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在穀雨節祭祀倉頡

為什麼選在穀雨節祭祀倉頡

  選在穀雨節祭祀倉頡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是相關的文章資料,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大約在4000年前,軒轅皇帝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他命倉頡為左史官。倉頡做了史官以後,用不同型別的貝殼和繩結的大小、橫豎為標記記載事務。可是,隨著倉頡主管事務日益繁多,老辦法已遠遠不能適應需求,倉頡很犯愁。

  一天,倉頡隨一個老獵人外出打獵,走到一個叉口,老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向他講述野獸的去向。

  “一個足印可以代表一種野獸”倉頡想,“我能不能用一個符合代表一種事務呢?”回家後,倉頡便打點行李出外察訪。一路上,他跋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務都按其特徵表示出來,花了一年的功夫,最後滿載而歸。

  據說,倉頡回家以後,關上大門,三年沒出,他把一路收集的圖形,在院內用樹枝都畫了出來。為此,他把楊武溝周圍的幹樹枝全用光了。

  倉頡造字的成功,大大推進了社會的發展,為人類進步帶來了光明。這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當時正遭災荒,許多人家無法餬口,他便命天兵天將開啟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穀子雨,人們終於得救了……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白水縣史官鎮北,與橋山黃帝陵遙遙相對,墓門上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

  自此之後,每年穀雨節,倉頡廟都要舉行傳統廟會,會期長達七至十天。年復一年,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此地,舉行隆重熱烈的迎倉聖進廟和盛大莊嚴的`祭奠儀式,緬懷和祭祀文字始祖倉頡。人們扭秧歌,跑竹馬,耍社火,表演武術,敲鑼打鼓,演大戲,載歌載舞,表達對倉聖的崇敬和懷念。戲班子、商號也來赴會湊興,熱鬧非凡。倉頡廟會已經成為當地一個隆重節日。甚至當地人入學拜師、敬惜字、愛喝紅豆稀飯、喜住窯洞、乞雨、乞子,祈福禳災等習俗也都是與倉頡有關。

  為何說穀雨這天的茶最好

  穀雨茶清香,有詩云:“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朱權在《茶譜》中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認為品茶應品穀雨茶。穀雨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怡人。穀雨茶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裡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與清明茶同為一年之中的佳品。中國茶葉學會等有關部門倡議將每年農曆“穀雨”這一天作為“全民飲茶日”,並舉行各種和茶有關的活動。

  茶農們說,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做的幹茶才算是真正的穀雨茶,而且要上午採的。民間還傳說真正的穀雨茶能讓死人復活,肯定很多人聽說過,但這只是傳說。可想這真正的穀雨茶在人們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高。茶農們那天採摘來做好的茶都是留起來自己喝或用作來招待客人,他們在泡茶給你喝的時候,會頗為炫耀地對客人說,這是穀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貴客來了才會拿出來給你喝。問其為何要特別把穀雨那天的茶留起來待客喝,卻不賣給別人,是什麼緣故?茶農會鄭重其事對你說,穀雨那天採製的茶,喝了對人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有病可以治病,無病喝了防百病。說得那樣神乎其神,令你對他的茶不免肅然起敬。《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說:“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看來,茶農之說也不是不無根據的。茶葉行家們說出的道理更讓人信服,其理由有二:一是穀雨茶受氣溫影響,發育充分,葉肥汁滿,湯濃味厚,遠比明前茶耐泡;二是價格優惠,物有所值,適合老百姓的消費水準。一般情況下,清明節一過,綠茶茶價下降得就比較快,一天一個價,不停地往下跌,等到穀雨前後一個星期,就到了市民們心理價位,那些茶客們往往瞅準這個時機,挑些質優價好的這段時間出產的茶藏了自己慢慢喝,以備一年的品茗之需。所以,這一點是茶客們的老經驗,到這個時候,看到好茶就要下手了,因為這段時間的茶價是比較穩定的,就不再指望茶價再下跌太多,因為,你再等,時間一過,就沒有好的茶給你買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