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鑑賞古詩中的表現手法模擬試題

高考語文鑑賞古詩中的表現手法模擬試題

  課案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客 意

  元好問

  雪屋燈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見歸途。

  山間兒女應相望,十月初旬得到無?

  【注】 了了:瞭然,清楚。

  請簡要賞析這首詩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

  解析:注意分析出詩人之所見(實)與所思(虛)及其表達作用。

  答案:虛實結合(以虛寫實)。詩中第一句是“實”,是詩人身處寒冷屋內,面對昏暗燈火,孤枕難眠的情形;後三句是“虛”,寫想象中彷彿看見了回鄉的路,看見兒女們在山間眺望,聽到了他們在計算歸期。拓展了詩歌意境,使“客意”表現得更加含蓄而深沉。

  2.閱讀下面的詞,完成題目。

  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寫相思的古詩詞中有一種常用的寫法:以想象對方思念的情境來表達自身柔腸似斷的思念。這首詞有這種寫法嗎?試作分析。

  解析:本題題幹已明確點明寫法——想象,命題人既然這麼問,自然是有這種寫法的。下片最後三句明顯就是詞人的想象。

  答案:有“五月漁郎相憶否?”不直接說自己思念友人,而是從友人角度落筆;在這盛夏五月的時節,我的在故鄉一起釣魚的朋友們,你們是否想念我?我可非常想念你們,在夢中划著小船,和你們一起暢遊芙蓉浦中。這樣,更突出了詞人的鄉愁。

  3.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①長恨飄蓬②。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注】 ①浮生:一生。古人語“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②飄蓬:飄浮無定之意。

  有人認為下闋中的`“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與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要從內容和手法兩方面分析二者的相同之處。

  答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寫了離人不堪離別之苦,借酒澆愁;兩者都設想了酒醒後的情景,為虛寫;突出了孤獨無依、悽苦難耐之感。

  4.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

  同友人遊青溪

  (清)王永彬

  溪聲引我入村煙,紆曲山盤古洞天。

  蒼石堆雲撐峭壁,碧濤濺雪擁飛泉。

  煎茶小憩清涼界,問柏能知魏晉年。

  囑咐同人歸去早,此間住久恐成仙。

  有人評價這首詩“於平凡之處翻出新語,於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請結合頸聯和尾聯作簡要賞析。

  解析:抓住頸聯中“問柏”及尾聯中“此間住久恐成仙”分析其新意即可。

  答案:這兩聯將平凡的景象寫出了新意。頸聯充滿神奇的想象,不說柏樹栽種於魏晉時期,而說它能講述魏晉間的事(此處是化用《桃花源記》中的“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來),本是枯燥的時間交代就寫出了新意。尾聯借囑咐同伴之趣話,側面烘托這人間仙境之優美迷人,寫法也很新穎。

  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按要求答題。

  關河令

  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全詞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整首詞從表現手法方面分析,主要是在寫景,上片寫秋雨秋雲無雁影,下片寫夜深人靜,只有照壁孤燈相映。最後兩句“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流露出作者孤獨寂寞,長夜漫漫難熬的情懷。由此推知,前面的寫景句,句句含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答案:全詞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片寓情於景,寫秋雨秋雲無雁影,渲染淒寒的氛圍;下片以照壁孤燈、夜永之景襯情,把旅居之人酒後的孤獨、冷清刻畫得很清晰。全詞表達了羈旅孤棲、難熬寒夜、思念親朋的思想感情。

  6.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遊月陂

  程 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析其效果。

  解析:“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營造了月夜靜幽的氛圍,淙淙的泉水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寧靜,所以這是反襯手法的運用。

  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淙淙的泉水聲在寧靜的月夜響起更突出了月夜之寂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