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械設計與製造人才培養研究論文

高職機械設計與製造人才培養研究論文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裝備製造業(行業)及區域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大量機械設計與製造方面的專業人才。本文主要對高職的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方向進行研究,提出工學結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三層結構的人才培養規格,以技能證書和大賽為導向,明確人才培養方案,有效地提升了高職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質量。

  關鍵詞:

  機械設計與製造;“2+1”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規格;人才質量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智慧製造的時代到來,國家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裝備製造業迎來了新的變革和升級。然後裝備製造業對機械方面高階技術技能型的人才需求也是日益增多,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作為高職機械類的一個傳統專業備受重視。高職院校有責任培養能從事製造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這類人才在社會可以成為從事機械製造領域設計製造、應用創新等工作。如何培養高職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高質量人才,如何提高教學和課程質量,如何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這是機械專業的人才培養領域重視的問題。

  1、專業背景

  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對交通運輸、農業、國防、航空、航天、通訊等所有工業和科學技術部門都很有比較大影響,機械工業是各種工業的心臟和核心。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是一個傳統機械學科專業,與這個專業相似的專業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製造工藝及裝置等。這個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和機械製造兩方面。機械設計方面是根據機器的用途和要求,先確定合理的驅動和傳動方案,要求寬廣的專業知識,以便針對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然後繪在圖紙上。機械製造方面主要是透過各種加工方法保質保量地加工出圖紙上的零件,並把它們裝配成合格的產品。專業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是與就業崗位匹配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也在不斷改革和最佳化,迭代出新的模式[1]。

  2、人才培養模式

  2.1實行工學結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的工學結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模式如圖1所示。即在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1:1的前提下,前兩年以理論教學、校內、外實踐教學為主,第三年安排綜合實訓與企業頂崗實習,最終實現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2.2培養目標

  搭建基礎的機械人才平臺,以服務機械工業為目標,以學生最終就業為導向,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明確崗位職能,特別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按照“2+1”人才培養模式的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要求安排從技能實訓-校內實踐-模擬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符合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真實工作崗位標準)[2]。具體目標在於培養適應社會主要現代化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製造、編制實施機械加工工藝、輔助設計機械加工工藝裝置、檢驗與控制產品質量,能夠管理企業生產以及現代化機床的操作、除錯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

  3、培養規格和標準

  將“2+1”人才培養模式展開看透過三層結構的搭建構成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以技能職業證書為考核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人才的標準。

  3.1素質結構

  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應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這裡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基本素質是作為各種人才培養的基本能力要求,比如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勝任現場工作與操作的要求。此外,還要求有職業素質,具體來講要由好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社會活動能力等。

  3.2知識結構

  按照企業崗位任職要求和自己今後不斷學習的基本要求,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應有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第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比如科學文化常識等;第二,要有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就包括如機械工程圖的繪製、閱讀;機械加工工藝的設計;普通機床、數控機床的知識等[3]。

  3.3能力結構

  根據培養方案需求,能力結構主要有方法能力和專業能力。方法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學習能力、資訊處理數字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自我學習能力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來自主學習,資訊處理數字應用能力是能根據專業領域的需要,運用多種媒介、多種方式採集、提煉、加工、整理資訊。實踐動手能力是能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及時、正確地處理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專業能力特指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人才應具備簡單機械產品的設計能力、機械技術方面基礎理論知識以及三維造型、自動程式設計、自動加工能力等能力[4]。此外,加強校企合作,透過校內校外的實驗實訓不斷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5]。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的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能培養標準,要求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生考取中級工技能證書,並且以技能大賽為導向,來將能力充分展現。證書如表1所示。

  4、結束語

  基於機械行業迅猛飛速發展和對人才的迫切需要,機械設計及製造專業對於培養機械類人才尤為重要。本文這種以“2+1”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機械技能型的人才,在陝西高職類工科院校得以實施,透過學生在校內學習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核心知識,在校外企業頂崗實習來實踐鍛鍊,這可以使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不斷加強;最終學生就業率接近百分之百,就業之後企業社會反應良好,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企業的需要,滿足社會的需求。以實際資料證明該模式培養的人才質量較高[6]。未來機械設計及製造專業將會呈現多元化、資訊化和實用化的特點,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學生畢業走向職業崗位後透過調研反饋可以進行評估和改進,逐步探索和創新,使人才培養的方向動態實時地更新,為機械行業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肖人彬.機械設計研究呈多元化、實用化和資訊化[J].國際學術動態,2002(18):45-46.

  [2]張寶坤,王淑霞,王豔.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發展方向[J].化工裝備技術,2011(4):48-53.

  [3]隋秀梅,劉宏偉,李國會.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29):24-25.

  [4]朱耕,楊冬明,姜子威.淺談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技術[J].南方農機,2017(3):90-93.

  [5]張爽.以攻關專案為紐帶: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新模式[J].教育發展研究,2013(13):9-13.

  [6]賈月明,張雁.淺談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4:56-5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