願和積極性大大提高;而專業教師也透過送教入企,瞭解了最新行業動態和社會需求,對食品專業建設和教學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規範的實驗室建設與維護

  作為食品專業學科帶頭人,筆者特別留意香港實驗室建設與維護方面的先進經驗。香港的實驗室建設的最大特點是三要訣:配合社會需要、配合行業需要、配合學生需要,即以教學及企業實際為根本,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滿足需求。

  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香港實驗室的藥品、裝置及安全管理模式。實驗室分為負責人(總管多個實驗室)及技術員(分管單間實驗室),分別提供知識技術支援和保養維修技術支援。各實驗室顯眼處均張貼實驗室安全守則、運作指引及安全級別警示牌(分為綠、黃、紅色),教師及學生憑自身許可權掛相應顏色胸牌許可進入對應實驗室。這樣可以做到非相關人員限制進出實驗室,確保實驗室裝置及人員安全。實驗室的裝置及藥品管理則採用資訊化系統管理模式,採用了專業的管理軟體。領用裝置及藥品前需要填寫領用表格,由技術員核對後取出,刷裝置或藥品編碼(條碼)後,交付給領用人,歸還裝置時在表格簽名再刷碼入庫。這樣可以確保裝置出入規範,可查、易查,且快捷方便。根據這樣既規範又快捷的方法,筆者回校後馬上著手進行本專業的藥品管理的資訊化改造,購入專業藥品管理軟體和條碼印表機,並培訓相關教師,制定相關規範,現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受到學校及安監部門的好評。

  五、多元的學業管理與評核機制

  香港的職校學生跟內地學生一樣,成績不夠進入大學,有自卑和失落心理,個別還帶有厭學情緒,因此,學生的課堂管理同樣具有很大的困難。然而香港的`課堂管理更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即自信、團隊、態度、職業道德、溝通、創意、服務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發展。課堂管理和學生髮展的理念完全是顛覆性的,如:一般課堂管理中,是以老師為本,作為學習的監察者,用制度保證教學水平;而香港學生髮展工作卻是以學生為本,老師作為學生的促進者,不用條條框框限定學生,依據個人學習和性格差異,讓學生建立目標,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和自我管理的動機。筆者在回校後立即試行,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作為促進者,引導學生透過自身及團隊合作,發現問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獲得了知識和技能。一段時間後,教學效果顯著,學生更願意自主管理,更能發揮學習潛能,更容易學好技能,更容易融入集體和社會。

  同時,在學生評價方面也引入了香港職業教育學生學業能力評核機制,著重於學習成效,達到行業認可,實行標準化、規範化評核模式,確保公正、公平,把以前“一試定生死”的模式改進為注重學習過程、成效為本的持續型評核模式,如考勤、課題測驗、個人專題報告、小組專題研究報告、口頭彙報、分組演講等。該方法避免了以單一期末考試成績為依據評核學生的弊端,全面評核學生的各項素質。

  六、小結

  經歷香港培訓學習後,筆者感受到香港職業教育的豐富內涵,受益匪淺,把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日常工作當中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後的工作中,筆者將充分利用這次學習獲得的寶貴經驗,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專業建設、教學管理和課程改革工作,為學校的建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