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通用18篇)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通用1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通用1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

  說真的,這兩天一有時間就在讀這本書,中午看完了,作為一篇勵志小說來講,個人認為這個寫的還是非常有可讀性的,故事中塑造的幾個人物又或多或少不是自己當年的寫照呢。

  衝動,是因為年輕;多情也是因為年輕;無知,更是因為年輕。

  當所有的故事進行到結尾的時候我們都曾幻想回到一開始去改變一下劇情,不曾想哪怕重來多少次,有些事還是註定般義無反顧。

  青春時期真摯的友情、懵懂的愛情、一去不返的師生情。熟悉的書桌板凳、樓道走廊、教室操場……當別離的字眼逐漸顯現,才發現一切來的那麼匆忙,所有的人卻只能按照劇本退場!

  做自己,活自己,有時候自己往往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可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亦或是將來,我們都將是我,如果想做的不做,想說的不說。那麼每個時期的自己也都會討厭曾經的自己吧!

  親情,愛情,友情,所有的所有都是建立在這些上面的。不管時間怎麼排練,我們對待感情都該最真最誠,真心以待,用心待人,用心做事。因為這樣,不管時光如何輪轉,我們都可以隨時和心愛的或是心念的人一起坐著喝茶聊天!

  一本書,給人以短暫的思考,看別人的故事,彷彿是自己經歷,學習,成長,收穫,滿足。看書如此,生活亦如此。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2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36歲的郝迴歸對自己有三個不滿意的回答,他回到了青春時代,遇見了那個17歲的自己,那時候的他還叫劉大志,那時候的他從沒想過他會變成如今的樣子,那時候的他以為自己沒有未來,那時候的他也以為自己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後來,他改變了17歲的劉大志,也改變了後來36歲的自己。

  406頁的《我在未來等你》,附加上的一封“密信”,一年的修改,半年的劇情描寫,最後是一瞬的告白。歌頌青春,沒錯,那個完成了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散文的,快四十的大叔還在用他的人生經歷向我們歌頌青春。而我,正在青春期裡的小小少年還真的被他戳中了淚點。看完書後我常常想,這本書表達的是那個快奔四的老男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他穿越回去改變了什麼嗎,他只是改變了自己。而我又如此著迷於這本書了,或許正是書裡的那句話吧:“要讓現在的自己對未來負責”。

  或許吧,我們可以不滿足於現在,可以不開心,可以任意的放縱,任意的揮霍,可以對現在的自己不負責。可是,未來,我們是不是也想找一個對自己提問的日記本,寫上自己的不滿,回到十七八歲的年代。我們變成了十七八歲自己的老師、長輩,我們決定要改變他,原來並不是我們要改變青春時無知,只是,我們變成了自己原來最不喜歡的樣子!

  “擁有一個人,可以用一輩子去陪伴,也可以記住他一輩子。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變成他”。36歲的他覺得17歲的他那麼糟糕,變想方設法的去改變17歲的他,可漸漸的,36歲的他開始一點一點的醒悟,並不是年輕的他有多糟糕,而是長大了的他太過麻木。我們是不是常常抱怨?我們是不是害怕醒來?我們是不是有莫名的失落?但我們還是我們,自己還是自己。

  “我問未來的自己,我想我自己,寫了很多問題,會在哪裡,我知道了我的目的地。未來你會在哪裡,我會用盡全力狂奔到那裡,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3

  這本書是我上個星期看完的,作者是很多年輕人都比較熟悉的一個作家——劉同,現在是光線影業的副總裁。

  我之前也零散的看過他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不過那兩本應該算是隨筆,或者散文。而《我在未來等你》應該他的第一篇長篇小說,我當初買這本書是聽說這本書裡面有一封信,我只是好奇作者會給讀者寫怎樣的一封信,才買了這本書,這就是巧合。

  書的封面下面有一句話:

  假如有一天,一覺醒來,你發現你回到了高中時代,父母師長依然年輕,你和你的朋友依然有夢,此時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誰都知道不能回到過去,但,假如呢?

