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華夏春天 閱讀答案

古詩詞中的華夏春天 閱讀答案

  古詩詞中的華夏春天

  四季中,人們最喜愛的是春天。生機勃發花似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詩人熱情吟誦的物件。而這些千古華章,又成了人們瞭解我國春天氣候特點的極好材料。

  我國的春天來得急速。宋代白玉的《立春》中說:“東風吹散梅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時則在《十二月立春》中寫下這樣的詩句:“盤裝菜迎春餅,瓶插梅花帶雪枝。”詩中的東風,即春風。可見,雖然春天急迫地降臨人間,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這春季來得有多快!這類詩句中最精彩的,還是唐代賀知章在長安寫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前兩天看柳,枝上還是光禿禿的,可是今天卻看見嫩葉已經從芽苞中綻出。原來,這是因為北方春季升溫快,物候變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 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園也看到了柳樹兩天內發葉時情況。正是因為柳樹春季發葉如此迅速,詩人才會用剪刀這類令人聯想到動作快速的詞彙來描寫。唐代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比喻人們能夠普遮接受,也就說明我們生活中確有植物在春天迅速開花的事實。

  我國南北春季到來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千古傳誦的佳句。我在這裡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說明,華夏大地五湖四海並非都同時被春風吹綠。如果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作為春季開始的標準,那麼北緯280的長沙3月10日入春,北緯300的武漢3月巧日春到,而北緯320的南京則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姍姍來遲。可見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後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東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而廣東已經告別春天進入綠陰深深的夏季了。實際上,古代詩人早已發現南北春季到來的時間不同。例如唐代張敬忠在《邊詞》中說:“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現代氣象資料表明,西安大約在3月下旬春天已經開始,而緯度較高的內蒙古五原,春天到來的腳步則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當五原,河冰剛融化時,皇都長安則早已蛇紫嫣紅過去,時近暮春了。

  我國的春季冷暖多變。宋代詩人吳濤的《絕句》中講了這樣一件怪事:“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天氣暖熱得人們已經穿起單衣,桃花落盡,野梅結籽,田野裡已經響起蛙聲,可是突然間,蛙聲卻沒有了:這在氣象學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蕭立在《春寒嘆》中形象地描寫了 “倒春寒”造成的災害。“今年有田誰力種?恃牛如命牛亦凍。君不見鄰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風呼嘯,賴以生存的耕牛已經凍死,風中夾雜著八十老翁悽慘的哭聲,令人心碎。為什麼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呢?因為我國春季還經常有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寒冷空氣。如果前期冷空氣少,春暖快,長期積聚的北方強冷空氣一旦南下,便會發生強烈的季節逆轉,春天裡又會出現嚴寒的天氣。

  古代詩人對我國春季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他們描寫華夏春天的詩詞不僅在文學上,而且在科學上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有改動)

  1.閱讀全文,括我國春天氣候的三個特點。(3分)

  (1)

  (2)

  (3)

  2.第二段中為什麼要寫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園看到的情況?(2分)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可見春天的腳步是有先後的”,句中的“腳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春天的到來,語言生動。

  B.“西安大約在3月下旬春天已經開始”,句中的“大約”表明西安每年進人春天的具體時間並不固定,粉合客觀事實,語言準確。

  C.“春天裡又會出現嚴寒的天氣”,句中的“又”字說明了“倒春寒”的特點,強調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學上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句中的“而且”說明了古詩詞的文學價值遠遠超過了科學價值。

  4.第四段中兩處引用了古詩來說明我國春天的氣候特點。作者為什麼先引用吳濤的《絕句》,後引用蕭立的《春寒嘆》》?(3分)

  5.我國的氣候非常複雜。除了本文的介紹外,你從下列詩句中還能發現我國春天其它的什麼特點?請選擇一首,寫出你的發現。(3分)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選擇第( )首,我的發現是:

  參考答案:

  1.(3分)

  (1)我國的春天來得急速;(1分)

  (2)我國南北春季有早有晚;(1分)

  (3)我國的春季冷暖多變。(1分)

  2.(2分)

  透過舉例子,強調了“我國的春天來得急速”的特點確實存在,讓人信服。(言之成理即可)

  3.(3分)D

  4.(3分) (意同即可) (2分)引用吳濤的《絕句》是為了說明“倒春寒”的現象,,後引用蕭立的《春寒嘆》是為了說明“倒春寒”造成的災害。先講現象,再講災害,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意同即可)

  5.(3分)

  (1)我國西北的一些乾旱地區,由於氣候過於乾燥,就沒有春天的物候現象出現。(意同即可)

  (2)由於地勢高低的不同,春天到來的時間也不同。(意同即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