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中情感的引發與培養論文

初中生作文中情感的引發與培養論文

  一篇佳作不僅要內容充實,語言流暢,更要在字裡行間跳動出作者的真情。目前學生作文大多內容貧乏,語言枯燥,其中固然存在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原因,但筆者認為關鍵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寫往往是老師強行規定或自己拼湊虛構的東西,因而顯得呆板乏味。古人云“情者文之經”,“為情而造文”,那麼如何引發和培養初中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的作文達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呢?筆者在作文教學中作了一些膚淺的探討。

  一、關注生活,緣事生情。

  簡而言之,學生作文就是寫自己生活,表達自己心聲。因此教師要善於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指導學生投身於生活,不僅要觀察生活,更主要的是要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指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人之處,深切體味並積累感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喧騰而美麗的校園,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國家的大事,世界的風雲……處處都迸濺著生活的浪花,呼喚著人們的激情,只要你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就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具有共鳴的情感,生髮出啟迪人生的哲理。

  學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寬廣,為此教師應設法為學生創造“生活”,如:遠足登高,調查訪問,文藝表演……讓學生進行多種情感交流與體驗,豐富他們的生活,激發寫作熱情。

  二、觸發靈感,因題激情。

  寫作需要靈感,需要衝動,一個好的文題應該會像鮮花吸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學生一見會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思想撞擊出耀眼的火花,於是興趣頓生,躍躍欲試,從而產生強烈的寫作衝動。平時生活的積累會奔湧筆下,平時積聚的情感會潰堤般宣洩,一篇篇美文自然水到渠成了。例如在學生考試中作《考試》作文,雖為命題作文,但命題本身切合學生情緒熱點。學生最熟悉箇中滋味,所以思想活躍,題材多樣,表達方式靈活,語言運用高明,往往寫出不少情深深,意切切的好作文來。

  因題激情,關鍵還在於教師命一個好“題”,不管是“命題”還是“話題”首先要注重其新穎性。例如,寫人記事的作文,可命為《親情故事》、《媽媽年輕的時候》。這樣的文題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容易激起感情的波瀾,學生喜歡寫。再如題目《二十年後再相會》就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寫出充滿美好希望的內容。誠然,並非所有學生都能處於這種寫作境界,教師此時就要適時引導學生,結合寫作要求,尋找以往生活中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進行聯想,幫助他們培養寫作情感,學生經過了感情的醞釀,就會漸入佳境,當他們文思如潮時,再動筆寫作,同樣也能寫出有情有色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三、“下水”垂範,以情導情。

  學生作文中情感的引發,還可以透過教師的下水作文來引導。教師寫下水作文不僅重溫寫作的甘苦,體察學生的困惑,使作文指導更具針對性和啟發性,從而提高實效。更重要的是教師讓自己置身與學生平等對話的位置上,向學生傾吐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這無疑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親近感、模仿感。這樣以情導情,學生作文的情感還能不引發出來嗎!

  在寫作中筆者就曾視寫作的具體內容,給學生做不同的示範,來引發學生的動情點,例如作文《我心中的老師》,筆者便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自己求學時期的兩位具有不同特點老師,並借用了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作題,表達了二十幾年來對他們的深深懷念,真摯而略含悲傷的感情,深深打動了學生的心。班上幾名感情豐富的女生聽了早已淚流滿面,學生的情緒被充分引發出來了。因為有路可循,有情可導,學生的作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四、廣聞博覽,閱讀怡情。

  一個人的情感體驗越豐富,他的精神世界就越高尚,他在作品中表現的情感也就越濃烈。作文先做人,要使學生作文情感豐富,格調高尚,內容健康,作者本人就必須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高尚健康的人格力量和正確高雅的審美情趣。閱讀可以怡情,中學語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情理並重,特別適宜於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就更能撥動他們的情懷了,因此語文老師應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審美因素,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透過閱讀名篇名著來培養學生對人類代代相傳的美好心靈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達到滋潤心田,提高修養,啟迪智慧和情感激發的目的。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中不僅僅要重視寫作技巧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引發和培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