  作者以第一人稱“我”為視角,穿越回了自己的高中時代,成為了高中時代“我”的班主任,之後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幫助年輕時代的“我”建立自信,和朋友化解矛盾,理解父母的難處,最後向最後喜歡的的女孩子表白。

  其實內容都很簡單,有些內容甚至有些覺得不真實。但是就是這本書,卻吸引了我,因為我們也在高中抄過作業,也有同學突然輟學,也有特別不理解父母的時候,還有心中藏的一個不敢說出來的人,到最後幡然悔悟,努力學習,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主人公,在年輕時代的自己身上看到了自己不足,同時也看到了自己身上一些自己不屑卻有閃閃發光的地方,看到了很多他上學的時候他朋友長大後不得不做某些事的苦衷,然後頓悟了很多事情,最後鼓起勇氣,去表白,追求真愛。

  其實看完整篇文章,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應該是看待事物的態度,主人公本來在大學裡面教政治,但是卻遲遲沒有升教授,覺得自己雖然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卻又一事無成。後來經歷過了所謂的穿越,他才明白他應該找到做這份職業所應該有的意義,比如能上好每一堂課,把政治相關的內容傳達給每一個學生。

  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有時需要換個角度看問題。就像我現在所做的職業,其實我也不滿意,經常出差,經常面臨無償加班,也許換個角度,你真的教給了你的學生一些東西,傳遞他思考問題的正確思維,是不是也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

  說完“假如”,我們再說現實。

  現實就是我們根本不可能穿越回去,即使穿越也改變不了未來不是嗎?可能每個人都曾有一個穿越的夢,很多事情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主人公回到高中去想透過自己行為去避免很多事情的發生,最後還是發生了,我們總為自己的很多事情而懊惱,但是何不向前看,做錯的就做錯了,承認一下有那麼難嗎?能挽回的就挽回,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能讓這個錯誤擴大,也不能因為一個謊言而用更多的謊言來彌補,不正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活在當下嗎?

  開啟信封,是主人公離開的時候寫給自己高中的信,最後一句話是“你做好你自己該做的,而我就在未來等你”。希望每一個讀者都能夠在未來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4

  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是想著快點讀完,因為作者提及的那封信成功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但當我真的讀到快要結束之時,內心又覺得非常不捨。捨不得與書中的劉大志,陳桐,微笑,陳小武,叮噹,郝迴歸說再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的被他們五個人之間的感情所感動,非常羨慕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們那樣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時遇到彼此都想好好珍惜的人。

  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受益匪淺,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當36歲的郝迴歸遇見17歲的劉大志時,他想的是要不斷的去改變眼前這個17歲的自己,不想讓他變成36歲的郝迴歸。但當他一步步的去改變劉大志時,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改變事情的最終結果。無論郝迴歸改變什麼,都不能改變最終的結果,只能讓事情改變它發生的速度。漸漸的他明白了,也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無能為力。。36歲的郝迴歸見證了劉大志的改變以及成長,並從他身上學到了一些36歲的自己所缺失的東西。最終郝迴歸明白了無論是36歲的人生還是17歲的人生,都應該要被負責。而我也學到了,人生從來都是從現在這一刻開始的,如果你沒有盡全力去過好當下一刻,那就沒有理由去懊悔過去的自己為什麼不努力。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5

  夜深了,我就這樣輕輕的聽著《我在未來等你》,歲月似乎一下定格在了那些年少的時光。

  這是我在家待的最後一天,明天一早我就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去追逐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結果的夢想,只是當下這一刻有些難過,好像長大和年紀沒有關係,就如同我如今離家和第一次一樣,還是難過,還是忍不住會想變成那個在家陪伴爸媽的孩子。

  長大真的是一件讓人無助的事情,翻看了幾頁小時候的日記本,看著那些幼稚的語句,笑著笑著就哭了,多少春去秋來,日記本里寫的長大和如今一點也不同,那個時候以為變成了大人就不用擔心考試,不用害怕分別,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呢?如今我還是害怕考試,還是會經歷分別,還是沒有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就這個小小書桌承載了太多的記憶,那個時候晚自習回來以後,會一個人坐在這個寫字檯上寫作業,也偶爾會走神的想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裡,什麼時候可以擺脫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可以變成和隔壁哥哥姐姐那樣,自己賺錢自己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酷酷的人,如今我長成了期待很久的大人,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酷。有的時候想著想著也會趴在桌上睡著,被媽媽“趕緊上床睡覺,不要著涼了”的聲音驚醒。那些日子就像在昨天,那時候的夜也和現在一樣的安靜。我想會不會現在的一切都是夢,我夢到了很多年長大後回來的景象了?

