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思維教育的論文

淺析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思維教育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思維;現狀;措施

  論文摘要: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民族進步的靈魂,教育為振興中華之本。小學語文教育是其他學科教育的基礎,因此以基礎為本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切入創新思維很有必要。本文以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創新思維為研究物件,在對小學語文教育現狀中出現的弊病簡單列舉後,闡釋了實施創新思維教育的必要性,最後本文給出了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創新思維教育的措施。

  一、前言

  國際上科技發達的國家無一不是創新能力強國,作為不竭的動力對推動國家綜合實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小學教育是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時期,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有義務把創新思維意識納入到實際教學中,使小學生在教育的基礎階段就萌芽強烈的創新衝動。知識的增長有助於創新思維能力空間範圍的拓展,而創新思維的能力形成亦有助於知識的掌握。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傳統化比較嚴重,存在較多問題,很多方面對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背道而馳,而創新思維不是先天的,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教師應該努力營造一種創新的活躍氣氛,讓創新思維之花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燦爛綻放。

  二、現狀及必要性

  從目前實施新課程教學、探究教學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容易出現以下的幾種問題狀況,一是自主學習度把握不到位。在有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想怎麼學就怎麼學,這樣讓學生自主學習多了,由於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在沒有什麼目的情況下,比較盲目。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以指導,學生學習的層次和質量效果可想而知,自主學習度沒有把握好。二是小組探討流於形式,從外表看來探討學習形式好似效果很好,也很“熱鬧”,但是仔細一看,小組之間的交流也很少,小組內部也就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好,勇於發言的學生,對於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的學生來說,就只能是停留在聽的份上了,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半成品,難以囊括大家思維,難以產生思維碰撞,久而久之兩級分化了。三是課外探究學習也趨於形式,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外收集相關資料,但是由於課外,教師就難以對學生收集資訊進行指導了,學生難以把握資料和課文相關關係,資訊處理能力有限。為了在課堂展示資料而收集資料,形式主義氛圍比較濃。四是課堂氣氛比較壓抑,教師為主導下的課堂,學生髮言不積極。這些與創新教學格格不入,很有必要實施創新思維教育模式,以改變現狀。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創新思維模式教育的措施

  1.立足課堂挖掘創新思維意識

  小學語文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作用不言自明,改變傳統教學的鄙陋,實施創新思維教學,在本質上就應該改變。語言方面的創新更能夠促進其他方面的進步。那麼以課堂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創新思維教育模式怎麼落實和實施,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一是疑問是思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了疑問才能夠促進思維思考。疑問也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質疑問難,以為創新教學鋪設道路或者途徑。比如講《驚弓之鳥》這一課時,教師以故事形式匯入課堂,設定懸念,激發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可以設定問題:“同學們從這個有趣的故事中能夠發現什麼問題呢?”二是鼓勵及激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小學生的邏輯能力在此階段不如想象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種途徑比如講故事、設定情景等以促進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因為創新思維少不了想象。

  2.在課堂匯入中激發創新意識

  課堂匯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重要環節。好的匯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和衝突,引出緊扣學生心絃的`教學情境,打破學生原有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匯入,創設思維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喚起學生的探索慾望。課堂的匯入還應結合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課堂匯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教師還要注意給學生留下恰當的想象空間,以達到啟用學生創新意識,啟迪學生思維的功效。興趣是學生主動、積極思考問題,探求新知的內在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匯入創新思維的途徑或者方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針對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情況,就可以利用這一狀況,以講故事的模式介入創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想象力。二是利用小學生愛玩的特徵,可以用遊戲的模式來匯入創新思維,教師就應該從相關課文中尋找題材,再加以設計遊戲模式,再匯入創新思維。三是針對人的好奇特性,設定懸念匯入創新思維意識,激發求知慾。四是有條件情況下,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裝置,透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在圖、聲、文、像的意境條件下,增強學生學習的情緒。

  參考文獻:

  [1]王培勤,許紅琴.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2]張曉梅.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三法[J].湖南教育,2001,(23)

  [3]李本華.新課改“變異”現象探析[J].小學語文教學,2008,(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