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知道你想做什麼的時候你做什麼雜文隨筆

當你不知道你想做什麼的時候你做什麼雜文隨筆

  有兩個小人,一個身穿紅衣,一個身穿黑衣,偶爾還會多出一個大約著綠色或白色的小人,他們有時一同出沒,有時一個先行退場。一個站左,一個在右。他們時常在你煩惱或思考的時候給你一腳又拽拽你的耳朵、撓撓你的後背,說一些你明白又不明白的話,他們不會因為你的不舒服而消失,反而會讓你愈加不快。

  撕開已經很久的薯片袋子,一口一口的往嘴裡塞,然後又跑去衝一杯蜂蜜水。條件反射般的咀嚼。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時候,你做什麼?百度、天涯、知乎。。。

  吃完了暑片,接著吃餅乾,是餓嗎?並不。

  1

  很羨慕那些在十幾歲就認定自己的人。同學的妹妹在十三歲時就認定自己長大要當一名醫生,而以後所有的努力都是:我一定要做一名醫生。如今,她的確做了一名醫生。

  小時候那篇關於《理想》的作文中,答案是以後想當一名老師。可久而久之,覺得做一名老師也並非是我所喜愛的。如若就像班主任那般年年如此,春夏秋冬,那樣的.一生未免過的太單調了。

  而自己想做什麼,那時委實沒有認真考慮過。大約腦海裡是浮現過畫家、作家的念頭。確切的說,只是想著多賺錢,不讓爸媽太辛苦,但怎麼賺,方式方法,沒有計劃。

  18歲那年,跟同學去找工作,是一家大盤雞餐廳,老闆說我們這裡不招童工。我跟老張掏出身份證表明,我們已經18了。那時只想得到一份工作,不讓房東再催房租,不讓自己露宿街頭,做一隻流浪的貓貓、狗狗。

  為了儘快擺脫自己看上去15.16歲的模樣,跟老張去理髮店。

  “做一個看上去成熟一點的髮型”

  “多成熟”

  “20多 30歲的樣子吧”

  那理髮師憋不住笑意,噗嗤笑了。別人都想變年輕,你們卻迫不急待的讓自己變老。這孩子是怎麼了。

  這不,沒多少日子,現在又想把自己變年輕。過去與現在仿若只在兩指之間。

  20歲,有肆意的青春,大把的時間,總解決的是溫飽問題。從沒認真的思考過,我想做什麼?

  2

  現在,停下來,才發現:我想做什麼?

  認識自己。

  這樣的問題越早想越好,越早想便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與實踐。

  常回想這10年間,哪一年在做什麼,才發覺,那些存在腦中的都只剩下片斷或偶爾熟悉的鏡頭,一些丟了頭去了尾的的故事,沒有了連貫性。

  以前不覺得“人的命,天註定”,久了卻發現似有那麼幾分道理。人往往就是這樣,別人所說的那些話,非要親自驗證而得出結論不可。只是有些道理待明白過來,已經遠了。

  你的出生決定了你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你的成長與所接受的知識決定了你的認知。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你無法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做出一些決定,但恰是那些決定對你的一生影響巨大。那個替你做決定的的人便變得尤為重要,所以,固然在某些方面可能你很有天賦,但同樣也需要有空間更深的去挖掘。

  一直以來,沒有讀大學這個梗深深的紮在心裡。就連高中的很多知識都沒法跟別人討論。

  前幾天在微信上問老張,可還記得那年開元門口關於蝦包子的事?

  “早八百年了,你知我記憶力不好”。

  那時,跟老張坐在鐘樓開元門口的臺階上,老張突然問:“你吃過蝦包子嗎”

  “沒有,但是應該不好吃吧”我說。

  怎麼突然問起蝦包子呢.

  原來是不遠處的一個婦女正在給孩子喂蝦包子。老張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婦女手裡的半個包子,好像如此就能感覺出蝦肉的味道似的。

  我坐在她和婦女之間,擋住她的視線。怎麼說也快19的人了,這樣子一直盯著,總不大好。

  “想吃嗎,我去問問”

  “是五一飯店的”

  五一飯店對外售賣視窗正冒著熱氣,升騰的直到很遠的空中才徐徐消散。

  “算了,肯定很貴吧”老張說。

  到底是買了還是沒買,已記不清,只每每想起此事,便能感受到老張那雙緊緊盯著包子的眼神。

  還有一天老張對我說:“你知道嗎,原來天橋上那些人很掙錢”

  “哪些人”

  “裝病的人”

  她一說,我便明白了她的意思“那好,我裝你姐,你裝病人,先裝一個看看”,她一隻胳膊攙著我,另一條胳膊無規律的抖動,像發羊癲瘋一般,腳也跟著一瘸一拐。

  “像麼”

  沒走幾步自己倒先笑起來。

  “這樣的事情,咱們可幹不了,也不能幹“

  貧窮使人變得卑微也使人變得強大。

  3

  春節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爸問起工作的事,不敢跟家人說辭職了。只說工作挺好的。

  小時候,爸爸一直在附近的磚瓦廠工作,每天5:00起來,騎腳踏車去磚瓦廠,那時不知道爸爸到底要騎多久,只知道早上很早,晚上很晚。後來,爸一直給人蓋房,四處打工。

  他曾說過:“人只要活著,就要努力工作”。他便是這樣一年到頭,從早到晚的工作。只有雨天,閒在家。只是在家,定是要冒雨跑去地裡。

  我很想問,爸,你這樣的一生快樂嗎?是否曾想過你想做些什麼。

  始終沒問,或許他想過,只是一家四口要吃飯,或許他沒想過。沒時間去想。

  為什麼現在的物質如此豐富,我們依然過的不快樂。

  19歲時,在街上見到一個同學跟老公在村裡擺攤賣水果、蔬菜,她初一就輟學了。不到20歲結婚,那時她正給一個顧客稱菜,儼然已成了大人一般。後來的幾年,再見到她,她抱著孩子在我家跟我媽落家常,我們之間卻無話可說。

  她唯一跟我有關的話就是:“我以前跟你女子是同學”。這話說於的物件是我媽。

  那麼,她是否在某些時候想過她想做點什麼,那樣的生活是她想要的嗎?

  如果當初沒有出來打工,沒有努力的參加自考,那麼我的生活是否也如她一般。

  所慶幸的是,在一生的時間沒有完全消失之前,我能與自己對話。我們要的只是不枉此生。理想的世界是存在的,即使遙遠,但不會消失。

  寫字從來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讀書、思考、寫作、運動、接觸自然。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奇特,存在無數可能。強烈的熱情+偏執,總會讓你成功或無限的接近成功。

  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做好那件你喜歡的事,燃燒餘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