  我痴痴的坐在那裡,等著媽媽把我叫醒,讓我趕緊去休息。可是很久很久,媽媽也沒有來叫醒我,那一刻我多麼想變成周公夢到的那一隻蝴蝶。

  有的時候自己確實也很自私,每當去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被祖國的大好山河給吸引,我就會想,世界這麼大,外面這麼美,我還沒有看過這想,世界些精彩,我就回老家找一個份安穩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我真的甘心麼,心裡總有一個很強烈的聲音告訴自己,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許有一天我會過上這樣的生活,但是當下我真的不想這樣。

  我在想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可能不必糾結什麼是人生意義,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抽象的詞又何必強求具象的答案了,只要當下,有人愛,你也能愛人,這就是意義了,是啊,我們總是想在某個東西上尋求意義,有的時候我們尋求一生也未必能找到答案。

  漫漫長路,我們慢慢行,只是當下想到那些年的以前從不覺得年輕是一件值得己真的很感動、炫耀得事情,後來發現原來十年八年彈指一揮間。

  夜深了,睡吧,願所有的一切在黎明到來後,都依舊有希望。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6

  個人感覺這是一本不錯的書。首先,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高中生活的影子,回憶起美好的過往讓我很開心,也有一點點的小感慨。看著大志他們的生活細節,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距離感,在我看來1998年有那麼好的生活簡直不可思議(每天省下一個雞蛋和牛奶喂木桶)。

  我在08年都沒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但似乎這種生活又讓我很熟悉的感覺到自己14年的高中生活,其中的很多場景從自己的高中生活比較來看感覺很熟悉。從生活條件上相當富裕的設定,讓我現在看來也不太陌生,太陌生的東西可能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其次,從行文上來看。文字很淺顯易懂,沒有多少深奧的引申義(可能也是我的境界不夠沒有理解到),其中也有很多雞湯(也可能不算是雞湯,畢竟自己感悟後的闡述不能算是搬運而成的雞湯)。

  其中很多青春的對話都讓人感覺自己的青春歷歷在目,滿懷的溫馨。我是不是老了?總是在感懷自己的青春?也可能這是自己在步入社會前的焦慮和沒有頭緒的後果。

  回憶往昔讓我滿懷美好,平靜。如同坐在一大大大片的麥地裡,麥苗綠油油的剛剛漫過自己的腳環,清涼的夏風吹著燥熱的肉體,頭頂那一盤皎白的月,灑下無邊的涼涼,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做,唯有平靜。

  最後,說一下人物吧。無論你的生活場景如何的改變,你身邊的人物型別基本沒有變化(感覺在像說心理學的同質性知識)。

  大志是一個風風火火,決定了事就去做,不後悔,喜歡奉獻的一個人。我喜歡他的選擇後就努力付出的性格,對他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性格也是喜歡又討厭。可能我們是一路人。微笑和陳桐是一路人,都是那麼的冷靜、有邏輯、早早的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似乎處處比別人強,完美的別人家孩子啊。

  叮噹雖然在高中見一個喜歡一個,看似朝三暮四,但當她真的認準後確實用情及深的人,從她對小武的愛情長跑可見一斑(薄情之人往往也是深情之人)。

  小武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人,看似處處無所謂,其實是自卑讓內心的在意無處訴說,他和大志能在一起也是彼此的幸福啊!(文中有一處寫到大志在做體操時踢了小武三年的屁股)。感謝彼此的相遇。

  誰在未來等我呢?我要等的人又在何方呢?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7

  如果,如果......有一天突然醒來,發現自己回到了初中時代,父母家人依舊年輕,朋友和你依然有夢想,你想做哪些事情?的確,那時候的我們懵懂,單純,雖然課間休息只有10分鐘,但我們依舊會做著那些遊戲,跳皮筋,砸沙包,簡單而快樂!

