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環境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大學語文教學的啟示論文

關於網路環境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大學語文教學的啟示論文

  [論文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興起於西方,但已逐漸在世界各國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改革中顯示出了強大的影響力。文章試圖將大學語文教學、網路環境和建構主義這三者結合起來思考,就建構主義學習觀在教學實踐中的意義和啟示進行探討。

  [論文關鍵詞]網路環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大學語文教學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2007年釋出的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約2650萬網民中,18—24歲者佔到36.8%,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由此我們推斷,網路媒體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環境。網路媒體的虛擬性突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為受眾營造出一個與生活交融乃至統一的大文化世界。網路文字的豐膏眭及其產生的巨大張力,建構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和閱讀模式,並由此帶給讀者極高的閱讀滿足感。網路上的語文資源非常豐富,可以提供語文學習的個性化服務,有助於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因而,它極可能會帶來現代大學語文教育的科技化變遷。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始在網路與語文教學之間尋求一種契合,試圖從媒體教育功能的維度去探索運用網路環境改良大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當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改革的關鍵在於能否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因為傳統模式既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不利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內外許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就是這種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教育的飛速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得到了最新的資訊科技成果的有力支援,正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並在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中Et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內涵

  建構主義也譯作結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派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由於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透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網路環境下基於建構主義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

  在筆者的教學研究過程中,網路環境包括構成教學環境有機因素的各種網路技術以及運用網路技術營造出來的教學環境或使教學得以開展的背景。從廣義上來說,凡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網路技術的教學活動都可以被認定是網路環境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透過網頁釋出教學內容,以電子郵件方式與學生交流,還是師生間傳遞網路影片資訊,將網路資訊資源進行加工後再加以傳播,抑或是以網路應用為目的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均屬此列。在網路環境下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進行大學語文教學研究,實際上就是探索學習環境與資源對於以人為中心、以個性發展為目標的語文教學的作用和影響。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智慧

  大學語文自身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它是一門內涵豐富、強調主體性的學科。它的教學目的著重於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和滲透。目前我國大學語文教材種類繁多,但其中選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學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與當今青年學子的審美情趣有著不一樣的定位。網路環境的應用,使教師的教學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溝通了過去、現在與未來,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有助於創設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情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因此,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意義建構,教師應強調真實環境的創設和模擬,並把情境創設當做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利用多媒體裝置給學生展示圖片、影像或聲音資料,比如,學習《春江花月夜》這篇課文時,先來聽一段古箏曲以擴充套件聯想;講解李清照的詞的時候,插幾幅優美的.配圖來渲染意境,這些做法在給學生以形象的啟發的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其教學效果與過去的“填鴨式教學”並無多大區別。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儘可能地具有較為廣博的學識,高遠的視野,僅有單學科的知識經驗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在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之後,都會跟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處理各種從未遇到的棘手問題。這就要求他們具備較強的綜合智慧才能勝任其社會角色。綜合智慧的形成通常是透過消化和融合各科類的文化與生活經驗得來的。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提倡的,由學生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參與創設真實教學情境的理論,對於學生來說其實已經是一個學習如何完成跨學科的整合性任務,提高綜合智慧的過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真實情境的創設和模擬應當由學生自主去完成,教師只是起從旁協助處理的作用。情境創設的實際意義在於情感的培養,其目的是引起學生積極的心理反應從而達到學習效果。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成功與進步的評價;善於抓住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在思維、語言、解題策略等方面的優點,並加以表揚;善於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創造出某種情感氛圍,不斷調整師生、生生之間的關係,使課堂教學活動在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氣氛中展開。

  下面以節選自《紅樓夢》的課文《寶玉捱打》的教學為例,說明教師如何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綜合智慧。第一步:建議學生自由組合,以3~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從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或網路中尋找學習資源,通讀《紅樓夢》原著,瞭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個小組定出學習目標及重點:“寶玉捱打”是情感的聚集點,學生透過交流探討出捱打的原因,同時關注寶、黛、釵三人的心靈世界,探究作者的寫作傾向;第三步:每個小組根據讀後感自行設計若干問題,並自行找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可以是自行製作的多媒體課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擬,或者是自導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課堂教學內容以學生課件展示、情境模擬、問答、商討、表演等形式為主。以上教學過程主要在多媒體教室或網路教室展開。

  (二)以學生為主體,憑藉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支援,以師生協作互動的交流方式推進學習程序

