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品種提高玉米種植效益的論文

雜交品種提高玉米種植效益的論文

  摘要:選用優良的玉米雜交品種,是玉米品質和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前提,是保證提高玉米種植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關鍵詞:合理選用;玉米;雜交品種

  多年來,就我國而言,玉米生產重產量、輕質量的問題較為突出,降低了作為大宗農產品在市場經濟中的商品率和競爭力,玉米生產中存在著品種結構不盡合理、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目前我省玉米生產基本是普通玉米,品質不適合專用,往往造成積壓、經濟效益難以提高,也使得農民生產玉米的效益下降。因此,提高我省普遍玉米的商品品質,對提高我省玉米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重要的。

  一、玉米品種更新換代的重要性

  近年來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玉米生產的發展。據分析,在玉米增產因素中品種的貢獻率佔30%~40%。因此,加速玉米品種的更新換代是發展玉米生產及增加糧食總產的關鍵措施。

  1。生產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農業栽培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耕作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老品種的增產潛力有限,群眾迫切要求更換品種,一些適應性好、優質、豐產、增產潛力大的新品種推廣很快,如緊湊型玉米在全國的大面積推廣,加大了種植密度,提高了光合利用率和玉米的群體產量。生產水平提高後原有品種不適合,需要儘快更換新品種。原有的部分老品種已經推廣多年,雖然這些品種以其適應性好、抗逆性強、高產、穩產等特點在玉米生產中做出了顯著貢獻。但在地膜覆蓋、配方施肥、帶狀種植等新技術推廣後,其增產潛力不大,而且老品種還有親本出現混雜變異,雜交一代的抗病性明顯降低等問題。還有些老品種葉片平展,不利於密植。因此,加速推廣替代原有品種,選擇高產、優質、抗病、耐密的接班品種已成為玉米生產中的突出問題。

  2。發展優質玉米品種的需要在農產品進入買方市場和消費者重視質量的新形勢下,現行的玉米品種結構及品質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優質專用品種的生產已成為發展趨勢,而且在現行糧食收購政策出臺後,品質差、檔次低的品種已逐步退出收購範圍,這就對引進、選育、繁殖、推廣優質品種提出了新的要求。

  3。發展玉米產業化的需要發展玉米產業化需要玉米專用品種。為適應市場對優質專用玉米新品種的需求,在品種更新換代中要特別重視對優質專用新品種的選育,要加強玉米育種的基礎研究,引進篩選和培育具有不同優良性狀和市場需求的專用優質資源材料和自交系,為新品種的選育打好基礎。

  二、科學購買良種

  怎樣科學購買良種是農民朋友普遍關注的問題。選購玉米良種必須把握如下原則,防止走入誤區。

  1。選用已經審定的晶種凡經審定的品種,都是經過種子管理部門組織的區域試驗,對參試品種的適應性、產量、抗逆性、生育期、品質等進行多點觀察,然後根據氣候特點進行系統分析,正式透過審定才能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因此,農民朋友在購買種子時首先看看經銷種子單位有否該品種的審定證書或正式檔案的介紹,否則不要輕易購買。

  2。選擇‘三證”、“一熙’齊全的單位購買種子建議農民朋友在購買玉米種子時首先看看銷售單位有否“三證一照”,一般說“三證一照”俱全的單位銷售的種子質量可靠些。所謂“三證一照”就是指種子部門發的“生產許可證”、“種子合格證”、“種子經營許可證”及工商行政部門發的“營業執照”,還應注意發證時間、法人代表是否一致等。

  3。品種適區對路選擇的品種成熟期要適合當地的生態條件,保證常年能夠完全成熟,平均安全成熟保證率達到95%以上。追求高產是農民普遍存在的心理。而越是成熟期長的`品種產量會越高,這是生育期的長短與產量高低成正比的科學規律。但不能盲目選用生育期過長不適合當地有效積溫條件的品種,防止越區種植。應先將所種植區內的基本條件瞭如指掌後,再拿它與品種介紹的積溫要求對號人座。最好再留有100℃~150℃有效積溫的餘地。切莫拿上一年突出的高溫和過低的有效積溫做依據。應將近5年內的有效積溫的平均值來對照。這樣才不至於浪費積溫或超越積溫所帶來的損失。農民購種時,還要將本地種植區內歷年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也要充分考慮進去,才能取得理想的高收益,否則再好的品種也白搭。