  體育課跟班裡的男生打籃球,跟著我們帥氣的班主任踢足球,享受這些簡單的快樂,而現在什麼都不一樣了,現在的大學生活除了宿舍學習好像什麼都沒有,枯燥無味。記得那時候最感動的是那年初三,最喜歡的帥氣語文老師為我們的畢業準備了一首《啟程》,直到現在每每聽到這首歌,淚水在眼眶打轉。現在的我想到這些都是感激,感謝老師默默付出的一切。希望老師一切安好!

  只要人生未完,夢想就絕不會死。去擁抱世界,也別忘了回家。千萬別以為父母不懂你,你只是沒讓他們接近。當我不再固執於我,而我站在最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時,才能更真實的看到更真實的自己。

  以前來不及做的.事,想到了就去做吧,不然就真的來不及了。

  總有一些人要先走,總有一些人會在原地等候。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8

  36歲的劉大志,是一所大學老師,擁有著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職業,但是他自己的內心卻空虛無比,他不喜歡這樣的職業,一眼就看到了未來,他走的路雖然是別人羨慕不已的,但卻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覺得自己走到今天都是被母親安排的結果,每天如行屍走肉一般,他甚至感覺不到自己還活著。

  終於在某一天爆發了,在丫丫的百日宴上大打出手,釋放了這麼多年來的所有辛酸與不爽。事後,郝迴歸站在大街上不知何去何從,準備打車隨便轉轉,車上看見了一本日記,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回到了17歲,他遇見的17歲的自己,併成為了自己的老師,他最開始想改變自己,但是慢慢的,他被17歲的自己所感動,因為他看到的是更加勇敢的自己,更加講義氣的自己,更加真誠的自己,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孩,更加坦誠的自己,即是對自己的坦誠也是對喜歡的女孩的坦誠。

  儘管我已經記不清自己的17歲了,但是模模糊糊中,我依稀能看見穿著校服,站在操場上得我不知道心裡在想著什麼,似乎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想成為怎樣怎樣的一個人,現在如果讓我回到17歲,我想我也不會對那個自己多加干預,但是我只想告訴17歲的自己,相信自己,你很好。

  故事講到最後,當在醫院看到大志撿到的日記本後,郝迴歸知道自己快要離開這裡了,自己必須在離開之前做點什麼。郝迴歸不知道自己在離開的時候該怎樣跟他們解釋,總不能將所有的事和盤托出,那樣的話劉大志將會成為下一個周校工。

  所以郝迴歸決定提前帶大家去去松城看雪,帶著馬上要去美國的微笑,生意漸漸有成色的陳小武,成績第一的陳桐,妹妹叮噹,當然還有十七歲自己。在郝迴歸離開的前一天,他為每一位曾經的好友都寫下了一封信。

  長大以後的我們慢慢的都活成了曾經的自己最討厭的人,長大後的我們疏遠了曾經說好永遠在一起的好朋友。長大後的我們總是埋怨曾經的自己做錯了事情,後悔與懊惱,其實,真正做錯的仍舊是現在的我們。就像36歲的劉大志,只是我們總是喜歡逃避與幻想,用不切實際的夢掩蓋一切。這是小說中的真實寫照,更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不是不能回頭,只是不再幻想,我們能夠把握依然只是現在,或許這本小說就是未來的自己送來的禮物,他在未來等待著,等著今天的你成為未來更好的自己。

  我真的想抱抱17歲的自己,抱抱那個一直沒有信心的男孩,並且告訴他,你很好,真的!我也想抱抱23歲的自己,告訴他,別難過,別懊悔,別責備自己,也別覺得錯過了什麼,無論有多難,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一切都是年少時應該經歷的苦難,不可逃避,也無法避免,未來還很長,只要現在開始相信自己,好好努力,你現在有多狼狽,以後就有多幸運。一切都來的及,一切都剛剛開始。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9

  從未讀過有關青春類的書,可沒想到第一本有關青春類的書居然是在畢業後七個月的這天讀的。喜歡劉同的文字,細膩真實。或許真如那句話所說,打動人的文字從來不是那些詞藻華麗,天馬行空作品,而是那些最真實,貼近生活的文字。青春,好像離自己很近,卻又感覺離自己很遠了,近,是因為自己內心還是有一顆青春不老的心,遠,是因為那些有關青春的事和人漸漸模糊直至消失在自己的生命裡。可不管怎樣,至少我們曾經有過青春時光,不管是轟轟烈烈的,還是平平淡淡,至少我們擁有過不是嗎?

