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賞龍灝百首古韻三十五散文

學賞龍灝百首古韻三十五散文

  53九龍彎

  甘河匯入嫩江彎,崖下魚簍半遮天。

  霧色蒼茫孤帆遠,石砬流入白雲邊。

  【賞析】在嫩江名叫九龍灣的江段,甘河跑過來匯合了。滔滔嫩江水與刀劈斧削的山崖連線處,密密麻麻分佈的魚簍,彷彿要遮蔽了天空。在蒼茫的霧色中遠遠地有一葉帆船正在若有若無地漂移,可能是在捕魚,更可能是在觀賞風景。詩人放眼觀看,崖上的石砬子不但在動著,還恍恍惚惚地流到了如波濤的白雲邊上去了。

  這首詩歌,詩人觀察細緻,構思縝密,表達手法精熟。

  使人讀來甘之若飴、蕩氣迴腸,愛不釋手,彷彿親臨其境。在那空闊遼遠的意境裡,我們不禁被眼前身邊的景色所陶醉。

  當然,再美的風景,若只有美景都是不夠的,不免顯得呆板。詩人顯然是再明白這點不過的,所以,他便用那半遮天的魚簍委婉地引進了人的活動,而“半遮天”用得真夠奇巧的`,誇張手法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九龍灣魚事之興,且從側面反映了嫩江水富魚豐的盛況。“石砬流入白雲邊”中的“流”字用得也極其精準考究。本來石砬子是靜止不動的,可是,正因為那些始終浮動纏繞的白雲,讓人仰望起來,給人的視覺才真的就說不清楚究竟是雲在動還是石砬子在流了。虛實結合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

  景色宜人,水產豐富,如此的嫩江,別說令詩人無比自豪,更能贏得家鄉和家鄉以外的無數人的熱愛。我敢說,任何喜歡山水風景的讀者讀了這首詩歌,也都會頓時萌發出強烈的嚮往之情的。

  龍灝的詩歌總是那麼幹淨明麗,而且,都是言之有物或有理的,從來沒有無病呻吟的浮躁之氣。這是詩品,也一樣是人品。

  這是我一向很推崇龍灝詩歌的重要原因,但願能夠透過對他詩歌的粗淺解讀,提高一些自己為文為人的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