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研究的論文

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網路與多媒體 民族地區 初中英語教師 專業發展

  論文摘 要:網路與多媒體技術進入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帶來了英語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等諸方面的變革,同時也對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造成了極大衝擊。在新的形勢下,教師如何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已成為關注的焦點。網路資訊時代中,英語教師必須從教學理念、知識結構、資訊素養、外部環境四個方面來尋求自己的專業發展。

  隨著資訊網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教師的地位和角色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工作已經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專業,教師專業發展已逐步成為教育界的共識。近些年,許多專家、學者對網路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英語教師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轉換、定位及教師的素質研究、對學生學習的要求上。但對於如何實現資訊化時代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探索和研究。下面以初中英語教師為例,探討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

  1 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和特點

  認知心理學派的建構主義學習觀是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網路環境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具有學習的自主性、個性化、合作性和互動性等特點。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建構和重構,是尋求知識和資訊加工的過程。知識來源於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教學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引導學習者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主來建構知識,關注和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強調學習者應具有高度的“自主建構”意識,重視學習環境和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強調將資訊和網路技術有效地融合於各學科教學過程,為“自主建構”學習提供一種理想的教學環境,從而實現支援自主探索、情境創設、多重互動、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學習方式。既有利於知識技能訓練,又可以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2 網路教學對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的挑戰

  網路教學不僅營造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學內容互選最佳化、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師生互教互學的良好教學氛圍,而且由於教學資源的使用和選取豐富多彩並可真實再現,使得師生之間變得更和諧和融洽。因此,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以迎接網路教學對教師專業發展帶來的挑戰。

  2.1 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改變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知識的主要傳授者。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教師透過講授、板書及視聽裝置,把語法、詞彙、語篇分析等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而網路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是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不是被動接受者,也不是知識的被灌輸物件。師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單向資訊傳遞,而是雙向互動,開展協作學習。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主體地位受到衝擊,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也將更多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2 網路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改變

  網路教學要求教師不僅是學科專家,而且精通現代資訊教育技術,以便有效地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高效地達到教學目的。作為網路環境下的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學行為角色,從以單純地傳授知識為主變為以設計教學為主;從家長式訓導者,變為組織者、管理者、啟發者、鼓勵者、合作者和協助者,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網路教學中的學習者。教師不僅是教育者,也是網路教學的設計者和研究者。同時,教師還應成為教學資訊的加工者和生成者。教會學生獲取和加工資訊的能力,是資訊時代教師教學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

  2.3 網路教學中教師能力結構變化

  網路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伴隨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能力結構必將發生變化。為了順利地適應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必須具備新的能力結構。在網路教學環境下,教師新能力結構應該是在新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具備有系統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監控能力、資訊素養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作為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提高自己操作教學媒體的技術能力上,而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各種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一項能力的提高都有助於其它能力的增強。

  3 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網路教學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在新的環境中,教師要不斷調整自己,發展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社會所淘汰。結合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趨勢,在網路環境下,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1 更新教學理念,轉換教師角色

  推進網路多媒體英語教學是為了有效地改善教與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多數教師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上課滿堂灌,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有的教師平時對多媒體技術研究較少,在優秀課評比、示範課時,被動地製作一些多媒體課件,或將計算機搬進課堂進行一些“整合性”的演示,而且多數也是語言點的多媒體演示,內容單一,形式單調,教學行為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教學理念沒有完全轉變,只是花架子,只有教師在課堂儘量多的講授,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二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各方面對教師的要求最低,這部分教師認為製作網路多媒體課件既費精力又費時,上課時教師可以不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按照自己事先備好的教案上,是教師最易實施的教學方法。

  教學理念的更新,意味著教師的角色已由教學活動中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逐漸演變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由課程的執行者向課程的設計者轉變。師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單向資訊傳遞,而是雙向互動,開展協作學習。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理想的教學平臺。比如說,教師事先準備好講授的材料,以多媒體方式將之呈現出來,透過直觀演示、口頭講解、文字閱讀等手段來進行課程設計,既向學生傳遞教學資訊,又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其中自由的探究學習,以幫助、指導和促進學生能力的建構。

  3.2 重新構建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

  教師對知識擁有程度的意識和對自身發展的態度決定了專業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的水平。網路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核心知識和技能:教學理論、教學技能、交流技能、專業知識、教學推理與決策技能、環境知識。為順利實施的網路多媒體英語教學,教師要補充和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熟練掌握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本技能。具有通識性教學知識,如,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掌握學科教學理論,包括語言學習理論、外語學習理論、教學法理論等。瞭解有西方文化知識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學會教學反思、合作與探究。具有教學技巧、教材的開發與利用等。

  3.3 夯實資訊科技基礎,提高英語教師素養

  網路環境下,資訊科技與英語課程教學的整合,其目的就是最佳化英語課程的教與學的過程,目標是有效地改善學習,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具備紮實的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理解在資訊時代中資訊的意義,具有比較全面的、高層次的資訊的認知能力、資訊獲取能力、資訊分析和加工能力等等,還要有良好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同時,具備一定的課件製作能力,瞭解課件製作流程,掌握課件製作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相關創作軟體的使用方法,能獨立地完成高質量課件的製作;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進行知識的“充電”,透過參加教育技術和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培訓,增強自身資訊素養,或透過網路進行自我學習以及與同行或專家進行交流學習,來滿足專業、自身以及學生三方面資訊的需求變化;英語教師還要創新教學評價,加強資訊化環境下的教育科學研究,及時跟蹤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積極開展資訊化教育環境中的教育科學,深入研究如何發揮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作用,避免濫用資訊科技的負面影響。

  3.4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與發展環境

  學校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與發展環境,構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支援系統,為廣大教師實現專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理想空間。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努力創造條件,促進各學校教師之間的橫向交流與合作,營造良好的教師教育文化。此外,教師要有充分的學習時間,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友善的相處,學校提供豐富教學資源和鼓勵教師發展的政策,互動的師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2)盡力滿足教師的發展需求。學校應該在滿足教師的正當需求、構建和諧發展環境。比如:創造條件,讓廣大教師參與學校管理。讓廣大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和決策,對於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培養強烈的創新意識、奉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學校要盡力為教師提供一個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環境,為他們專注於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

  4 結語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網路資訊時代的需要,是資訊社會發展的需要。資訊社會的教師不再只是傳統的教書匠,而是不斷地向教研型發展。全新的教育需要全新的教師隊伍,只有掌握時代資訊科技、具有渾厚文化底蘊、豐富專業知識、高超專業技能且終身發展的專業化教師才能成為全新教育的生力軍,基礎教育改革才能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師範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葉瀾,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94,288.

  [3] 雷小川.略論多媒體環境下外語教師的角色轉化[j].高等教研究,2001(4):76~7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