  大志、微笑、陳桐、小武、我不似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卻發現他們的模樣有自己的影子。曾經的我也想大志一樣迷茫彷徨,不知未來的自己。也像小武一樣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只知默默關心和付出卻沒有說出自己心裡話的勇氣,也像叮噹一樣做過花痴,可最後找了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或許有些人只適合喜歡,卻不適合久伴吧!到最後發現其實青春裡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體,可多年之後發現,難道不正是因為那些矛盾,那些糾結,那些痛苦才可稱之為青春不悔嗎?也正是因為那些好的壞的事,才讓青春年少的我們更勇敢,也更加可愛。

  青春不悔,往後的每一天也要更加努力。像年少的我們曾許的願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在未來等你,致二十四歲的自己)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0

  當我開啟這本書的扉頁,我看到了兩行字,“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我們都知道未來充滿了未知,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文章中很多話,我很喜歡:“當我敢開始錯時,我就開始正確了”我就開始正確了”,我就在想,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我一直懼怕錯誤,懼怕失敗,直到現在。“少年最好的地方就是,嘴裡說著要放棄,心裡卻都憋著一口氣”我也曾經少年,可我現在依然這樣。劉大志向媽媽要跑鞋的時候,母子倆的對話,我真是笑抽兒了,過後又想到好可憐的劉大志。母子倆的對話又讓我想到同哥曾經發過一個微博吧,也是母子倆聊天記錄,大概意思是說:同哥問阿姨,高考的時候是不是胳膊摔壞了,阿姨回說不記得了。笑死了,這是一對兒什麼樣的母子。

  看流星雨那一段最後的總結:“在人生的某個時間後,就再也找不到有人跟你那麼認真地說這是無聊的話了。一個人若能找到幾個這種‘說屁話’的朋友,應該算是意見幸福的事吧。”

  “有些人總是希望別人好,於是打著為了別人好的幌子處事,其實到頭來只是因為自己這樣會覺得舒服,都是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我經常就是怕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導致自己會不知所措。“人之所以活得糟糕,百般不順,並不是某個選擇出了問題,而是一個人的性格註定了他在關鍵時刻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性格很重要,就想前面說的,心態也很重要。

  如果我見到17歲的我自己,我只能對他說一句話,我最想對他說什麼呢?我想說,“千萬要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在未來等你》。以“我”為素材創造的穿越題材小說,36歲的郝迴歸遇到了17歲的劉大志,來自未來的我與過去的我展開了一場談話,重走了一遍青春,幫助17歲的自己獲得成長與進步。

  36歲的郝迴歸小心翼翼錯過了很多,他決心在劉大志每個怯懦的時刻都推他一把。而對我們來說,沒有人會告訴你在人生的某個關鍵時刻該如何選擇,我們唯有活得更加勇敢灑脫,堅持自己的主見,做想做的事,不受他人影響。

  喜歡陳小武,叮噹,陳桐,微笑,大志,郝迴歸。這本書中的有些人,有些事,在你之前的書中也出現過,比如,方老太的臭豆腐,音像店的女孩,因為這些都是你生活中的記憶。書裡的那封信,真的真的讀完了整本書才拆開的,謝謝同哥!劉大志,我在未來等你。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1

  本書講述了一位37歲的主人公郝迴歸在對生活鬱郁不得志的情況下,在一次聚會中,因為看不慣曾經的好友們變得圓滑世故與每個人都起了爭執,還跟最好的朋友大打出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回到了過去,並擔任了17歲時自己的班主任。他逐漸瞭解到已經遺忘了的、過去發生的事情的另一面。他發現比起逃避和埋怨,珍惜所得到的,直面遺憾和困難,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如果一切都不能改變,該發生的照樣還是會發生,那麼一切事情還有意義麼?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未來對於他來說已經不再陌生,該發生的終究會發生,但他還在努力改變著17歲的自己,從17歲的自己中看到了36歲的他所缺乏的那一份果斷,敢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計後果的去完成,儘管一切結果如常,無法阻止,但他改變了17歲時自己的心態。他不僅要花時間在自己知道的人生上,也要為自己不知道的人生負責,儘管他知道的很多,但他不知道的更多,這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重新去面對生活,活在當下是他最終的選擇。

