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3篇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3篇

  老人與海講述了一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特殊的打漁經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1

  一隻孤獨的小舟,一片浩瀚的大海,一位滄桑的老人,一個純真的孩子,一個個形象在我的腦海裡交替浮現,我不斷對自己發出疑問: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獨自在茫茫的大海上捕魚八十四天?

  我只記得那天老人一遇到大馬林魚時,他便知道自己人單力薄,但他絲毫沒有退縮的念頭。

  “我跟你奉陪到死,”他說,“因為當漁夫正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當釣索勒在老人背上,疼痛超越了忍受的極限時,老人便念起祈禱文來緩解痛楚。等到鯊魚一再來襲時,老人用盡一切個人手段來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船槳上亂扎;刀子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丟了,他用舵把來打。儘管魚肉都被咬去了,但老人依然對大馬林魚不離不棄。

  也許有人會認為老人最後只留下了魚頭魚尾和脊骨,真是可悲。不,不是這樣的,在這次出海作業中,老人最大的收穫是在過程中,而不是在於結果。在征服大馬林魚的過程中,我們無法想象老人如何改寫那傷痕累累的苦難史,如何在力量懸殊、筋疲力盡的情況下使“龐然大物”成了他的手下敗將,成為精神上永遠的贏者。

  你聽說過戴摩西尼嗎?他是古希臘著名的演說家,他一生下來就口吃,這使得他吐字發音不準,雖然有滿腹的見解,卻無法一氣呵成地表達出來。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戴摩西尼常把石子放在嘴裡,跑到海邊,面對大海練習演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居然把口吃的毛病改掉了。為了能專心練習口才,他甚至把頭髮剃掉一半,以打消自己想出去遊玩的念頭。經過不懈的努力,戴摩西尼終於成為聞名遐邇的大演說家。

  從口吃到演說家,從八十四天捕不到魚到隻身捕獲大馬林魚,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在戴摩尼爾和老人聖地哥亞的超人努力下終成為現實。海燕飛越大西洋,是因為它征服了自己對於大海恐懼;鳳凰浴火重生,是因為它征服了死亡對於自己的威懾;蝴蝶破繭而出,是因為它征服了蟲繭對於自己的束縛;老人隻身捕獲大馬林魚,是因為他征服了自己相對於大馬林魚的微不足道。

  就像老人所說的:“人不是為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只有不斷征服自己,挑戰自己,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成為奇蹟的創造者。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2

  一個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毀滅,但是不能打敗。

  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漁夫,一條大馬林魚,在茫茫的大海上上演了一出看似簡單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它講述了一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在連續84天沒有不到一條魚之後,遇到了一條大得讓人吃驚的馬林魚。經過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較量以後,老人終於殺死了那條大馬林魚。不過在返航途中,不幸碰上了鯊魚的襲擊,老人勇敢的和鯊魚搏鬥,但是,回到港口時,那條巨大的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幅光禿禿的骨架。

  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這麼,但是內在的意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老人與海》一再強調的論點。那條大馬林魚就像我們所追求的的.東西,那一群鯊魚是不可避免的厄運,千變萬化不可測的大海好似千變萬化,變化無常的人類社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和老人一樣,勇敢的去捕捉自己所求,永不言敗。

  當你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想追求的或者征服自己想征服的,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

  所以一個人可以毀滅,但是不能打敗,永不言敗!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600字3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整個故事敘述的就是關於一個遭遇命運捉弄的古巴老漁民—聖地亞哥的故事,故事中還有關愛他的一個男孩,老漁民年輕過,愛過、出眾過、幸運過,歲月帶走了主人公飽滿健碩的肌膚,卻無法帶走他英武的體格,帶不走他內心的高貴,更帶不走他的勇猛頑強。鎮上小男孩對他的深情和關愛,這人間寶貴的真情是老漁夫挑戰生命極限生存下來的精神支柱。

  交上背運的老漁民在近海一直無法捕到魚,於是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決定勇敢地獨自一人去更遠的海域捕魚。歷經了常人無法容忍的千難萬險,老漁民不斷地挑戰自己身心的極限,終於捕獲了一條巨大的“登多索鯊”—他有生以來見過最大的一條。

  他這麼喜愛這條魚,覺得他們之間有那麼多的相像。“它是靠吃活魚維持生命。它不是食腐動物,也不像有些鯊魚那樣,只知道游來游去滿足食慾。它是美麗而崇高的,見什麼都不怕。”這些話勾勒出老漁夫所欣賞的為人準則:光明、磊落、英勇和高貴。

  正如老漁民所想的:每樣東西都殺死別的東西,不過方式不同罷了。捕魚養活了老漁民,同樣也快把他害死了。現在,我們人類大量地開發自然資源,假若我們不帶著對自然的愛任意開採,結果會不會也害死我們人類自己呢?

  老漁民的所作所為不正代表了人類在自然界的行為嗎?他所思所想也不正是我們人類精神經常所至的嗎?

  雖然,最後人們能看到的只是那登多索鯊魚的大尾巴直豎在小船船梢的後邊,魚赤露的脊骨像一條白線,還有帶著突出的長嘴的黑糊糊的腦袋,而在這頭尾之間卻一無所有。但是,人們仍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這條魚的偉岸和捕魚者的力量,令明者震撼!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最後說的這句話富含哲理。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這些不能被打敗的是勇氣,這些不能被征服的是高貴。更令人深省的是:那男孩使得老人活得下來!“愛”是人類生存下去動力!

  自從我讀《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