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手抄報內容二年級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二年級

  雷鋒這個名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他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下面是學雷鋒手抄報二年級簡單,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3月5日,是學習雷鋒的日子。我想,大家都不會忘記我們的雷鋒同志,從小學、中學、高中的時候我們時常也在歌唱雷鋒,正如我們所唱的一首歌《學習雷鋒好榜樣》,直到現在雷鋒精神也在流傳,對於我來說,我深有體會的是學習雷鋒那種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

  雷鋒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把學習當成一件重要的事。雷鋒把革命的理論當作“糧食、武器、方向盤”。他說:“人不吃飯不行,開車沒有方向盤不行,幹革命不學習毛主席著作不行!”在學習上,雷鋒不僅有明確的目的,而且還非常善於學習。當雷鋒聽到有的同志說工作這樣忙,實在沒有時間學習時,雷鋒便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R22;釘子R23;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這就是人們廣為稱道的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

  在學習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雷鋒都要千方百計把它搞懂。如,雷鋒在學習毛主席著作中,總結了五步學習法:一是分析每篇文章對當時革命運動起什麼作用;二是主席為什麼分析這個問題;三是主席在文章中提出幾個什麼觀點;四是主席的方法

  論是什麼;五是聯絡個人寫心得體會。翻開雷鋒讀過的《毛澤東選集》,幾乎每一篇每一頁都畫了一些學習重點,邊邊角角上寫著一些閱讀心得或眉批。我們就應該向雷鋒這樣,要學,就應該有一股“鑽”勁。

  無論是少年、青年、中年、還是老年,都應該將學習放在第一位,要有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學習可以豐喜你的生活,最佳化你的思想,陶冶你的情趣。尤其對於青年人來說,風華正茂的年齡,學的快,記得快,這時候學習是最佳時期,千萬不能荒廢,學習都是在循序漸進,一點一滴的積累。

  時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公正、平等的,只是每個人在利用上有所不同。對善於科學利用時間的人來說,一天可當成兩天用。雷鋒就是這樣。在鞍鋼工作時,他制定了早晨學一小時,晚上學到10點至11點的自學計劃。到部隊後工作更忙,沒有更多的學習時間,於是,雷鋒把學習的書本放在挎包裡,人到哪裡書到哪裡,有空就看上一點,出車回來,雷鋒總是要擠出時間來學習。熄燈號響後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志休息,他就到工棚、車場、廚房、司務長的宿舍去讀書,並且一讀就是大半夜。雷鋒有時把燈拉到自己的枕頭邊,用報紙遮蓋起來看書,正於雷鋒有這種擠勁,雷鋒讀的書越來越多,知識越來越豐富。

  人的一生很短暫,不應該虛度年華,合理的利用時間,制定好學習計劃,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生活。

  雷鋒是我學習的楷模,他日記中寫道:“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R22;釘子R23;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對於九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有三個多月就將踏入中考考場;我中考的目標是四校,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抓緊時間,分秒必爭,勤奮學習,刻苦專研。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時間如果以小時來計算,那麼一天就一晃而過;如果以分以秒來計算的話,那麼就可以成就很多東西。我每天的時間抓的很緊,學習有計劃,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有自己的拓寬學習,雙休日也安排的很充實。我還把零碎的時間,看似不起眼的時間十分重視,等公車的時候背背單詞,睡覺之前翻翻筆記,預習一下新課,這些不僅使我收益良多,也使我的記憶力有很大的提高。這就是擠勁帶來的好處。

  學習上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有專研精神。上課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積極思維,從不放過學習上的任何問題。在課上,如果出現我熟悉的題型或者是某個知識點,而老師並沒有提到。我的腦中就會閃現出相同的題型或者衍生出來的知識點,久而久之,就會對整個知識體系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同時也加強了大腦形象記憶的能力。這對於學習每門學科都是相當大的幫助。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尤其熱愛鑽研科學類的事物,《世界未解之謎》,《十萬個為什麼》全套都是我的最愛,這為我以後學習科學,物理,化學帶來的極大的興趣。因為鑽研了,所以感興趣了,感興趣了才會把那門學科學得很好。

  三月是學雷鋒的時間,學校廣泛開展了學雷鋒的'活動。大部分是做好人好事,例如幫助低年級的同學、為學校打掃衛生等等。雖然雷鋒最值得學習的是他助人為樂的精神,但我最敬佩雷鋒的,還是他的“釘子”精神,那股鑽勁和擠勁。