  如果將人的一生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24歲前的自己,大家為了自己的夢想拼命的奔跑著,有過喜也有過悲,有過惜別不捨時的眷戀也有過去留隨意的豁達,我們既憧憬著未來,同時也在為未來奔波著,陽光將我們的奔跑的背影悄然拉長,月光灑下點點亮光將我們的悲傷隱藏,李賀曾在詩中有云,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明知結果如何而偏要為之,在17歲的眼中不是愚蠢,而是一份倔強,過程中的快樂與悲傷,又豈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結果所能描繪的呢?青春,敢拼敢闖,這才是真正的青春,而不是躊躇。

  第二個階段則是24歲後的我們,我們為了工作漸漸疏離了兒時的小夥伴,就像書中的主人公郝迴歸慢慢學會了迎合別人,每天活在別人的話中,一面厭惡著自己的生活,一面卻苟同著這樣的生活,為了照顧每一個人的情緒,他隨波逐流著也世俗著,但他卻沒有反抗。青春的稜角慢慢被時光磨平著,儘管它厭惡著這樣子的自己卻無法掙脫生活的大網,來自母親的壓力,來著周圍人的目光,不斷的強迫著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這樣年復一年的過著。

  第三個階段是37歲的郝迴歸,他選擇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學會去珍惜現在有的,不去抱怨生活,不隨波逐流,不在意他人目光,勇敢地邁出了人生的一步,最終收穫美好和快樂。

  緬懷,是為了珍惜現在,而不是沉浸過去;回憶,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2

  關於這本書,看完後,還真是覺得很奇妙,每個人的青春不盡相同,若是真能回到從前,那該是多麼奇妙的事情。

  裡面的郝迴歸能重來一次,他曾經的人生,是多麼幸運,但現實中的我們,只有努力的向前走。青春這個詞,曾經與我們有關,我們離它近,離它遠,它也在慢慢地消逝。

  所以看完這本書,只想說一句,好好活在當下。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因為有些人,有些事,你以為會一直在,她卻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你再回過頭來,卻再也回不到從前。

  如果遇到17歲的自己,你會說些什麼呢。我想我肯定是勸自己,不要自卑,不用想那麼多,有夢就去追。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活法,你要活得精彩一些。

  每個人都只有一場放肆的青春,不可重來。希望你珍惜。每個人有夢想的人都是最美的。

  書中語錄:我們對親近的人撒野,是覺得他們無論如何都能包容,但我們常常忘了告訴他們這一點,那麼放肆的喊出“我愛你”真是青春記憶中最美好的一個畫面。

  我在未來等你。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3

  假如有一天有機會去看看未來的自己,大多數人都想去看看,原因很簡單,對現在生活的迷茫和對未來的不確定,說白了就是沒目標沒動力沒方向,可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啊,如果足夠聰明足夠理智,就會想辦法從這股浪中跳出來,選擇自己的方向

  五個人的高中生活,總有一個人和你相似,比起他們,不夠勇敢,不夠果斷,不夠大膽。19歲,本應該是滿懷希望意氣風發的年紀,卻被一股死氣纏繞著,記得這學期一位朋友調侃說:怎麼,頹了,不打算再搞個物件,如果是18歲的時候,我可能說正在撒網,一年過去,一切都變了,我回答他的時候自己都覺得搞笑,我說我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搞不明白,搞物件萬一被他搞怎麼辦,呵呵,到處氾濫的快餐式戀愛根本不夠看了,以前我記得有個朋友,早上戀愛晚上分手,我問你們是為了什麼,不合適好像可以作為所有分手的理由......

  青春就應該被染上現實的色彩,它不是你從書上看到的像童話一樣,所以,為了能遇見更好的自己,趁著現在一個人努力把自己變優秀,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算是對未來的那個他一個好的交代,我在未來等你。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4

  既然回不去,那就認真留下來

  最迷茫的日子,誰在你的身邊?你現在身處何方?10年後你嚮往的生活是什麼?你想成為誰?你想對你身邊最好的朋友說什麼?這些問題是否在你的日記中出現過?現在的你和10年後的你是否能給出同樣的答案?

