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研究論文

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研究論文

  一直以來,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都是佔據著重要位置。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經濟差距逐年拉大,農民的收入來源有限,並且,隨著物價的大幅度上漲,相對收入更是“入不敷出”。加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過低,而優質耕地更是少之又少,在諸多因素制約下,很多高新農業生產技術無法得以實現,更是束縛了農民的創收渠道。無土栽培技術的快速興

  起以及深入發展,無疑是為廣大的農民帶來了發展契機。本文重點探索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情況。

  1 無土栽培概述

  無土栽培的科學定義,就是不用天然土壤,而利用含有植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元素的營養液來提供營養,並可使得植物能夠正常的完成整個生命週期的種植技術。[1]該方法使得植物的生長擺脫了土壤環境的諸多束縛,並且,還可以對其所需的營養成分進行有效控制,進而培養出高品質的優良作物。

  目前,無土栽培形式主要包括水培、基質培以及霧培。其中,水培是指植物部分根系懸掛生長在營養液中,而另一部分根系裸露在潮溼空氣中的一類無土栽培方法。[2]這種方式植物生長週期較短,經濟效益好,並且,還不會受到汙染以及季節限制,適合工廠化生產。

  2 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現狀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它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質,不用傳統的營養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機固態肥並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3]

  有機基質一般採用當地價格低廉的農作物秸稈及加工下腳料如玉米秸稈、花生殼、食用菌渣、甘蔗渣、酒糟、蘆葦末、中藥渣等工農業有機廢棄物和畜禽糞便等為主要原料發酵腐熟而成,因此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為了改善有機基質的物理效能,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無機基質如河沙、爐渣、蛭石、珍珠岩等進行混配。混配比例可根據當地基質材料的成本和來源靈活掌握,原則是基質中無機物最多不要超過 60%,否則其保水保肥效能下降。有機物與無機物的體積之比最大可達 8∶2。有機基質混配後其有機質含量應在 40%~50%以上,C/N=30 左右,總養分含量為 3~5 kg/m3左右,pH值為 5.8~6.4,容重為 0.30~0.64 g/cm3,總孔隙度大於 85%。

  目前,國內的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主要有槽式栽培、袋式栽培以及立體垂直栽培等。第一種栽培方式較為普遍。這種栽培方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蔣衛傑等人研製的地上栽培槽。這種栽培槽對基質的量要求不高,僅需要30m3/667m2左右即可,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並且,蔬菜的生長量以及產量都相對穩定,並未出現減產現象。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適用的蔬菜品種包括:番茄、辣椒、茄子以及瓜類蔬菜等。

  3 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前景展望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我國設施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農產品的規模化、工廠化生產步伐正在加快,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廣闊,它將利用有機固體廢棄物合成環保型有機栽培基質,對基質的原料來源進行篩選與分類,對發酵過程進行標準化控制,使生產出的基質具有質量穩定性並形成產業化,實現自然資源的迴圈利用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設施水平的不斷改進與提高,現代化控制儀器儀表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在無土栽培中的應用與普及,並根據我國目前設施蔬菜的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生活方式多樣化的需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發展趨勢將朝著規模化、集約化、自動化、工廠化和小型化、家庭化的方向發展,並將出現高度設施化和簡易栽培並存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工廠化生產和商品化的實現,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在家庭中的使用也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將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採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在陽臺、屋頂等空閒地種植蔬菜。

  4 結論

  隨著我國無土栽培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的無土栽培技術得到了大面積的應用,尤其是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的研製成功以及廣泛應用,不僅有效地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空白,還實現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增長和鹽鹼地以及沙地的使用效率,有效地緩解了我國的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儘管在技術的研究水平上還相對落後於一些發達國家,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在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取得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實現農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萬軍.國內外無土栽培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11(03)

  [2] 劉佳,鬱繼華,馮致,張國斌,劉凱,李琨.??追肥對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辣椒生長髮育與產量的影響[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1(0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