  雷鋒每天都擠出時間來武裝自己,這樣他才成為了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我雖不能像他那樣,每天都學習到深夜,但可以從生活的點滴中來鑽,來擠,擠出時間來學習。長期積累下去,就能在節約出的時間裡學到不少東西,幹許多有益的事情。

  昨天我就初次做了一回“釘子”,把晚上的時間用來做數奧題,不但將老師布的作業做完了,還看了一下“二十五史”,整整“武裝”自己兩個小時。若在平時,這兩個小時就耗在電視上了,哪還能幹什麼事呢?今早也一樣,再一個星期緊張的學習後,我沒有多休息一下,早早地起床看書,將早晨的一個小時也用來“武裝”自己。這樣下去,每個星期節約三個多小時,一個月就節約了近十五個,一年就能省下大約一星期的時間,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啊!這也是雷鋒能成為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的原因吧。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還是有的。”不管再忙,人總是能擠出充足的時間。我們要學習這股鑽勁和擠勁,用“釘子”精神來幫助我們學習。像雷鋒那樣擠,還有什麼事辦不好呢?

  我們今天學雷鋒,就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的專勁和擠勁,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我在初三的一模考試中,我取得了年級第十六的好成績。但與優秀的同學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要繼續努力,抓住最後三個多月時間,努力衝刺。我在學習上,要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要善於鑽研,善於擠時間。對於我們初三的學生來說,現在所學的知識較難,我們更要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碰到難題要鑽研,不能隨意放棄。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如何鑽研呢?以數學為例,雖然,數學作業表現為解題,但在做作業前應先複習解題中要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在基本理解與掌握所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事倍功半,花費了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解題,要按一定的程式、步驟進行。首先,要弄清題意,認真讀題,仔細理解題意。如哪些是已知的資料、條件,哪些是未知數、結論,題中涉及到哪些運算,它們相互之間是怎樣聯絡著的,能否用圖表示出來,等等,要詳加推敲,認真鑽研徹底弄清。其次,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探索解題的途徑,找出已知與未知,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絡。回憶與之有關的知識方法,學過的例題、解過的題目等。一條途徑解不出,不能就輕易放棄,再嘗試其他途徑,不斷鑽研,在解決的那個時刻,你會有勝利的感覺,同時能力又提升了。

  對於我們初三的同學來說,時間是很寶貴的,除了上課以外,不可能有大塊的時間給我們去學習,所以需要我們合理安排時間,把一些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例如,課間除了短暫地休息恢復體力振作精神以外,可以在腦子裡像過電影一樣,回顧一下上一節課的內容或翻看一下聽課筆記,鞏固所學到的內容,加深理解,理清線索;我也會利用早上交完作業的時間誦讀、背誦一些老師教過的公式、定理、單詞、句型、課文等等,反覆熟讀,可以加深記憶。我也會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寫在便於攜帶的小卡片上隨身裝著,利用早上坐車時間拿出來背背。甚至利用晚上睡覺前的短暫時間讀讀背背。

  擠時間還體現在抓緊時間。比如晚上放學後,要抓緊時間回家,不要拖拖拉拉,不要在外面閒蕩,要抓緊時間回家,這樣晚上就可以擠出更多的時間學習了。再比如要開始學習做功課時,一定要靜下心來,準備好所有的學習用品,千萬不要在做作業時,一會兒去找書;一會兒去找畫圖用的尺子和圓規R22;R22;這樣零零碎碎地會浪費不少時間。所以,我總是在開始學習之前先把學習中要用的工具書、作業本、文具等準備得一應俱全,這樣可以節約出更多的時間用以學習。學習的效率也會提高。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吧!努力學習,爭取在以後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拓展內容:雷鋒的故事

  雷鋒,這個名字早在60年代就響徹中華大地。他的崇高的思想和品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閃爍著時代的光輝。他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是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傑出代表。1963年的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全國人民熱烈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掀起了一個學雷鋒的熱潮,雷鋒精神開創了一代新風。

  歲歲添仇 湖南省望城縣,雷鋒的出生地。從長沙城跨過湘江,順著長寧公路西行15公里,在那連綿的丘陵之間,有個小山村名叫簡家塘,這就是雷鋒的家鄉。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這裡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裡,當時起名叫雷振興。因為那年是農曆“庚辰”年,家人就叫他“庚伢子”。