  在這個故事裡,36歲的自己以班主任老師的身份回到17歲的自己的身旁,重溫自己17歲的青蔥歲月,36歲諸多不順的他將怎樣去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軌跡?

  當36歲的自己遇見17歲的自己,17歲的自己會相信36歲的自己的話嗎?如果17歲的自己殺了自己,36歲的自己會憑空消失嗎?如果這件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像周校工一樣告訴年輕的自己未來發生的事情,而年輕的自己依然無法改變人生既定的軌跡而瀕臨精神崩潰?還是會像郝迴歸那樣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年輕的自己,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

  讀這本書,書裡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次對話,是郝迴歸與劉大志的對話,亦是讀者與過去的自己的對話,每一種心境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冰心說過:年輕人!信你自己罷!只有你自己是真實的,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創造你自己。當郝迴歸與劉大志同時站在了元旦匯演的舞臺上,他們都跨越了自己心中的那道坎,成為了全新的自己。相信自己罷,只有你自己能創造你自己。

  敞開心扉,向周圍的人訴說自己的心聲,將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當劉大志與離異的父母談話時,才發現他們仍是彼此的依靠;當叮噹與自己想象中的筆友見面時,才發現陳小武雖與想象中的他完全不符,卻是可以與自己共度一生的那一個人;當別人眼中的壞學生與別人眼中的好學生成為朋友時,才發現他們彼此羨慕著對方……人生中有許多的錯過,不是情深緣淺,而是沒有訴說情深故而緣淺。

  現在的自己覺得過去的自己虛度光陰,從而造就了現在的自己懦弱無能、諸事不順,可當再次回顧過去的自己時,才會發現:不是過去太糟糕,而是現在的自己太麻木,埋怨過去不過是為自己逃避現實找一個藉口,讓自己生活在自己編織的世界,沒有流言蜚語,亦沒有驚心動魄,麻木的活著,嘴裡說著自己有目標、有信仰,其實什麼也沒有,那不過是安慰自己罷了,騙著騙著,謊言變成了自己接受的現實,也就隨遇而安,隨波逐流,人生也就成了無言的笑話。還記得那場關於一個人想回到過去是因為自身的強大一個人想回到過去是因為自身的弱小的辯論賽,臺上辯手熱情澎湃,臺下觀眾掌聲不斷。其實,我們都知道人是無法回到過去的,即是不可能,那麼不論是強大還是弱小,都要做到無悔。

  要改變人生,並不是從哪一刻去改變,而是從此刻去改變。現在的自己想回到過去,那麼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回到過去改變什麼,那麼就改變現在的自己,我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如果有機會重回17歲,見到那時的自己,只能說一句話,我能說什麼?劉同的回答是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那麼你呢?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5

  最美不過少年時,不是少年美,而是回憶美。

  回想我的青春,彷彿父母無權替我做任何決定,不管是退學,就業還是擇偶,都是在他們反對下越演越烈,當時看似全勝的我,後知後覺,原來一敗塗地。雖然我們都沒有郝迴歸幸運,可以穿越回到過去,改變自己,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從這一刻起,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而不是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在某一年,每個人都會埋下一顆人性的種子,我們會一起看它慢慢發芽,然後各自忙著瘋長,漸漸地,忘了關注彼此,再回頭才驚覺:你怎麼變了?一直以為,有些人見不到只是一時,還有下次;可慢慢才發現,有些人一分開就是一輩子。最可惜的是,人們也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後一次。知道自己哪裡不好只是10%的成功,知道自己怎樣才會好才是剩下的90%。人不怕優秀,人只怕生鏽,一旦關上與外界的門,鎖一生鏽,別人走不進去,自己也走不出來了。

  有時候,人們更願意相信那些醜陋的,而沒有人會去傳播那些善良的。有時候我們總說自己對一件事缺乏瞭解,其實更多的時候是缺乏興趣。

  當時你可能覺得它只是一部偶像劇,可過了好多年你才發現那是你的青春。就像很多人,你當時可能覺得他只是個過客,過了很多年你才發現其實他是你的唯一。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6

  開始滿心的著急,想快點把它看完,後來,融入其中無法自拔,甚至連做夢都會夢到書中的情節,看著看著,就會思考自己的青春,我現在18,和書中的人物相比,我顯得是那麼的成熟那麼的淡定,很想有一個放肆又充滿樂趣的青春,可是現實畢竟不像小說那麼完美......

