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論文

中專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現代護理觀認為護理活動是以“人為中心”的照顧行為,故良好的護理行為應該是充滿“情”的,即充滿人性的關懷。而目前,中專學歷的護理畢業生依然作為我國一線護理人員的主力軍。故本文著眼於此,提出加強中專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重要性,並試從學校人文課程設定、教學方法改革及創設人文環境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關鍵詞:中專護理;學生;人文關懷;課程;環境

  關懷能力即關心、關愛、照顧他人的能力。在護理工作中,關懷能力與護理技能構成了臨床護理的兩條主要枝幹。對於護理專業學生而言,關懷能力是構建其護士角色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也是護理行為的精髓。故筆者認為良好的護理行為應該是充滿“情”的,即充滿人性的關懷。

  1背景

  1.1現代護理觀對人文關懷能力的要求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明確要求在課程設定中加大心理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比重,培養學生的關懷意識。現代護理觀認為護理活動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照顧行為故人,既有生理方面的需求,還有心理及社會方面的需求。這就使得護士向多元化角色轉變。現代護士既是照顧者、計劃者、決策者、溝通者、協調與管理者、健康諮詢者、還是患者的代言人及保護者、研究者。

  1.2國外護理課程設定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啟示

  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將社會學、心理學、溝通與交流、資訊學、文化安全、統計學等作為公共基礎課程,其特點是人文學科內同多,注重綜合素質及能力提高。美國、德國的人文學科就占課程總學時的20%~25%。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社會學、心理學、文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律、管理與領導、藝術、表演、歷史、地理、家庭等內容。我國的護理教育課程設定還處於不成熟階段,借鑑國際護理教育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加快護理教育改革的步伐,建立科學的護理課程體系。

  2培養方法

  2.1人文課程設定改革

  目前,我國中專護理教育課程設定結構基本上按公共基礎課(佔20%)、醫學基礎課(佔35%)、護理專業課(佔45%)。其中護理專業課中屬人文課程的有護理心理學、護理禮儀、人際與溝通。可見護理人文課程單一、多樣性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個性發展。筆者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1增加人文課程的課時。基於中專護理專業在校學習時間一般為2年,在不削減專業課課時基礎上,故可以適當地增加課時,如將白天六節課的課時增加為七節,晚自修在總時間不變的`基礎上,改成兩節課或三節課的微型課。

  2.1.2增加人文課程種類:除上述以外,可以增加如倫理學、衛生法律法規、精神病護理、營養與膳食、護士人文修養、宗教基本知識、音樂欣賞、戲劇欣賞、美術基礎等。各中專學校亦可根據自身情況增加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辦出自己的特色,如楊運秀等“基於孝文化教育的護理專業學生職業情感的培養實踐”研究表明“將孝文化教育作為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的切入點,能有效促進護理專業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其護理職業情感的健康發展”。

  2.1.3授課形式: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將這些人文課程分成必修課與選修課,選修課可透過晚修的微課堂或講座形式進行。

  2.2教學方法改革

  在傳統的課堂教育中,大多以課程內容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往往注重知識的講授與灌輸,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人文課程教育的改革中,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主導的地位,關注學生的感受能力,採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人文課程教育應正確引導學生對人性關懷的情感投入,積極培養良好的移情、傾聽等重要的護患溝通能力。除傳統授課形式,可以增加視聽教材,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情景。還可以透過其他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如組織學生參加戲劇表演,透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投入到情景中體驗情感,加深印象;還可以佈置暑期或寒假作業,鼓勵學生到到醫院見習,採訪優秀的臨床工作的護士或典型的臨床患者,寫成見習日記或調查研究;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節到敬老院獻愛心,或走進社群宣傳醫學護理知識等。

  2.3營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

  與顯性課程直接教授知識相比,有些“潛移默化”、“薰陶”式的影響則可稱之為隱形課程。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隱形課程應作為人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優質的人文課程含有豐富的隱性文化的課程。人文教育主要不是靠課堂的講授,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隱形課程存在於校園各種情境中,如學校精神、教師品行、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校園環境、講座、社會實踐等。故學校應該努力營造一個良好人文教育環境,如透過學校的文化藝術節,設定“護理文化”主題,鼓勵學生以話劇表演、海報比賽、主題作文比賽等;每年5.12護士節可以舉行授帽儀式,邀請臨床優秀護士或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發表演講,進行護士節文藝匯演;校園裡可以定期舉行講座;定期播放醫學護理主題的電影如《深海長眠》、《白色榮光》、《入殮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美麗心靈》等或醫學紀錄片、網路公開課等。護理工作的物件——患者,他們不僅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生理上的痛苦,還往往病魔帶來的心理煎熬。他們的心情常常是焦慮、恐懼、抑鬱甚至是絕望的。如果說身體的疾患帶來的疼痛,那麼心理的煎熬帶來的便是脆弱。每位患者都是渴望呵護和關懷。護理工作既是一種面向人的技術性工作,又是人與人的一種溝通互動。人與人的溝通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是真誠的、相互理解的。護理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學會觀察與理解、耐心與包容、傾聽與疏導。用默默而堅韌的付出,充滿人性的默默的照護,努力將健康與心靈的陽光帶給患者,這應該才是“白衣天使”的真正內涵,也應該是每位護理專業學生及臨床護理工作者堅守的自我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