  3歲的孩子,若在現在,正是在幼兒園裡撒歡的年齡,可雷鋒3歲的時候,爺爺卻被地主逼死了;5歲的時候,父親遭日寇毒打,病死在床上;6歲時,哥哥在資本家工廠被軋斷胳膊,被資本家攆回家,後來得了“肺癆”,又無錢醫治而死去;不久,他的弟弟小金滿病死在媽媽懷中;7歲時,他母親不堪忍受地主欺辱,懸樑自盡,他成了一個孤兒;他小小的年紀為了餬口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在手上連砍三刀。

  從血和淚中走過來的雷鋒,9歲時就成了反霸清匪鬥爭中的兒童團員。年僅15歲,就成了新生政權的一名公務員。今天有些人弄張證明,就可以把自己的兵齡、工齡任意延長。那麼,雷鋒如果今天活在世上的話,名副其實地是一名老革命了。讓我們沿著雷鋒曾經走過的道路,去追尋他的足跡吧。

  解放後,在安慶鄉鄉長彭德茂大叔的幫助下,雷鋒進入小學讀書。不久這個學校停辦了。一天,雷鋒到十多里外的一個山村放牛時,發現了一所學校。雷鋒喜出望外,找到老師要求讀書。開始老師不同意,在雷鋒的懇切請求下,透過考試插班上了學。由於剛剛解放,人民生活極其困難,雷鋒有時就在月光下看書寫字。後來因為交不起學費,彭大叔便把他推薦到鄉里當了通訊員。無疑是雷鋒當年品學兼優的緣故,多少年後,當有人採訪雷鋒生前的老師和同學時,他們仍然能清楚背誦當年編的快板書: “小小雷振興,學習他最勤,上學他最遠,功課他最尖,1956年秋天,彭鄉長到望城縣委開會。縣委書記張興玉想找個公務員,問他有沒有好後生,彭鄉長介紹了雷鋒的身世和他在鄉里的表現後,張書記決定把他調到縣裡來。彭鄉長真有些捨不得放雷鋒走,但是,雷鋒到上級機關去,可以更快地進步,彭鄉長又為他高興。彭鄉長給雷鋒買來了蚊帳、熱水瓶和一套新衣服,親自把他送到了縣委辦公室。

  螺絲釘精神的由來

  在望城的山間小道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同時映入了張書記和雷鋒的眼簾。小雷鋒蹦蹦跳跳,一腳踢飛了螺絲釘。張書記卻上前幾步,彎腰撿起來,把螺絲釘上的灰擦乾淨,鄭重地交給雷鋒:“留著,會有用處的。”就這樣一彎腰,一句話,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言行竟然影響了一個年輕人的一生。在後來雷鋒寫的日記中,螺絲釘被雷鋒反覆思索,終於形成了獨特的“螺絲釘精神”。

  1960年1月12日,雷鋒寫道:“雖然是細小的螺絲釘,是個細微的小齒輪,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個的機器就無法運轉了,慢說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絲釘沒擰緊,一個小齒輪略有破損,也要使機器的運轉發生故障的,儘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絲釘,再精密的齒輪,它若離開了機器這個整體,也不免要當作廢料,扔到廢鐵料倉庫裡去的。”1962年4月7日,雷鋒再次寫道:“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螺絲釘的連結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軍營裡的亮相

  1959年12月,19歲的雷鋒走進了軍營。接兵的幹部從這位身體條件並不太合格,然而卻有著一張不尋常的履歷表上看到,他在農業戰線上是優秀的拖拉機手,在工業戰線上3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8次被評為標兵,5次被評為紅旗手,3次被評為節約能手,曾在報紙上被表揚過……接兵幹部想,如果不是他堅決要求入伍,鞍鋼怎麼捨得把他送走。

  新兵雷鋒到部隊的第一天,就代表千餘名新戰士,在熱烈的掌聲中,毫不怯場地登上全團歡迎新戰友大會的講臺。全場兩千雙眼睛的視線集中在他身上。他昂首挺胸站在話筒前,個子雖然不高,卻顯得朝氣勃勃,格外神氣。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從褲袋裡掏出講稿,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大聲念道:“敬愛的首長和全體老同志,讓我代表新戰士……”他剛講上兩句,大風就把講稿吹疊起來了,他極力想展開講稿,可是風彷彿故意找他彆扭,剛展平,沒等張嘴又給吹亂了。當時在場的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想上前幫他一把,沒想到雷鋒乾脆把講稿一團揣進褲袋,衝著話筒來了個即席發言:“我們這些新戰士,在60年代即將開始的日子裡穿上軍裝,扛起槍桿,真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當中有工人,有社員,也有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可我們只有一個心眼,學好本領,保衛祖國,當個像樣的兵。剛才團首長講話,希望我們爭當五好戰士,依我說,有在座的領導,有老同志的幫助,別說五好,有個十好八好也保證當上。”

