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國策之楚策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關於戰國策之楚策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①何如?”群臣莫對。

  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②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③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④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⑤,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⑥。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⑦五千裡,帶甲⑧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選自《戰國策.楚策》)

  註釋:①果誠:果真。②子:你。③長:做……首領。④以:認為。⑤以為然:認為狐狸的話是正確的。⑥走:逃跑。⑦方:方圓。⑧甲:軍隊。

  1.這篇短文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________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_________,現在比喻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粗字的含義。

  虎求百獸而食之 求_______________

  以為畏狐也 畏_______________

  故遂與之行 故_______________

  獸見之皆走 之_______________

  3.把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江一給荊宣王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狐假虎威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意思意對即可)

  2.尋找 害怕 所以 代詞,它,指狐狸。

  3.①(如果)現在您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

  ②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

  4.啟示:

  ①從“狐”的角度:當自己的力量不足時,可以尋找依靠的力量,幫助自己獲得成功。

  ②從“虎”的角度:對於當權者來說,要能分辨是非,要了解你身邊的小人與君子,不要被小人所利用。

  ③從文中“獸”的角度:要辨是非,不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所矇騙。

  目的:讓荊宣王知道: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荊宣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從而達到拍馬屁、取悅荊宣王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