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原名管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00年,莫言的《紅高粱》入選《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

  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2月6日,莫言獲頒授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13年10月30日,中國首家培養網路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路文學大學”開學,莫言擔任該校的名譽校長。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經被譯成40種語言。

  【莫言作品創作特色】

  莫言在自己的小說裡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

  1987年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的中篇小說《歡樂》曾引起文壇較大爭議,由於小說中赤裸裸的描寫和“那些超時空的變換,那些人稱的跳躍,那些幾乎是不加節制的意識流”,令當時很多保守派文人無法接受,《歡樂》也成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批判物件。當時《人民文學》雜誌的主編劉心武遭到停職檢查。1996年餘華重提這篇小說,特意文支援莫言,他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中說,莫言對事物赤裸裸的描寫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卻因為這篇小說中的母親形象而流下了眼淚。

  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後,引起美國文壇不小回響。美國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

  莫言的'中篇小說《幽默與趣味》經常被拿來與《變形記》作比較。他的《小說九段》也被認為是卡夫卡式的荒誕寓言。西班牙凱拉斯出版社創始人安赫爾·費爾南德斯曾說,莫言的文學作品令人們想起兩位熟悉的作家,彷彿是在同時閱讀卡夫卡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查爾斯·勞克林說,莫言的大部分小說有一種神話般荒誕的特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