  4。高產優質高效選擇的品種既高產又優質才能實現高效。要根據不同用途,選擇相應的專用型別品種,並提高規模效益。可能有的品種產量一般但品質較好,而有的產量較高但品質差一些,這就需要農民反覆比較科學選購。無論普通玉米還是專用玉米的銷售都離不開競爭激烈的市場,而品質的優劣又影響了廣大消費者是否認可。單憑種子經銷商把品種說得天花亂墜,而銷路打不開,不被消費者認可的品種,最好不要去購買。特別是一些甜、糯玉米等專用品種產品銷路有限,需要對市場有一定了解之後再種植,才是最穩妥的上策,避免一旦種植後發生得不償失。

  三、玉米種子質量的鑑別

  l影響玉米種子質量的因素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擴大,玉米雜交種需求急劇增加,由於一些種子部門的技術力量相對不足,部分制種田的田間檢驗和去雜、去劣工作不及時,致使純度降低;再者,有些地區種子生產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和繁育、推廣體系不夠完善,也有些單位和個人濫引、濫繁、濫調、亂賣等較為嚴重。總之,玉米種子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自交系繁殖田去雜不及時雜交制種田由於親本純度不高,去雜、去劣不嚴格、不及時、不徹底,或母本自交系去雄不及時、不徹底,致使異品種株、本品種變異株或母本系散粉,產生非本品種的雜合粒和母本系自交粒。

  (2)隔離條件不符合要求使異品種花粉傳人,產生異種雜合子粒。

  (3)混入異品種種子由於種子收穫、運輸、晾曬、脫粒、貯藏中疏忽大意,混入了異品種種子,

  (4)無證繁育個人無證繁育的種子,質量問題很多,但仍非法出售。

  2。玉米種子質量的鑑別,方法鑑別種子質量的好壞實際上很複雜,一般來說可以參照下列幾點進行鑑別。

  (1)純度影響玉米雜交種純度的雜株,一類是混雜株,一類是母本去雄不徹底造成酶母本自交株。前者的粒型、穗型與典型雜交種有明顯區別,易區分;後者從形態上與雜交種無法區別,但由於接受的花粉來源不同,子粒胚乳層的顏色及透明度有不同表現。這種父本性狀在雜交當代直接表現的現象稱為花粉直感。據此,可直接將雜交粒與母本自交粒區分開米。

  普通玉米雜交種,子粒型別可分為馬齒型、半馬齒型和硬粒型三種。雜交種的形狀、大小一般都像母本種子。一般一個制種區的玉米雜交種形狀大小比較均勻一致,購種時應注意;種子的大小、色澤、粒型、粒形等差距較小,且很近似,這種種子多數純度較高。如果種子的子粒大小、色澤、粒型、粒形相差較大,說明這個種子的混雜率較高,這樣的種子,一般不要買;凡是多數與您認識的品種固有的顏色、粒型、粒形不同,這樣種子是假的或劣的可能性大。

  (2)發芽率主要看種子在儲存過程中有否黴變、發爛、蟲蛀、顏色變暗等情況,開啟種子包有一股黴味,說明這種子已變質,發芽率不會太高,不要輕易購買。購買時看種子有無光澤主要是判斷種子的新陳。色澤鮮亮是新收穫的種子,色澤較暗的種子可能是隔年陳種。在大田生產中,種子發芽率達不到85%多數是不能用的,或者需要加大播種量。

  (3)乾溼度凡種子潮溼,都有可能發黴變質。在買種子時,你可先將手伸人種子袋,根據直感判斷種子的乾溼度。凡是無味且有清脆的感覺是比較乾的;反之,有陰沉潮溼的感覺且味不正,說明種子較潮溼。另外,你可抓一些種子放在手中搓幾下,發出清脆而唰唰的聲音是較乾的,反之是溼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