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內外雙控體系之構建論文

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內外雙控體系之構建論文

  摘要: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高職院校支援力度的加大,高職教育蓬勃發展。在高職教育高歌快進的同時,其教育教學質量問題亦被擺上桌面。高職教育教學質量保證不是高職院校一己之事,而應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社會、行業企業以及院校等多方的合力之舉,應該從內、外兩方面同時打造,建立起科學、合理、客觀、可操作性強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外部監控;內部監控

  隨著國家最近幾年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與支援,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呈現蓬勃之勢,並逐漸上升為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綜觀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況可以看出,高職教育在規模迅速擴充套件的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生產”問題:辦學特色不明、教學條件差、“雙師型”師資匱乏、教學質量低下等。其中最主要、最顯見的是教學質量問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由於沒有現成經驗可依,大多照套照搬普通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辦法,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特殊的培養目標。而高職教學質量的保證,要求必須建立起科學、合理、客觀、可操作性強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目前質量監控體系問題解決建議

  質量監控是一種外部活動行為,是從一個單位的外部對該單位的工作或產品質量實施監督和控制,是從外部進行的質量評價;質量管理是一種內部活動行為,是一個組織自身為了提高活動或產品的質量而採取的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的全部活動。兩個概念具有明顯區別。但部分高職院校在質量監控體系建設中,將質量管理與質量監控融為一體,教學管理和教學監控的概念及各自的職責界定不清,將教學質量監控組織設在了教務處……結果是自己評自己,不僅缺乏說服力,更有‘護短’之嫌。由此構建的質量監控體系實際上不能發揮質量監控的作用,只能作為教學管理的幫手。

  實質上,高職教育是一種目標明確的職前技術教育,其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應由社會和學院兩方面組成,即社會對教學質量的外在監控和學院對教學質量的內在監控,透過搭建校內外溝通平臺,在構建“社會、行業企業參與充分、校企合作機制靈活”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外部迴圈體系的同時,建立“諮教作用明顯、保障功能突出”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內部迴圈體系,初步建立起以學校為核心、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參與的雙迴圈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機制。

  2、外部質量監控體系

  一個完善的高職院校的質量監控體系,包含外部質量監控與內部質量監控。在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所採取的質量管理措施,社會中介組織對學校質量的評估、認證等都屬於外部質量監控。

  2.1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

  教育部組織的人才培養水平評估是高職院校質量外部監控的基礎。這一基礎包括兩個支撐:一是質量資訊收集系統。教育部門規定各高職院校按資訊採集系統要求上報基本資訊;另一方面是質量評價體系,透過評估方案規定高職人才培養工作各方面的基本質量要求。兩方面結合,能夠從外部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作出基本判斷,構成了我國高職院校外部質量監控的基礎部分。

  教育主管部門在多年評估實踐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包括“精品課程”、“教學團隊”、“示範基地”等在內的多項質量評價模式。到目前,教育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的分項評價監控主要有以下5個:

  2.1.1精品課程教育主管部門透過選評精品課程確立對高職課程建設的基本要求,同時確立高職課程建設的一些主要規範。精品課評價是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

  2.1.2教學團隊從2008年,教育部及各個省市相繼提出了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要求。優秀教學團隊標準的提出和評價,是高職質量評價標準的又一重要內容,突出了高職質量建設的重點。在優秀教學團隊評價的基礎上,國家還提出了教學名師評選的要求和標準,將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集中於專業帶頭人和技能名師。

  2.1.3示範性實訓基地2006年,教育部提出國家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和要求,從而構成對職業技術學院評價的另一重要節點。各省市也相繼制定了省級示範基地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從上到下的全面重視極大促進了高職實訓基地的建設。

  2.1.4規劃教材教育部從2007年推出國家規劃教材評價,透過對優質教材的推選評定,體現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教材編寫的肯定和促進,並有利於優質教學成果廣泛應用。此外,在對教材進行規範規劃的同時,教育部還在全國範圍推出教學課件比賽,促進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

  2.1.5示範院校遴選評價建設示範性高職院校是國家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的重要步驟和內容,對高職院校的遴選評價也是對高職院校實施評價的一種方式。在國家提出建設100所示範院校後,示範性高職院校評價成為高職院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綜合評價標準。

  此外,教育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的分項評價監控主要體現出三點特徵:

  首先是評估內容的綜合性。由於高等教育活動中的教師、管理者或專業、課程等具有系統的性質,對他們進行評估不僅是為了督促其自身能產生較好的工作效果和較高的效益,而且還要考慮他們對教育整體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因而,評估的內容和範圍不是建立在單項的基礎上,而是廣泛的'綜合性評估。

  其次是評估認識的客觀性。認識活動本身屬於一種主觀活動,但被評價主體極力表現是客觀真實存在的,因此,保持評估認識的客觀、公平、公正顯得尤為重要,應該由獨立於被評物件利害關係之外的專家小組來完成。

  第三是評估方法的科學性。要想提高評估的信度與效度,就必須具有與評估目的相適應的科學方法,這包括制定明確的評價方案,建構適當的指標體系,規定明確的質量標準,採用科學的量化方法等。

  2.2行業企業與高職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與企業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個共生共榮體。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企業提供人才和技術,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企業的發展會促進人才的需求,會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聘用、使用及拒聘成為一種對高職教育的特殊質量外在監控形式。