  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通常採取板書的形式,耗時較多,而且這門課程通常是大班選修,人數眾多,因此板書效果並不理想多媒體課件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醒目清晰、省時省力、資訊量大,深受學生歡迎,也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多媒體課件是提前設計的,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預先已安排好。課堂上省去了板書時間,資訊量固然增大了,但學生只忙於快速記筆記,根本無暇顧及思考、閱讀與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又回到了“填鴨”的舊巢。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合作掌握的,學習是學習者之間以及教師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所建構的對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著侷限性,只有透過意義的共享和協調,才能使理解更加準確、豐富和全面。教師應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中心的角色轉變為學生的學習策劃者、引導者幫助者和學習夥伴,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複雜的真實問題,並且激勵學生對問題提出多重解決方案,同時為學生刨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個環境裡進行溝通與合作,透過合作擬定問題、小組討論、意見交流、遊戲模擬等形式,從中學會聆聽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相互爭辯、接納與欣賞。教師應對協作學習的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有利於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引導的方法包括: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去糾正和補充錯誤的或片面的認識。在這個協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學校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和國際網際網路等適合於共享的資源應該被充分利用。 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透過會話來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此外,協作學習過程也是會話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被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因此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學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如果把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交流變成純粹的多媒體裝置的應用,其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古人夏茹冰根據泰戈爾的詩歌作了一副對聯日:“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協作就應該達此種境界,教師應該依靠語言的魅力,引導學生沉潛於字裡行間、書裡書外,以獲得心靈的啟迪與精神的滋養,最終達到蕩水成波、擊石發光的效用。

  以李商隱的《無題》詩教學為例。《無題》詩十餘首,取前兩字為題而實質是無題的詩又有十餘首,如《錦瑟》《碧城》《為有》等,其他似有題而實無題的詩若干首,這些無題詩大多隱約、朦朧,表現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評論界對李商隱無題詩的評析也眾說紛紜。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設計的配樂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透過欣賞課件,獲取和諧的審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寧靜愉悅,併產生進一步探求作品內涵的慾望和激情。然後,指導學生透過網路平臺以小組的形式蒐集與李商隱“無題詩”相關的材料,從中提取和處理資訊,接下來再啟發學生透過合作設定問題、小組討論、意見交流等形式就“無題”的含義展開課堂討論,各抒己見,最終幫助學生建構具有個性化色彩和獨特性發現的知識結構。

  (三)以多媒體為認知工具,教師根據學科性質,引導學生完成意義建構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當中,無論大學語文還是其他任何學科,意義建構都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對新知識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產生深刻理解,並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作為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學生學習大學語文,主要是一個文學欣賞的過程,經教師的引導、啟發、協助和支援,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蘊涵著的豐厚文化內蘊和人文精神實質。文學作品最具個性特質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進行一場思維、審美和鑑賞的系列心智活動,其終極目標是要達到精神超越。平常意義的教室、圖書館,傳統教學板書、課堂講授以及課後閱讀都只能幫助學生進行一些字、詞、句、篇等知識的表徵,或是應付教材裡面的習題,而無法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內蘊和精神實質。換言之,舊有的學習環境與認知T具無法幫助學生建構出他們自己的、獨特的知識結構。

  多媒體與網路教學資源是幫助學生最終建構具有個性化、獨特性和創造性知識的最好的認知工具。當前可供選擇的主要有以下多個類別:適合於多媒體組合教學的多媒體綜合教室;適合於個別化學習的、以CAI為基礎的電子閱覽室;適合於協作學習的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適合於資源共享的學校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內聯網路系統和國際網際網路絡系統等。

  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對作家創造意象的簡單複製和記憶,而是一個能動的再創造過程。它需要藉助聯想與想象,透過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學生充分而恰當地利用上述的認知工具,可以對文學作品進行縱、橫雙向的比較,啟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然後透過同化或順應過程,重建新知識與原有知識之間的聯絡。但是,這決不是知識的簡單積累或疊加,而是對原有知識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學習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哈姆雷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透過多媒體認知工具瞭解莎翁生平及創作經歷,縱向瀏覽閱讀莎翁的悲劇作品,瞭解其創作風格,然後,讓學生以復仇為主題搜尋中外相關的戲劇作品,如我國元代關漢卿的《趙氏孤兒》、法國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著,再進行文學作品的比較。新舊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這對於完善學生認知結構,使認知結構綜合化、整體化、系統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建構主義強調,要把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人所共知,但我們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卻常常脫離了真實的生活世界,教師只顧對學生進行架空的技巧訓練,學生缺少質疑、交流與表達的慾望。如今,隨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校園網路環境的形成,學生可以透過語言與非語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交流彼此的思想,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文,這應該說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網路環境下實現的最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後,如何實現網路教學與人文意識的整合,進一步探索學科、載體和理論三者有機融合的科學模式,將成為現代大學語文教學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而這也必將成為未來大學語文教育的制高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