  全場轟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鋒顯得有點慌亂,抓著話筒又說了句:“笑什麼呀?我講的都是實話。”他轉身向首長敬個禮,全場又響起了一陣掌聲。

  這就是《雷鋒的故事》的作者陳廣生第一眼見到的雷鋒。現在,陳廣生已年逾花甲,但是,一個活龍活現的雷鋒仍時時映現在他的腦海裡。時間越久,他越懷念和普通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和普通人一樣在陽光下呈現出多種色彩的雷鋒。

  陳廣生並不責怪寫信向他發問“真有雷鋒這個人嗎?”的青年朋友。他滿懷深情,講述他看到的一個個雷鋒。

  問《祝福》

  自打那次新兵大會後,雷鋒和俱樂部主任陳廣生逐漸熟悉起來,他發現陳廣生那兒有那麼多書,從此,便成了俱樂部的常客。有一次,雷鋒在陳廣生的床頭看到了《魯迅小說集》,便借了回去。過了一段時間,雷鋒還書時,陳廣生問他,你讀了哪幾篇?雷鋒說《吶喊》和《彷徨》裡的許多篇都讀過了。陳廣生實在佩服他的閱讀能力,尤其令陳廣生永不泯滅的記憶是,當他們談起《祝福》中的祥林嫂時,雷鋒突然有些傷感的情緒。他說:“我這次看《祝福》又掉淚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很像我的母親。”雷鋒說到這裡,淚水流了出來。他抹了抹眼角,說:“我母親受苦受了一輩子,死在舊社會,死得很慘。那年我只有六七歲。”說著,雷鋒忽然把話題岔開了。他說:“我文化水平低,有點看不明白,作者不會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為魯四老爺祝福吧,那怎麼叫祝福呢?”儘管雷鋒還不是很懂大文學家的用意,但他卻那麼喜歡魯迅的作品。《祝福》顯然在雷鋒的心靈蕩起了陣陣漣漪,陳廣生覺得可不能小瞧了這個愛動腦筋的年輕士兵。

  雷鋒挨訓

  在所有記載雷鋒的書籍裡,大概很難看到正面描寫雷鋒挨訓的文字。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伴隨著雷鋒的並不都是讚揚和榮譽。 雷鋒每次到陳廣生那裡借書,都是高高興興的。有一天卻陰著臉走進屋來。原來,雷鋒在路上碰見了副團長,副團長卻並不知道這是雷鋒。雷鋒樂哈哈地跟副團長打招呼,副團長卻一眼瞅見了他露在帽沿外的“劉海兒”,狠狠地訓了他一頓。陳廣生當時在心裡埋怨這位副團長對新戰士態度有些過於嚴厲,但在口頭上仍然安慰雷鋒說,副團長抓部隊就是嚴格,讓雷鋒不要放在心上。不一會兒,雷鋒就消氣了,又像過去那樣有說有笑,臨走還對陳廣生說,回去就把頭髮理了。以後,陳廣生果然見雷鋒的頭髮短了。但有一次,陳廣生笑著說:“我是被你的口琴聲吸引來的,不是來檢查軍容的。”雷鋒放下帽子也笑了。這時陳廣生才注意到,他的頭髮雖然很整齊,但是額前的短髮仍然是劉海式,只不過比過去短了點。陳廣生撫弄了一下雷鋒額前的短髮,開玩笑說,“還敢留著,不怕團首長再看見了?”他嘿嘿一笑:“再上街,我把帽子戴低點。”陳廣生心裡偷偷笑了,好一個倔強的機靈鬼。

  陳廣生追述這個故事,無非是想說:雷鋒是有個性的人,而不是通體透明的神。我們在宣傳先進典型時,不應該像給演員化妝那樣,把本來屬於他的有個性的東西,包括缺點,遮蓋得嚴嚴實實。那樣,典型就只能在舞臺上出現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