  社會和行業的需求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動力。隨著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國有企業的改制,大量私人企業的出現,用人機制的改變,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行業企業對高職院校人才的一個內在要求就是個性化的培養。由於企業的不穩定性,他們對人才需求存在多樣性要求,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相對穩定性又造成了學校對學生的某些培養的相對侷限性,這也是學校應努力克服的,一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共性太多,像從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解決這一問題,學校要在注重群體教育的同時,提高對個性教育的重視程度。 高等職業教育要想適應企業需要,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就應面向企業,主動適應企業需求。一要立足本行業平臺,加強與本行業各企業之間的聯絡,主動爭取在學校和企業間建立一座橋樑,開闢人才交流、技術交流、學術交流、實習培訓、經濟合作等方面的途徑,形成一種新型的夥伴關係。可以整合雙方的各種資源,實行互助互享。二要主動適應企業需要,採取多層次辦學方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確定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避免盲目性,避免人才無需求培養、浪費和積壓。這就要求學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系統的調查,特別要對過去不為人們重視的民營企業、私人企業等進行系統的調查,建立人才需求資訊資料庫。學校要在調研及人才培養過程中,總結經驗,形成一種適應性強、反應迅速、調整及時、辦學形式多樣、綜合性強的多層次辦學機制,增強學校的自我發展能力。學校要樹立為企業、為社會、為國家、為經濟服務的意識,凡是你需要的,而我又有能力培養的,就是我應該做的。三要創造條件,在適當時候成立行業、企業和學校三者相結合的專門委員會,受教育行政部門和勞動職權部門的雙重調控指導,體現出企業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時積極發揮行業、企業和學校之間的互通交流作用,組織企業技術人員以實習、實訓或講座、現身說法等形式向學生授課,以集中時間段的形式為學生服務,組織優秀教師到企業一線實習,從而實現教學與企業的零距離結合。

  3、內部質量監控體系

  高職院校的內部教學質量監控是其自身對內部的各個教學單位的教學行為的監控。監控的主體是學校的教務部門或由學校建立的相對獨立的質量監控組織。監控方式是根據高職教學管理執行的過程及特點,科學選擇監控點,透過對這些監控點的資訊收集、質量評價發揮質量監督控制作用。

  3.1根據高職教學的特點,其主要的質量監控點應有以下五個

  3.1.1人才培養方案監控。高職教育是一個人才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加工工藝是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展開的全部教學活動。因此,人才培養方案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石,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監控室是高職院校質量監控的靈魂。

  3.1.2教學過程監控。教學過程就是教學基本矛盾的轉化過程,即教學主體運用教學條件逐步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對教學過程的監控主要由質量監控部門實施,主要的手段和途徑是透過督導機構對教學單位的教學和計劃實施狀況進行監控,保證教學有條不紊進行。

  3.1.3師資隊伍監控。對教學單位實際參與教學的師資隊伍構成,包括教師的職稱結構,雙師比例等實施監控,保證教學單位的教師隊伍合理執行。

  3.1.4學生反饋監控。學生是教學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對教學質量有切身的感受,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是重要的質量監控點,依據學生的評師評教活動對教學實施監控要求把這種監控具體到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行為。

  3.1.5教學成本監控。就教學過程來說,教學投入時必需的,教學成本的產生是教學質量最基礎的保障。教學的管理不僅僅是對教學成本的節約控制,還應該保證教學實施過程必要的成本或經費投入不被過分削省。

  3.2內部質量監控需要建立一支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隊伍

  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涉及教學全過程,其保障隊伍包括教學管理隊伍、學生管理隊伍、教學督導隊伍等。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學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隊伍是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擔負教學管理、教學改革、教學基本建設、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學院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這支隊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對人才培養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管理隊伍主要由學生處管理人員、各系副主任、各輔導員組成,學生管理隊伍在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教育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保障;教學督導隊伍應堅持“以督導學、以督促教、以督促管”的教學督導工作方針,對教師教學指導、教學反饋、教研教改等方面全面促進。

  4、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內部與外部監控的關係

  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外部監控與內部監控既緊密相聯,又互為補充。緊密相連體現在監控目標統一性上,高職院校外部質量監控與內部質量監控在目標上是完全一致的,即提高質量,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高職院校外部質量監控與內部監控又是功能互補的,和諧的高職院校質量監控體系應該是外部監控與內部監控相互開放相互貫通。外部監控能反映社會對高職質量的要求,如精品課程、教學團隊評價,其中心就是要促進高職院校與生產結合,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性技術人才。內部質量是質量監控的落腳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作為獨立辦學的主體,自身對教育質量有自律要求,同時,對教學質量內部監控是生存發展的需要。此外,內部監控比較容易構成完整的質量管理迴圈。同一主體內部,建立相對獨立的監控機構,構建完整的學校內部質量管理迴圈體系。在實踐上,高職院校內部質量監控有比較大的自主性。要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外部監控的導向下,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要求構建質量監控體系,並逐步完善。

  5、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在加緊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序,加速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主要途徑。按照全面的教育發展觀,高等教育發展必須實行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統一的發展方針。在這四個方面中,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成敗,而高職院校要提高教育質量,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科學、規範和有效的教育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否則很難保證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易蘭,左福元.建立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制的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

  [2]霍科科,張宏傑,張勇.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理論探索[J].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

  [3]安心.論高等教育質量的監控模式及手段[J].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9

  [4]張玉田學校教育評價[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5]張汝梁遠距離教育評價理論和方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