  劉大志,用嬉皮笑臉來掩飾內心的脆弱,他仗義,聰明,熱心,也很衝動,不過我這是一種勇敢,還專一的喜歡著微笑,他一點一點的在成長。

  微笑,品學兼優,很有想法也夠朋友,很喜歡劉德華家裡遭遇了一些變故要出國和那個未知的媽媽一起生活。

  陳小武,家裡買豆芽,一心想著賣好豆芽,養家餬口,後來輟學,生意蒸蒸日上,一直默默喜歡著叮噹,與她電臺互動過幾次,最終感動了叮噹。他不自卑,很樂觀,有心人,有目標方向。

  叮噹,花痴妹,但後來對小武死心塌地一心一意,後來還有了寶寶,丫丫。

  陳桐,學習超好,任性的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依然是佼佼者,他說,他一路太順了,什麼都是父母決定,所以這次他要自己選擇一次,毫不猶豫的選擇轉科,慢慢的結識了一群朋友。

  郝迴歸,36歲的他穿越到17歲的年代,他改變了許多,原本安穩又使人尊重的職業,大學教師,可他並不因為這是自己所選,在17歲的孩子們身上,他學到了許多,並逐漸放開了,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好,看著書反思自己,每個人物代表一中型別,很全面很精彩。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7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上讀完的第16本書,第一次讀劉同先生的書,起初看的斷斷續續,也曾覺得故事老套,在穿越時空、平行空間已經被用爛了的今天,再看這樣一個故事真的很俗。可看到後來,漸漸的發現了,作者不過是想寫一本能夠彌補自己曾經遺憾與悔恨的書。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就越能真實的感受到其中每個人物的喜怒哀樂與迷茫苦惱。在讀書的過程中,也越發的體會到了很多不曾感覺到或容易被忽略了的事,其實人的一生,時間很快,歲月不長,錯過了就是永遠的失去,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其他的什麼,都容易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被消耗殆盡,哪怕曾經多麼的刻骨銘心,也終究被蒙上時間的沙塵。

  起初認為現在的自己過得如此壓抑麻木是因為年輕的時候不曾好好度過每一天,而當36歲的年紀回到了過去的1998,遇見了17歲的自己,才發現:人,總是越長大越不像最初的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活的太差,只是長大了的自己早已不復初心。書中的主角很幸運也很幸福,能夠有另一個自己的陪伴和提點,雖然看到最後很不願意從故事中回來,可,離別就是為了更好的相遇,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有一個自己在路口等你給你擁抱,很不捨卻也提醒著自己要學會珍惜,並且活在當下。

  這本書既有雞湯勵志,也有青春溫情,其實回過頭來,寫的都是在今天迷失了的自己,寫的也是作者滿含深情的內心深處。很期待後來的故事,後來的“我們”,未完待續,終會再見。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篇18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陳桐,高大帥氣,品學兼優,也不是微笑,窈窕淑女,安靜溫婉,更加不是郝迴歸,能回到過去播動命運的琴絃,我們更像是劉大志陳小武一樣,只是這萬千大眾裡最普通的一員。

  但普通不應該等價於平淡。雖然已過了青春放蕩的年紀,卻不該缺少拼搏奮進的勇氣。想要什麼就大膽地說,勇敢地做吧,不要被生活現狀所捆綁,不要被周圍人的殷殷期待所束縛。(當然,你也要為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承擔責任)。哪怕結果是失敗的也不至於後悔。因為失敗只是一陣子的疼痛,錯過卻是一輩子的遺憾。

  過去已經成為歷史,未來一直在繼續。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甚至不能改變現在,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我們對待事情的不同觀感,將會直接影響到未來,決定以後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很羨慕劉大志有郝迴歸這樣一個人生導師,一步一步引導著他的未來,我們的身邊沒有郝迴歸,卻又有很多個郝迴歸,他們在生命的旅途上某一個節點或某一段路途,無形的影響著我們。所以努力吧,像劉大志一樣努力,普通而不平庸,平凡而不平淡。

最近訪問